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

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中国的四大名著里也就《西游记》普及面最广,如果深挖其中的道理,这四个经典名著都得称得上悲剧了吧。《红楼梦》不必说,林黛玉的死、贾府被抄、《三国》里面那些惨烈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而《水浒传》从头到尾就是个悲剧,108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被逼上了梁山。本以为农民起义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当家做主的宋江转变心意,带着弟兄们“归顺朝廷”,这也造就了所有人最终逃不过死亡。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1)

虽说如此,但在水浒里却有一人看透宋江,使计下山离开梁山,却可以终以天年,这个人就是公孙胜,那么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只有他一人可以逃脱?

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谁想必喜欢《水浒传》的人都明白,出身于蓟州九宫县,自幼好舞刀弄枪,为了能大展身手拜师紫虚关罗真人为师。

成了道士的公孙胜一心想要“斩妖除魔”书中记载他能“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公孙胜拜别了恩师,骑上快马拿着行囊踏入了凡尘中。

入世的第一件事就碰到了梁中书给岳父蔡京拜寿,梁中书为了牌面搜刮了百姓十几万金银珠宝,命杨志送往京城,号称“生辰纲”。在公孙胜眼里这些钱财本就是不义之财,便有了“掠夺生辰纲”的想法,一人难敌四手,总得找个帮忙的,于是他找到了晁盖。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2)

当时的晁盖正和几位兄弟商量“取生辰纲”的计划,得知公孙胜的来意,大为惊喜,立刻派人把公孙胜引路到了自己面前。两人一见如故,再加上吴用,阮氏三兄弟和刘唐,七人便结成了好兄弟,共谋大计。吴用的脑子最为灵光,使用计谋不在话下,公孙胜有“法术”在身,可保后续平安。

一番商量后,晁盖成了计谋的执行者,带着几个扮作卖枣的商人与杨志一伙人相遇在黄泥冈。几人在白胜的配合下用蒙汗药迷倒了杨志一伙,让其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这件事惊动了官府,在官府的严厉打击下白胜落网。

一番严刑酷打,白胜熬不住招了个干净,最终在石碣村公孙胜施展法术。先是招来大风,大风趁着火势烧毁了管家船只,最后打败何涛,这场火烧官船来势凶猛,堪比赤壁之战,死里逃生的几个人入了梁山为营生。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3)

只可以梁山寨主王伦不待见晁盖,要赶他们下山,最后被林冲火并,晁盖被推选为债主,吴用为军师,公孙胜位居第三,与吴用一共执掌兵权。这时候的寨子内算是一派和谐,几人不仅是结拜兄弟,更是一起打拼事业的好伙伴,何乐不为,可惜这种场景在一个人上山后被打破,此人就是“及时雨”宋江。

宋江进梁山,公孙胜第一次下山

宋江号称“及时雨”数百年来,人们对这称呼给他,是否有失偏颇争论不休,在梁山兄弟人的眼中他是“大哥”在读者眼里“他是伪君子”。

宋江本就是朝廷的官员,虽说押司一职并没有多大的官职,但却领着朝廷的俸禄,对于晁盖,宋江救他算是仁义,晁盖之恩图报那是对宋江的善缘。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4)

当初宋江杀了“阎婆惜”和“浔阳”后被押上了刑场,晁盖带领梁山弟兄拼死救他,就应了那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事情起了反转,没地去的宋江跟着晁盖到了梁山,这一来梁山最后的命运就这么被板上钉钉了。

梁山的好汉说好听点是英雄,说不好听点是草寇,他们要的是推翻残暴的朝廷建立新政权。而宋江虽嘴上“认同”这个说法,身体却很诚实,他始终就是朝廷官员,只想在朝中做出贡献,对于推翻朝廷其实他根本就不愿意。

到了梁山后的宋江因为救过晁盖,坐上了仅次于晁盖的第二把交椅,不仅如此还在军中搞起了朝廷那一套,“论资排辈”晁盖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对于宋江他没有反驳反而支持,一些新增添的将领也都归到了宋江营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宋江在为自己“争权夺利”打基础,而看透这一切的,只有公孙胜。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5)

公孙胜入世的目的很明确“救民于水火”,他要的就是推翻朝廷建立新政,对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根本没兴趣,晁盖是他大哥,又有救命之恩,自己自然心腹。但是对于宋江,公孙胜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亲切,更何况自己掌握着兵权,却得不到宋江的认可。

这样的局面,对他来说无比尴尬,于是宋江要下山见父亲时,公孙胜也收拾包袱下梁山。公孙胜走的不是时候,没过多久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宋江得到机会掌握了梁山政权。

只可惜宋江为救柴进两次布阵打仗全部败给了高廉,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公孙胜,于是派人去请公孙胜。公孙胜见到戴宗本不想出山,但戴宗使用计谋,公孙胜拜别师傅回了梁山,用自己的法术对阵高廉,大破阵法助梁山攻下唐洲。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6)

这次战争,让宋江看到了公孙胜的能力,力求他留下来共商大计,公孙胜看在以往的交情和恩师的交代才留了下来。随后的几场战争中公孙胜施展法术都大获全胜,在宋江眼里公孙胜成了战役获胜的“法宝”对于他宋江十分倚重。

可是面和心不和的两人终归在走散,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公孙胜还是离开了梁山。

公孙胜最终归隐

宋江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梁山和朝廷的“心”,但即便梁山打胜了这么多战争,宋江始终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他一心一意想的都是如何成为一名“报效祖国的忠臣”,招安是他最后的手段。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7)

宋江所在的朝代为宋徽宗时代,已经到了宋朝末年,前有辽国,后有大金,宋朝不差钱,但是宋朝没有能打仗的人。“重文轻武”了二百多年,改变不了现状,宋江这些人的到来,缓解了朝中无将可用的局面,自从招安,宋江就开始了南征北战。

在此期间公孙胜帮着宋江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最终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在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

路过陈桥驿时,公孙胜谎称回乡探母,这些年的同甘共苦,宋江自是对公孙胜没有了防备,于是很快应允。离开宋江后的和公孙胜再也没有回过梁山,这场有计划地“逃跑”或许在公孙胜心里演练过无数遍了。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8)

公孙胜走后,宋江被朝廷派去征讨方腊,这次的战斗死伤惨烈,108将,阵亡59人,病逝11人。梁山的气数已经消耗殆尽,最后方腊战役胜利了,宋江成功地封了官。

这位时刻想着报效朝廷的大人物也算得偿所愿了,只可惜没有高兴几天,宋江就被蔡京喂了毒药。只是李逵成了史上最冤,自己一生为梁山鞍前马后,最后却被宋江毒死,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怕李逵为自己报仇,宋江的愚忠也算是古代巅峰了。

难怪公孙胜“逃跑”他早就看清楚了宋江的真面目,他知道他无力改变,那只能独善其身,公孙胜最终“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这算是《水浒传》里最好的结局了吧。

真实宋江的36个兄弟(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9)

读《水浒传》心里总想放着块大石头,因为宋江的私心害死了这么多兄弟,世人唾弃他是应该的,朝廷已经腐朽不堪,为了自己的“俸禄”害大家殒命,这是那个时代封建荼毒的悲哀,不过公孙胜是幸运的,也是清醒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善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