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仙人指路象棋布局第一讲(象棋布局浅谈--仙人指路)

各位棋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象棋布局-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又名“挺兵局”,指的是以挺三、七兵(以下简称三后)作为开局的第一着。实在说这并不称其为什么局面,只是局面起手而已。起手法很多,几乎第一兵种都可以作为起手的,而“仙人指路”的起手所以受到重视为人们所乐于使用,因为它具有如下优点:

(一)为己方的马开道,便于前进,同时对方的马就要受到压制难以展足,畅己制人,一着两用。

(二)三兵向前挺进一步,恰当相口的位置受到保护。静则屹立无恙,屏障河防;动则伺隙抢渡,转换阵容。

(三)“过河炮”藉三兵的挺起加强封势,“巡河炮”藉三兵的挺起搭架子,支援双马的盘旋进退。

(四)有三兵作前卫,便于马、炮的藏锋敛锷,蓄力待发。

(五)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选用各种布局。不像“当头炮”起手妨碍了“飞象局”,“起马局”起手妨碍了“担子炮”,边马起手防碍了“屏风马”等等。

(六)挺三兵后,继之以马二进三,虽只走了两步,而这个前兵后马的配合却是各式较重要的布局骨架。有此骨架,走马八进九即成“单提马局”,走马八进七即成为“屏风马局”,走炮八平五即成为快马“当头炮局”,走“炮八平四”即成为“过宫炮局”,走炮八进二或炮二进二即成为“巡河炮局”,而都只走一着便形成了各种布局的正格,这是其它起手所没有的。 由于三兵的起手具有这样多的优点,所以被赐以“仙人指路”的佳名,可以说名符其实,当之无愧。这样说来,“仙人指路”的开局是不是无往而不利呢?不,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着“平炮射兵”具有威胁性的应手,仙人的处境就显得有点不大轻松,由此也激发了为仙人解厄的新招数产生,层见叠出,各有长短,略叙述如次。

破解仙人指路象棋布局第一讲(象棋布局浅谈--仙人指路)(1)

在一段时期里人们确以产生了“仙人指路”碰到“平炮射兵”总难免要沦于落后地位之感。但是“仙人指路”的流风余韵并不因为一时的“门前冷落”而为棋手们所忘怀。首先爆出冷门饶有别致的是应“平炮射兵”以起左马“平炮射兵”的目的在于牵制红方的右马,而应手却置之不理应以起左马,故意让黑推动7卒却跳起边马,纵令再挺兵,然后还架“当头炮”,继之以“巡河炮”借冲中兵又消灭了过河卒畅通了马路,气机灵活,次序井然,而黑运用“平炮射兵”反先的意图,至此化为乌有。但是摆脱牵制则易,充分发挥攻势则难,国为在消灭过河卒的过各同样消耗了步数,而双马失去连环,使得中线上的攻势变得虚弱无力了。从避开7路炮的遥控和抑制黑方的抢先出车着想,继之又爆出另一冷门――改出正马为马屯边

破解仙人指路象棋布局第一讲(象棋布局浅谈--仙人指路)(2)

诚然这也是跳出了旧套路而别开生面的对付“平炮射兵”的新设想,对方的企图落空了。但是马屯边和挺起的三兵脱了节,而三兵仍然作为牺牲品处于炮火之下,暂时虽称均势,远往残局上看优势可能在黑而不在红。日新月异,后来居上,近年来流行的对付“平炮射兵”的办法,则是瞄准对方中线虚弱的缺点立即还架“当头炮”,给以反控制对“平炮射兵”应以还架“当头炮”的好处,在于黑用顺炮对攻时,红的挺三兵跃右马执先的积极作用没有因七路炮的影响减弱,反而有所增强,为仙人吐气了。但是问题还不能认为就此了结,因为以上各种局面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而“平炮射兵”又有把顺炮应手改走象飞中宫的变化

破解仙人指路象棋布局第一讲(象棋布局浅谈--仙人指路)(3)

瞧,仙人想要过海,遇此暗礁,又有点望烟波迷离不辨,关于以上所述及的有关“仙人指路”和“平炮射兵”的曲折演变,虽然“仙人指路”的起手可以适应于各种局面,但从挺起的三兵和三路马的前后连带关系,以及飞起中相对三兵的掩护关系来讲,本质上最适宜于布置的还是“士相局”。应当在充保全三兵的前提之下发挥“马”的作用才是“仙人指路”的正格,否则挺兵本为马开路,而马屯了边;三兵受到相的保护,本可以得到安全起着屏障和冲刺的作用,现在把飞象易作当头炮,这只兵就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近则影响河防远则不利残局。而还架当头炮对付“平炮射兵”是否可以说仅是临时的权宜之计,并非正本清源之策呢?因此著者仍想从“士相局”出发,来提出适应“平炮射兵”的对策,作为研究的起点。自然这是一种尝试,并且只是发韧作为一种不定的方案来交付审查。一得之愚,希望能有助于“仙人指路”的运用,有助于锻炼象棋的柔劲,更显示“士相局”的潜力。

破解仙人指路象棋布局第一讲(象棋布局浅谈--仙人指路)(4)

好了,今天的布局浅谈--仙人指路就分享到这里,喜欢的可以给李老师点赞支持一下,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此种布局,可以参照一下贾题韬前辈的《象棋残局新论》,其中对此种布局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