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1)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2)

01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3)

风筝飞了起来,王小毛手舞足蹈,大喊着,爸爸真棒。

风筝越飞越高,爸爸黑牛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冲着王小毛说,来,你抓着线轮。

王小毛拽着风筝线,仰着头看着飞上云霄的风筝,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王小毛在这之前,曾无数次幻想过放风筝的情景,终于如愿以偿。

王小毛上五年级了,头一次见到真风筝。这是一个很简易的风筝,三根竹片是风筝的骨架,宽大的背部被一根弹性很强的橡胶条撑了起来,一个像飞机一样的风筝就展开了。风筝左右两边飘着长长的丝带,绸布上画着奇怪的图案,像是一种什么鸟的眼睛,又像是某种动物的图案,花花的,亮亮的,甚是好看。

王小毛逐渐熟悉了放风筝的技巧,扯着风筝线忽左忽右,风筝冲着太阳的方向飞了过去。

黑牛看着儿子的高兴劲儿,脸上飘起了五彩云朵。

这个风筝是黑牛和妻子二丫从城里回来过年时,走了几条街,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花了20元钱买到的。他们这次没有食言,风筝成了王小毛的新年礼物。

王小毛在远处大声对着爸爸说,我要是一只风筝该多好。

黑牛嗯了一声,又看着小毛说,你咋会变成风筝呢?你也想飞上天空?快收点线,别放那么高,越往高天上的风越大,小心线断了,风筝就跑了。

王小毛小心地拉了拉风筝线,他可不想让自己这只心爱的风筝挣断了线,飘走。他慢慢地摇着线轮,风筝逐渐地清晰了起来,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黑牛说,儿子你看,这样的高度才好,看得清楚。太高了,就有危险了。

几日后,年还没过完,公司老板打来了电话,王小毛的爸爸和妈妈就背着行李走了。

王小毛含着眼泪,不顾奶奶的阻止,悄悄地跟在黑牛和二丫的身后,直到汽车呼啸而去,他才流着泪,无精打采地走回家。

不过,王小毛的风筝让他成了这山坳村里的明星。一群孩子围在他的身边,想亲眼目睹一下他那只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的雄姿。

王小毛也很大方。他学着爸爸的样子,放起了风筝。头几次都失败了。一些孩子就起哄说,你的风筝坏了,飞不起来了。

王小毛不服输,脑子里快速地回忆着爸爸的动作。他先试了试风向,快速迎风跑着,风筝终于飞起来了,大家欢呼了起来。他慢慢调整角度和风筝线,风筝被他放得老高,几乎快看不见了。

王小毛突然想起爸爸的话,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小心地收绞风筝线,生怕一个差错线断风筝亡。他边收线边说,风筝不能放得太高,太高的话会被天上的大风刮跑刮断的。王小毛把风筝调整到了合适的高度时,身边的伙伴们都夸奖说这只风筝漂亮,像只老鹰在空中飞翔。

王小毛让伙伴们排好队,每个人轮着感受一下放风筝的喜悦。伙伴们都说王小毛是个讲义气、不吝啬的人。他的心里暖暖的,莫名的就流泪了。

02

山坳小学离王小毛的家有10里路。那是一个只有二十来个孩子的学校,李老师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老师。课堂上,李老师采用的是复式教学。原本一节40分钟的课在这里却成了1个小时。全校六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里上课,每个年级10分钟。李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被动地接受着其他年级的课程,气氛活跃,所学却很有限。

天不亮,奶奶就生火做饭。王小毛总是带着满满一盒午饭,跟几个孩子一块去上学。直到下午天快黑了,王小毛才肚子咕咕地叫着回家。一进门就像一头饿了很久的狼一样,吃得风卷残云。

奶奶笑着看着小毛,提醒他慢点吃,别呛着了。

王小毛边嚼着饭,边向奶奶说,我们李老师这一学期结束后,就走了。他要去看病,说身体里长了一个啥疙瘩。

奶奶说,哎,你们那个李老师年龄比我都大,在山坳村教了一辈子民办了,真不容易呀。

李老师走了,山坳小学并入了镇中心校。

黑牛和二丫考虑再三,决定接小毛来城里上学。

城里的一切都让王小毛惊喜。王小毛仰起脖子,看向云端,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个老妈呀,这楼房好高呀,像是戳进了云里。我的个老天呀,这可咋上去呢?

二丫和黑牛看着儿子的表情,几乎是笑翻了。

王小毛扑闪着一双大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咋了嘛,你们吃了笑婆娘肉了?有啥可笑的呀?

黑牛和二丫忍不住,又是一阵笑,王小毛气鼓鼓地白了他们一眼。

王小毛走进父母租的那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欢呼雀跃了起来。他把每个房间都进出了好几次。

王小毛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叹了一口气说,要是奶奶也能来就好了,这里多好呀。

黑牛和二丫怔怔地看着小毛,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黑牛和二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给儿子联系了一所学校。开学那天,黑牛当了一回有钱人。两大沓崭新的钞票递给了报名处,换来了一张报名收款收据。王小毛顺利入学了,他们两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二丫哭丧着脸说,这学费太贵了。

黑牛说,钱是王八蛋,没有了再挣。

二丫接着说,也对,咱儿子也是人,城里人能上,咱们也能上。

他们目送儿子进了校园,脸上的皱纹也就平展了起来。

王小毛站在讲台前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时候,大家笑他是个土老帽,乡巴佬。他很生气,争辩着说,我是城里人。

班主任刘老师及时制止了即将爆发的口水战。王小毛整整一天都心事重重,打不精神来。

下午回到家里,王小毛想对黑牛和二丫倾诉自己憋闷了一天的心,可屋子里空荡荡,他们还没回来。

王小毛想起自己在山坳小学时的情景,突然就开始怀念起了老家的一切。在山坳小学,王小毛可是那里的孩子王。那里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上学。王小毛带着一帮孩子上天入地,狂奔在大山的河道沟岔之中,自由自在的就像鸟儿一样。

王小毛开始在心里责怪起了自己。他不该和别人争辩,自己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城里人呢。同学们说他土老帽,乡巴佬,难道不是吗?那天,黑牛和二丫刚接他进城。王小毛看见高楼大厦,看见车水马龙的景象,夸张的表情和连连感叹的言语,也遭到了路过人的白眼,也听到有人说他“乡巴佬”“神经病 ”。二丫搂着小毛说,儿呀,别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语言。想当初我第一次进城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我见了汽车就叫铁疙瘩,见了高楼就喊宝塔,见了城里那些漂亮的女人还以为是盘丝洞里的妖精呢。

王小毛噗嗤一下,笑出了声。他们三个提着大包小包的乡下人,站立在现代化都市的街边嘿嘿嘿地大笑起来。

黑牛提议去吃饭,三人兴高采烈地走进了路边一家凉皮店。

黑牛走进店对服务员嚷嚷着说要三份三秦套餐。王小毛小声问母亲,三秦套餐是啥玩意儿?

二丫故作深沉,卖关子说,一会儿端上来你就知道了。

服务员很快就把三秦套餐端了上来。王小毛睁大了双眼,一份三秦套餐里面有一瓶写有“冰峰”字样的饮料,一碗像面条一样的面,还有一个圆圆的饼子鼓囊囊地装在一个半截纸袋子里,另外还有一碗稀饭。

父亲黑牛笑着对王小毛说,吃吧孩子,这三秦套餐是地地道道的老陕特色。很好吃的。

二丫看着拘谨的王小毛,眼里忽然就湿润了起来。她哽咽地说,咱们简直是羞先人呢,这么简单普通的吃食,孩子都没吃过。哎!

父亲给王小毛说,这三秦套餐说白了就是凉皮肉夹馍。你看这凉皮用油泼辣子一调就变得油光水滑的,让人食欲大增。你再看这个肉夹馍,肥而不腻,香喷喷的,傻孩子别看了,快吃吧。

王小毛拿起肉夹馍咬了一口,油汁顺着嘴角直流。王小毛说,真香呀。但是这肉夹馍的名字起错了,应该叫馍夹肉才对嘛。

二丫微笑着用手摸了摸王小毛的头说,我儿子说得对,我也感觉叫肉夹馍不对,明明就是馍夹着肉嘛。

黑牛喝了一大口稀饭,看着妻子和儿子笑了笑说,人家这名字都叫了几百几千年了,你们说人家错了,能错吗?

王小毛辩解着说,爸爸那你说肉夹馍该如何解释呢,不符合实际呢。

傻儿子,肉夹馍,肉夹馍,意思就是肉夹在馍里面呀。黑牛边吸溜着凉皮边说。

王小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地说,爸爸这样一解释,好像也能说得过去了。

整整一个暑假,王小毛跟着父母长了很多见识。他才发现,城里最为简单的饭食莫过于第一次进城所吃的“三秦套餐”了。

想到这里,王小毛自责的心又重了一些。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一个十足的乡巴佬,土老帽,同学们并没有说错。

黑牛和二丫回家的时候,王小毛趴在沙发上睡着了。

二丫摇醒了儿子。王小毛睡眼惺忪地看着他们。

二丫问,儿子,今天上学的感觉如何?

王小毛绝口没提同学笑他的事。回答说,挺好的,就是有一门英语课,山坳小学从来就没开设过。其它课程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这里的老师都是只给一个年级上课,不像我们李老师一个人教六个年级呢。

二丫笑着说,傻儿子,山坳小学咋能和城里的学校比呀?这才是学校,咱那山坳小学充其量就是个大人领着孩子混日子的地方。

王小毛不解地看着母亲,他在心里并不认同二丫的说法。

黑牛笑着说,儿子,你今天的家庭作业完成了吗?

王小毛一头雾水,才想起还有家庭作业这一档子事。他急忙在书包里面翻找着作业本。

黑牛又说,我知道,你以前在老家学校上学,老师基本不布置家庭作业。现在可不同了,城里的学校天天都有家庭作业呢。

王小毛这才真正意识到了城里学校和山坳小学的大不同。

03

周末的时候,二丫带着王小毛去了一个校外辅导中心,给他报了语数英同步课程辅导班。王小毛意外地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班上的几个同学。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了看王小毛,流露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

巧的是王小毛在辅导班里的同桌和在学校里的同桌是同一个人,他叫李皓月。李皓月和王小毛都觉得这是一件很特奇的事,两人之间逐渐熟悉了起来。

李皓月生得威武长得白胖,看上去要比同龄的孩子大些。王小毛对这个比自己高半头的同学渐渐的有了好感。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李皓月问王小毛,你以前真的在山里面待过?

王小毛笑着说,骗你是小狗,我真的是从山里来的。

李皓月就缠着王小毛给他讲讲山里的事。

王小毛说,山里哪有城里好呀。你看看你们城里人吃的好,玩的好,有那么多的公园,还有大马路,大汽车,高楼房,山里除了山就是水,啥都没有。

那你就说说山里的事嘛。李皓月期盼着说。

王小毛就给他讲起了自己上学的情境,李皓月听得目瞪口呆,张着大嘴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你们那里真是那样上学的?

是呀。

那多好,多自由,又没有那些该死的家庭作业。放了学不仅可以上山捉迷藏,还可以下河摸鱼,好爽呀。我可真想去你们那里看看。李皓月一张想入非非的面孔透着渴望。

李皓月虽然每周都在辅导中心补课,可是学习效果却不见起色。母亲梁爽为了他辞掉了高薪工作,专职在家一门心思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王小毛随着与李皓月的频繁接触,不但会熟练操作电脑,玩手机游戏,更是慢慢地进入了梁爽的视野范围。

第一单元测验成绩公布后,梁爽就跟踪着王小毛到了他家。

梁爽见了王小毛的妈妈二丫后,就劈头盖脸地指责起了王小毛影响了儿子李皓月的学习。

二丫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两人你呛我一句,我还你一句,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站在一旁的王小毛呆呆地看着她们滑稽的表演,心里反感极了。

黑牛下班回来,两个女人的战争已经结束。她们刚刚当面锣对面鼓地说好了,以后李皓月和王小毛不允许再在一起玩耍。

这个决定让王小毛的心里很难受,他生气地鼓着嘴倒在自己的床上,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他怨恨这两个妈妈,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破坏他和李皓月的友情。

黑牛听着二丫的控诉,脸上的颜色甚是难看。

黑牛大喊一声,王小毛,你给老子滚出来。

王小毛极不情愿地低着头走了出来。

黑牛的话像雨点一样,打在王小毛的身上。

他说,我中午就接到了你们老师的电话,你说说你小子整天在学校干啥?老子辛辛苦苦把你弄到城里来上学,你倒好,语文考了40分,数学考了25分,英语考了18分?你简直是要气死我了。

黑牛说着,就从腰间抽出皮带,啪的一声抽在了王小毛的身上。

二丫吓了一大跳,一下就抱住儿子,阻挡黑牛继续打儿子。

黑牛让二丫滚开,二丫坚决护着孩子。两人说着说着,便动起了手。

一阵暴风雨后,二丫的脸上多了几道鲜红的指头印子,黑牛的下巴被抓烂了。他们气喘吁吁地坐在沙发上,恶狠狠地一起看着王小毛。

黑牛和二丫又你一句我一句地教训起了王小毛。

你呀,也该争点气了。难道你将来也要像我一样,白天黑夜的去送快递?像你妈一样拿着拖把当保洁?黑牛粗声粗气地说。

王小毛流着眼泪,默默地摇了摇头。

二丫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这孩子的基础实在太差了,不行,我要想办法给他再报那种一对一的辅导班。

黑牛大声说,还找辅导班?咱就那几个卵子钱,都花在他的学习上?值吗?我看他就不是一个上学的材料。

二丫生气地说,你就没听到城里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吗?人家都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呢?孩子好不容易才来城里上学,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还不应该花钱弥补?

老子信奉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好好学的话,我就打。黑牛气愤地说。

王小毛听着他们的话语,心里像是被针刺了一样难受。他突然间很怀念在山坳小学上学的日子了。在那里没有爸妈的吼声,没有打骂声,只有宁静的天空和欢喜地玩耍追逐声。

当天晚上,王小毛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李老师治好了病,又重新回到学校给他上课了。

梦醒了,王小毛泪流满面,再也睡不着觉了。

他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的街灯,回想起这段时间在学校上课的情境。

这所学校里的每个老师走进教室的举动基本差不多,私底下他和李皓月把老师上课的环节称为程咬金的三板斧。第一板斧是说教:从“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时间等于金钱等于生命”开始,到“仅仅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板斧是讲课,老师的口头禅是:听不懂的只说明你没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课后请用“某某家教机”或上“某某培训班”;第三板斧是题海战术,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各大名校的卷子。

李皓月对王小毛说,我早就厌倦了这样的方式,心里可还真向往你们山里的方式。

王小毛笑着说,我的基础太差,一时半会儿也补不起来。这儿的老师真怪,课后你问他题,他却动员你去报作业辅导班。我家穷,哪来那么多钱呀。

李皓月安慰着王小毛说,现在这社会又不是只有上学一条路可以走,你看看人家比尔·盖茨,大学都不上,去自己创业,还不是干了大事。我们现在进了学校学习,出了学校依然还要上很多种培训班。烦死了。

王小毛睁着一双大眼睛,想着二丫说是要再给他找一对一的辅导班,眉头就紧锁了起来。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4)

04

第二天,王小毛和李皓月见面的时候显得有些尴尬。气鼓鼓的一个瞪了另一个一眼,埋怨对方的母亲。

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后回了回头,梁爽和二丫的眼睛毒毒地正看着他们,两人快速地分开走了。

进了教室,班主任老师不由分说地调整了他们的座位,一个前一个后,再也不是同桌了。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对方,眼神里充满了不舍。

又一次月考试卷发了下来,李皓月原地踏步没有长进,而王小毛的成绩有了飞跃,一下就跻身为全班前五的行列了。

王小毛的进步被二丫全都归结在了一对一辅导班的功劳上了。黑牛也转变了自己粗暴的方式,笑着对妻子二丫说,还是你的教育方法好。

二丫在没有经过王小毛同意的情况下,又给他报了一门素描和一门电子琴课程,说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

起初,王小毛还有点兴趣,渐渐的他开始逃课。

忙着打工的黑牛和二丫终于从补课机构那里知道了儿子的行为,气急败坏的黑牛又一次抽出皮带,一下急似一下地抽打在王小毛的屁股上,而这次二丫却没有阻止。王小毛咧着嘴,不声不响地承受着爸爸黑牛的打骂。王小毛没有掉一滴眼泪,更没有哼哼一声。

半夜的时候,王小毛偷偷跑了出去。

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也平复不了他烦闷不堪的心。

突然间王小毛和李皓月迎面碰在了一起,两人惊讶地望着对方。

李皓月说,大晚上的你在街上瞎溜达啥?

王小毛说,那你呢?你不在家呆着,出来干啥?

俩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皓月微笑着问,咋了?又挨打了?

王小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问,你呢?

李皓月叹了一口气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李皓月提出想去王小毛的老家看看,两人一拍即合。

李皓月拿出手机打了一辆车,他们钻进车里呼啸而去。

俩人到老家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王小毛见到奶奶,一下扑进她的怀里大声地哭了起来。李皓月站在一旁,眼睛不住地打量着身边的一切。他兴奋极了。

奶奶得知王小毛是半夜偷着走的,就抱怨孙子不懂事。

王小毛却说,他们谁又能懂我的心?

山高皇帝远,奶奶只有拜托村里人去镇上给黑牛打电话。

回到山里,王小毛就像是鱼回到了水里一样,整个人精神焕发。他带着李皓月在山里玩耍,去河里捉鱼。还特意带着李皓月去了一趟山坳小学。

他们走进校门,破败的气息迎面而来。操场上早已长满了杂草,以前的欢声笑语荡然无存,寂静的院落让王小毛心情沉重。

王小毛指着一间教室对李皓月说,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我们上课的地方。你别看这地方破旧,可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辅导班和作业。

李皓月笑着说,这地方真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由自在,哎,只可惜我生错了地方。

王小毛走进操场,开始拔那些荒草,李皓月也不甘示弱地加入其中。整理完操场,他们又拿扫帚进行了清扫。

王小毛看看天,说,时间不早了,咱们回家。明天一大早,我带你来这里放风筝。

李皓月惊讶地问,放风筝?你还有风筝呢?我都没放过风筝。

王小毛听着李皓月的话像是触了电一样,急声问,你是城里的孩子,没放过风筝?

李皓月惭愧地低着头说,我爸妈一直都没带我放过风筝,总说学习第一,放风筝又不加分,真是气死我了。我真羡慕你,你有爱你的爸爸和妈妈。

王小毛看着李皓月心里酸酸的,说,明天一早就让你感受一下风筝的魅力。

天刚发亮,王小毛和李皓月就起了床,拿着风筝迫不及待地去了山坳小学的操场。

太阳的光芒照着山峦,山峦金灿灿,暖洋洋的。

当风筝飞起来的时候,李皓月这个来自于城市的孩子,竟欢呼雀跃了起来,他手舞足蹈地大喊着,王小毛你真棒。

风筝越飞越高,王小毛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冲着李皓月说,来,你抓着线轮。

李皓月拽着风筝线,仰着头看着飞上云霄的风筝。他第一次放风筝,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王小毛和李皓月放起了风筝,好像是拉起了自己的人生一样,快乐写满了脸庞。

就在他们转头的一瞬,发现各自的父母神奇地出现在他们的身后。山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宁静的时空里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景致。

风筝越飞越高,王小毛小心翼翼地握着线轮,慢慢绞动了起来。他牢牢地记着爸爸的话,别放那么高,越往高天上的风越大,小心线断了,风筝就跑了。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5)

插图 吉日

世说投稿邮箱:xuxiaohong@xawb.com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西晚影像

悦读周刊论文(悦读周刊世说)(6)

阅读完整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晚报数字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