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

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1)

1946年,李克农与叶剑英和国际友人马海德在北平军调部

文|周斌

1945年12月下旬,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特使”陆军上将马歇尔来华,负责调停国共军事冲突,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监督双方执行停战令。军调处执行部由叶剑英作中共代表,李克农任秘书长。李克农对外要和叶剑英一起出席三方联席会议,主持交涉、交际、新闻发布活动;对内,还要统管代表团的党务、政治思想、人事、秘书、财务、机要、电台、行政、接待、通讯、警卫,甚至红白喜事,几乎无所不管。

军调部规定,凡军人一律需佩戴军衔,中共当时尚未评授军衔,只能临时参照执行。周恩来和张治中、马歇尔一样,佩戴上将军衔。叶剑英戴的是中将军衔,李克农戴少将军衔。临时评定的军衔,少不了矛盾,有干部因为军衔高低大发脾气。李克农听说后,立即赶到行政处说:“我们共产党员为革命出生入死,难道就是为了争这个牌牌?”说完执意要求把自己的少将军衔揪下来换成上校军衔,一举镇住了内部的军衔之争。

军调部共产党代表团的机要人员住在翠明庄。为了探听共军情报,翠明庄包括服务员在内到处都是国民党特工。跟着李克农的机要人员大多缺乏国统区工作的经验,李克农只好不断提醒大家:“同志们,机要和电台是美蒋妄图破坏的重要目标,他们现在已经集中了国民党和美、英、日等国一百余名破译人员,力图破译侦收我党的密码电报,窃取我党、我军的最高机密情报。机要干部,就是要机密、准确、及时地完成机要通讯任务,确保我党密码的安全和密码电报的畅通。我们如果稍有疏忽,出了漏洞,就可能被敌人所利用,对人民犯下大罪啊!”为了反谍,李克农严令所有人员一律自己料理生活,不允许饭店的“服务员”擅自进入楼内。如果进入,必须有专人跟踪盯防。

与此同时,翠明庄的“服务员”显得特别勤快,打扫房间、取换衣服、倒字纸篓,企图从换洗的衣服口袋和字纸篓里找到的片纸只字中分析情况。李克农故意用小纸头随便写个数字或是像人名的字样,放在衬衣口袋里,或撕成片丢在字纸篓里,“喂”给“服务员”,消耗敌特精力。

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李克农滴水不漏的北平反谍战)(2)

在李克农的率领下,中共代表团的防守滴水不漏。国民党特务不能在情报上得手,就在伙食上刁难,供应的饭菜从牛奶、点心、四菜一汤,变得越来越难以下咽。李克农了解后,把翠明庄的负责人叫到餐厅,手指着餐桌上的饭菜,当众问:“代表团工作人员的伙食标准,一天是多少钱?”待那人回答后,李克农又说:“我们现在吃的实际标准是多少?与规定的伙食标准相差多少?”

对方回答:“大概,大概⋯⋯大概相差无几吧。”

“到底相差多少?”李克农大声质问:“你们这样做是严重违反了停战协议,违反了三方规定的伙食标准,是贪污!是克扣军饷!”一通大帽子,扣得那位负责人冷汗直冒,不住地“请长官息怒”。从此,中共代表团的餐桌上恢复了“和平”。

1946年,李克农的老对头、军统掌门人戴笠所乘飞机触山坠落,国共情报斗争暂时告一段落。李克农喜出望外,招呼同事,向“服务员”要酒菜,还特地让“服务员”告诉大师傅,因为戴笠死了,所以要喝酒庆祝。军统特务哭笑不得,只得从厨房端来四个冷盘,还带来十几个酒杯。李克农请大家高举酒杯,大声说:“来,为国民党大特务头子戴笠的摔死干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