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因病去世,未留下子嗣。根据明朝“兄终弟及”的原则,内阁首辅杨廷和迎朱厚照弟弟朱厚熜继位。然而,后者刚刚继位,就围绕父母的称呼问题与杨廷和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史称“大礼议”事件。期间,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4次将朱厚熜亲笔批示密封退回、连上三十篇奏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终未能说服朱厚熜。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1)

▲杨廷和历史画像

为表达自己的抗议,杨廷和数次上书请求致仕,均遭到拒绝。嘉靖三年正月,当杨廷和再次上书请求致仕时,朱厚熜同意了杨廷和的致仕请求。那么,明朝的致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杨廷和为何会以致仕作为自己最后的反抗手段?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明朝致仕那些事儿。

致仕的演变历程

所谓“致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退休”,是古代官员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官僚集团内部新陈代谢、保持官员流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致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商朝,但商周时期采取的是世袭制,因此致仕的情况很少发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加剧,世袭制被破坏,致仕情况逐渐增加: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致仕完成从一种礼制向法制的转变;隋唐到金元时期,致仕制度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成为古代政治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明朝制度大多承袭于汉唐,因此在建立之初就很重视致仕制度。洪武元年,朱元璋便下令“内外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其有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洪武二十六年,又下令补充“凡官员七十以上,若果精神昏倦、许令亲身赴京面奏。如准,吏部查照相同,方许去官离职”;永乐十九年,朱棣也下旨,“文武官七十以上,不能治事者,许明白具奏,放回致仕。若无子嗣,孤独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可以看出,这段时期重点对致仕的条件进行初步明确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2)

▲朱元璋历史画像

宣德十年,朱瞻基下令,“文武官员未及七十者,老疾不能任事者,皆令冠带致仕,免其杂泛徭役”;天顺二年,朱祁镇下旨,“四品以上官,年七十以礼致仕,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岁给米五石”;成化二十二年,朱见深规定,“在京文职、以礼致仕者,五品以上,年及七十,进散官一阶”;弘治四年,朱佑樘:“凡告老疾官员,年五十五岁以上者,冠带致仕。未及五十五岁者,冠带闲住。考满官员到部,但年六十五以上不得取选”。总体来看,这段时期重点对致仕后的待遇进行细化调整。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3)

▲朱佑樘历史画像

弘治朝之后,明朝致仕制度基本稳定,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再进行大的调整。此后的皇帝最多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致仕后的待遇进行微调,比如说,嘉靖二十四年,朱厚熜规定,“以礼致仕者(赋役)免十分之七,闲住者免一半”。整体而言,这段时期是明朝致仕制度落实比较稳定的时期。

综合来看,明朝致仕制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建期,时间大致从洪武至永乐三朝;第二个阶段是调整完善期,时间大致是从洪熙朝至弘治朝;第三个阶段是稳定实施期,时间从正德朝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虽然明朝制度承袭汉唐,有成熟的制度体系可供参考,但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消化吸收,才最终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

致仕的原因剖析

明朝官员的致仕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主动致仕”和“被动致仕”。

关于主动致仕,指的是官员本身向皇帝请求致仕。主动致仕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因身体原因请求致仕。这种致仕是最常见的致仕方式之一,一般到达七十岁的官员,都会主动提出致仕,皇帝感觉某个人还能发挥余热,就会驳回他的致仕请求,其余人则是象征性挽留一下。

比如说,为了躲避风险而请求致仕。一些官员感到时局对自己不利,就会主动请求致仕,借以规避某些潜在威胁,这也是很多官员最后的保命手段。宋濂、刘伯温看到朱元璋大开杀戒就曾主动要求致仕;“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遭到言官的弹劾,为了平息事件,也主动选择致仕。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4)

▲杨士奇影视剧照

比如说,因升迁无望而请求致仕。这种情况就比较多了,一些自诩有才华的人得到想要的官职,往往就会采取这种方式远离官场,有时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借以引起皇帝的注意,应该说这是很多官员的必备手段。徐阶、张居正等明朝知名人物,几乎都或多或少使用过这招。

比如说,因失去皇帝信任而请求致仕。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皇继位时,毕竟在封建王朝讲究个“一朝天子一朝臣”。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一看和朱厚熜不对付,果断选择致仕;另外,隆庆皇帝登基后,内阁首辅徐阶不受重视,且与张居正、高拱不和,最终也选择致仕。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5)

▲徐阶历史画像

除此之外,主动致仕的理由还有很多,比如说家中出现变故、厌倦官场等等,但不管是何种理由,肯定会带有很浓重的个人目的在里面,而且通常情况下,一个官员选择主动致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于被动致仕,是受到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的结果而不得不致仕,这种不可抗拒的外力大体可以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来自皇权。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当皇帝想要一个人致仕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暗示就可以。比如说朱佑樘在处理前朝内阁首辅万安时,朱佑樘先是拿出万安进献明宪宗的房事小册子,而后命太监怀恩当面宣读百官弹劾他的小册子,万安就不得不选择致仕了。

第二个方面,来自同事。古代素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官员之间一旦开启相互倾轧模式,那也是很疯狂的,尤其是言官,大多都是认死理的读书人,一旦决定联合攻击某个人,这个官员十有八九扛不住。比如说明朝改革先锋高拱,因为与张居正不和,被张居正和冯宝两人逮住机会往死里整,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声,高拱不得不选择致仕。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6)

▲高拱历史画像

第三个方面,来自考核。明朝对官员的考核机制非常完善,如果官员在任期结束时考核不达标,或者在任期内被查出有什么违规的地方,性质不严重的情况下,通常会被勒令致仕。比如说,《明世宗实录》就有一段关于嘉靖三十五正月的官员考察,“年老左布政使岑万等十八人,有疾副使口朝宗等三人,罢口右参政王教等三人,不谨按察使刘兰等三十九人,才力不及左布政使关口等三十八人,贪酷副使崔官等四人,并有司杂职共二千余人得旨致仕黜调如闲”。一次考核二千多人被迫致仕,力度不可谓不大。

可以看出,与主动致仕相比,被动致仕更像是一种“温柔”的惩罚手段,这种手段可能是为了警告官员、排除异己,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保护,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被动致仕都有很强的强制性,都是双方斗争后的结果。

致仕后的待遇

不管是主动致仕还是被动致仕,从最终展现的形式来看,都是“体面”的离开官场。因此,朝廷一般都会给予致仕官员不错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体现在身份地位上面。官员致仕回家,在明朝一般会保留他的官衔称呼,有的甚至在致仕前还会提升一级,比如说上文提到的“成化二十二年诏,在京文职、以礼致仕者,五品以上,年及七十,进散官一阶”,不过这会导致朝廷官僚集团越来越庞大,因此到了明朝中后期,又规定只有考核达标、任期内无问题且达到一定级别才能加官致仕。

值得说明的是,明朝还有一种“冠带致仕”,意思是致仕以后仍然可以着官服、参加朝廷典礼,日常生活中所享受的礼节也明显异于常人,洪武年间就曾规定,“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事实上,这批人往往还有参与朝政的权力,连普通的地方官员都对其礼遇有加。

另一个是体现在经济待遇方面。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每月拨米、减少或免除赋税外,朝廷在官员致仕时,可能还会被一次性奖赏很多钱财,有的则会定期派人前往官员家中慰问。比如说,李善长因病致仕时,朱元璋赐给他田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徐阶致仕后,万历皇帝在他80岁时,也曾专程派人前去慰问,并赐玺书、金币。

明朝考核制和选官制(以杨廷和致仕为引)(7)

▲李善长历史画像

再一个是体现恩荫子孙方面。这是古代对有突出贡献的官员的一种赏赐手段,也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毕竟很多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除了后世子孙,别的已经了无牵挂。杨廷和与嘉靖皇帝闹翻后,愤而选择致仕,嘉靖皇帝就下旨荫封一子锦衣卫指挥使。

结束语

正如文章开头处所讲,致仕制度是统治阶级促进官僚集团内部新陈代谢、保持官员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致仕制度能够促使年长者主动让位给年轻官员,给年轻官员以晋升的希望。另外,官员能不能致仕最终还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因此皇帝可以通过这项权利,通过有意控制官员致仕,来不断调整帝国的权力分配,从而达到分化群臣、巩固皇权的目的。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青云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