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尽在字里行间(做难事必有所得)
一、能力是怎么来的?
没有谁的能力是天生的,从我们拿筷子吃饭,到蹲马桶洗澡,都是从生活中实践得来的。处理复杂困难的能力,那更是一点一点从吃过的苦里攒出来的。
事情为什么困难,是因为这个事在我们能力范围以外,或者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以外,或者在经历范围以外。
人做事为什么会困难,因为第一可能缺乏知识;第二没有经历过,缺乏经验;第三,没有成功先例,缺乏底气和信心。这些都是处理困难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做事不断积累。当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者是更棘手的问题,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基础,处理起来会更从容,更加游刃有余。
人生面对的事情按照想不想做和会不会做分成4个象限:
想做又会做的,那是擅长的事。
想做但不会做的事,是有学习意愿很强的部分,是我们的潜力。
不想做但会做的事,积极性不高但是没难度,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想做又不会做的事,对我们来说是最具有挑战性,对能力提升最快的方法。
我有个老领导就给我讲过:要提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一点自己不想做又不会做的事。
二、怎么把事变得不难?
难是相对的,是相对于自己对事物的驾驭能力而言。
难事多,说明自己能力不够,准确说是处理当下困难的能力不够。怎么改变这个状况?得让自己和困难之间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让事情难度降低,这几乎没可能。
自己的能力提升,这个可以有。
怎么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难事,一个一个攻,在每次过关中提升自己。能力提升了,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以前过不去的坎,现在轻松就跨过去了;以前天都要塌下来的难题,回过头看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困难的种类很多,但是大类就那些,比如专业的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对外沟通协调的问题等等。每一类问题都经历一下,都复盘总结下,综合素质提高就快。老同志为什么稳,因为经历得多,能力培养得全。
三、选择的智慧。
我有一个做选择的原则,一个难题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当我无法判断哪一个选项更合适的时候,我就选择更难的那个选项。表面看这种理论很蠢,实际上往往取得的结果很好,这里面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我始终相信守恒定律,就是这个世界上不仅能量守恒,而且吃苦是守恒的,享福也是守恒的。前面吃苦吃的多,后面就吃的少;前面享福享的多,后面就享的少。
举个例子:读书的时候吃了苦,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考了一所好的大学,那么你找工作的起点就高,找工作吃的苦就相对少很多。
做事就好比爬坡困难,在前面就先爬陡坡,上来之后再走缓坡,后面的路就轻松了。如果一开始只想走轻松路,等后面时间紧了再来爬陡坡,压力就大很多了。先难后易,既有方法的问题,也有信心的问题,更有规律的问题。
通常抱着取巧的心态去做事,很有可能在绕过一个大坑后会遇见更大的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与其晚处理不如早处理,时间和腾挪空间各方面会更从容。
之前咱们有一句玩笑话,叫做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这也许也是生活的本意。
人不逼自己,事也会逼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