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

1958年10月份的一天,已在日本定居的胡兰成突然收到了张爱玲的一封信。这一年,张爱玲与胡兰成已经离婚整整11年了。

11年间,张爱玲和胡兰成都已发生了巨变: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婚姻。张爱玲与戏剧家赖雅结了婚,胡兰成与佘爱珍在日本成了婚。

按理,这样的两人应当不会再有交集,更加不会有故事。可偏偏,张爱玲却突然在这种时候主动给胡兰成写了信。

这封信被写在明信片上,由胡兰成好友池田转来。信的内容非常简单,且没有上下落款,上面写着:

“手边如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的传统’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考?请寄(底下是英文,她在美国的地址与姓名)”

收到信后,胡兰成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他不敢相信,写下决绝分手信后的张爱玲,竟会主动来信。他将信的字迹反反复复看了,他确定这确实是张爱玲的笔迹。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1)

张爱玲与胡兰成

但即便笔迹是张爱玲的,胡兰成也还是不敢相信这是她写来的。要知道,一两年前,他委托池田去香港看她时,她连面都不肯露。

因为这封信来得太过突然,胡兰成脑子里有些昏昏的,明明信的内容很“官方”,全程只提“借书”,可胡兰成还是不自主地开始乱想了。

想了一会儿后,胡兰成决定把信给妻子佘爱珍看。佘爱珍曾是白相人吴四宝的妻子,她一直被人称作“大姐大”,逃亡到日本后,她开过酒吧,蹲过大狱,是个见过世面的女子。

可这一回,看到张爱玲给丈夫写来的信后,佘爱珍竟也不淡定了。毕竟,这是张爱玲啊,民国时红遍中国的女作家!

佘爱珍看着这封信良久后,对胡兰成道:“你赶紧回信啊!”胡兰成听到这话有些诧异,他道:“你不吃醋?”佘爱珍嘿嘿一笑道:“吃醋看地方,你与张小姐是应该在一起的,两人都会写文章,多好。”

佘爱珍把张爱玲的这封信看成是“欲与胡兰成重修旧好”的意思,她竟还劝胡兰成“给张小姐赔个不是,重新和好”。

胡兰成听了这话后,似乎也有了心思,但想了想后,他顿时又生出了几分伤感,他“多情滥情”的本性又发作了,他皱着眉头道:“她又不会来日本,她若来了,你怎样呢?”

佘爱珍虽是个大女人,可她毕竟也是个有原则的女子,所以,她定然不会和其他女子共侍一夫,哪怕这女子是天下闻名的张爱玲。她故作轻松却又略显严肃地说:“那时,我就跟你莎呦那拉(再见)了!”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2)

胡兰成与佘爱珍

胡兰成在男女感情上素来含糊不清,这边,他虽然与佘爱珍已经是合法夫妻,可这似乎并不影响他对张爱玲“有想法”。所以,他竟在佘爱珍的撺掇下,真的写了一封夹七夹八的信去撩拨张爱玲。

回信前,胡兰成还干了一件极有心机的事:他把张爱玲的作品《赤地之恋》和自己的《山河岁月》比着看了一遍。看完后,他自然要特地在信里告诉张爱玲“自己把两人的作品比着看了”。

信写好后装封时,胡兰成又在信里附了他新近的照片。信中没“夹七夹八”的部分如下:

“爱玲:《战难和亦不易》与《文明的传统》二书手边没有,惟《今生今世》大约于下月底可付印,出版后寄与你。今生今世是来日本后所写。收到你的信已旬日,我把《山河岁月》与《赤地之恋》来比并着又看了一遍,所以回信迟了。兰成”

胡兰成信中提及的《今生今世》是他在日本为赚稿费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他的回忆录,里边详细记载了他和八个女人的情爱,这八个女人自然包括张爱玲和佘爱珍。

写信时,胡兰成还有些得意地对佘爱珍说:“爱玲见我的回信里,说要把她的文章与我的比并着看,她必定也有些慌,让她慌慌也好,因为她太厉害了。”

胡兰成因觉得自己在信里“夹七夹八地撩她”会引发她的不适,所以特地在写信寄书时用双挂号信。双挂号信跟普通信件不一样,它要求收件人本人收件时在回单上签字。胡兰成这个小心机的目的,自然是逼迫张爱玲不得不回信。

信寄出去后,胡兰成心里七上八下,因为他不确定张爱玲到底为何写这样一封信。胡兰成之所以完全不了解缘由,实际是他对当时张爱玲的处境并不了解。

真实情况是:张爱玲此时写信给胡兰成借书,是真的苦于找不到资料,她完全没有别的意思。

张爱玲给胡兰成主动去信时,她与赖雅结婚才三年。此时的张爱玲正一心想在美国文坛扎根,此间,张爱玲为自己安排了密集的写作计划,她很想在美国文坛有一番作为。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3)

张爱玲与赖雅

可这个世界的事情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张爱玲的一些作品虽然在美国引起了一些反响,但她寄予厚望的《粉泪》却被退稿了。这也意味着:她想凭借这部小说进入美国文坛的希望落空了。

张爱玲在文学事业上非常要强,这样的结果对她无疑是一次重创。《粉泪》被退稿后,张爱玲内心极其沮丧,她甚至因此得了一场病,且卧床数日。

那段时日里,张爱玲对前途几乎失去了信心,她开始依靠占卜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1957年8月4日, 张爱玲在给好友邝文美的信中说:

“我在Colny认识了一个女作家,她看手相很灵,她昨晚又替我看最近发展,说我9月里运气好转,但只能静等机会,自己发动的事不会成功,害我一夜没睡好。”

随着作品的不断遇冷,张爱玲的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状态,好在,赖雅一直在旁边鼓励她。赖雅也对妻子的状态感到担忧,在1958年7月30日的日记里,赖雅记叙了张爱玲做梦后痛哭的相关。他写道:

“爱玲在午睡后,为一个梦感到屈辱,她梦到一个有名的作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可她却不认识他。这个梦让爱玲哭了很久,哭完后才好了一些。”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4)

赖雅与张爱玲

到了1959年1月时,张爱玲的事业和心情依旧没有任何好转,她在给邝文美的信里说“自己觉得惶惶然,很希望邝能陪在她身边听她说话”。

可以肯定的是,给胡兰成写信时,张爱玲这个曾在民国年间引发大轰动的女作家,此时在美国遇冷,且心情很糟糕。巨大反差的压力下,她感受到了惶恐。此时,摆在她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尽快有代表作,在美国文坛立足。

张爱玲给自己制定的写作计划越来越密集,急于求成的心态让她乱了分寸,以至于她竟为了寻找写作其中一部作品《易经》的题材,而有些冒然地给胡兰成写信借书。

《易经》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在1957年就筹划创作的,写信给胡兰成时,第一章已经写完,正在写第二章。因为这本书涉及港战,所以,在美国找不到资料的她,才会想到找胡兰成要《战难和亦不易》这些书。

处于“急于求成”状态的张爱玲,当然想不到,自己措辞即便已经极其“官方”了,胡兰成还是会多想。收到胡兰成那封“夹七夹八”的双挂号信后,张爱玲的心情可以用“震惊”里形容。很难想象,正焦头烂额的张爱玲在这种时候还得应付胡兰成,这着实让她有些为难。

收到信一个月后,张爱玲提笔写了封回信,信的全文如下:

“兰成: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旧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

《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爱玲 十二月廿七”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5)

在日本期间的胡兰成

张爱玲这封信的意思非常简单:“书收到了,向你借书让你多想我很抱歉,请不要再写信。”这封信的意思如果说得再白一点就是:我不想再理睬你了,请你自重。

胡兰成毕竟是写文章的人,他自然懂得张爱玲信里的意思。胡兰成看到这封信后,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佘爱珍见了虽觉得好笑,却并不真的去笑话他,她反而好意给他出主意说:

“你还可以信里请她来看樱花。我教你个法子,你只当没有收到这封信,越发写信去撩她。”

胡兰成听到佘爱珍的建议后,竟在《今生今世》里叹道:“这(法子)简直是无赖,我虽不依着做,可是真好。”

佘爱珍虽帮着胡兰成出主意,可她心里多少觉得胡兰成配不上张爱玲,她也觉得“他们复合”绝无可能。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帮着”出主意了。身为女人,她虽做了胡兰成的妻子,却并不觉得他是好男人,尤其在对待张爱玲的感情上,她觉得“错在胡兰成”。

基于此,胡兰成在张爱玲那里得了“冷遇”后,佘爱珍竟半玩笑地道:

“你呀,是要爱玲这样对付你。想起你对人家绝情绝义,不知有多可恶!”

佘爱珍能说出这番话来,自然因为她知晓张、胡的婚姻纠葛。在那段婚姻里,胡兰成几次背叛了张爱玲,他甚至还让张爱玲给他在外面女子“筹钱”堕胎。

胡兰成如此对待张爱玲,却还觉得“她会对他存有感情”,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觉得自己在张爱玲这儿还有机会,胡兰成竟在收到张爱玲这封“官方回信”后,想着再度写信寄书去美国。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6)

左一为年轻时的胡兰成

《今生今世》的下卷出版后,胡兰成将书寄给了张爱玲。这本书里,胡兰成用了一个专门的章节写张爱玲,在这个章节里,胡兰成用文学手法将两人的感情进行了各种渲染,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掩饰他在这段感情里的“龌龊”。

这段叙述不仅让张爱玲的读者愤怒,也让张爱玲自己觉得“很不适”。这种不适持续了无数年,以至于1966年11月4日,该书被出版七年后,张爱玲依旧有些愤愤然地在给好友夏志清的信里写道:

“胡兰成书中将我的那部分缠夹得奇怪,他也不至于老到这样。不知从哪里来的quote(引述)我姑姑的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后来来过许多信,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

从张爱玲的这段话可知:那次夹七夹八的信后,胡兰成无数次给张爱玲写信,这些信能让她用“许多信”来形容,足见其数目之多。尤其可见,胡兰成真的在之后,用了佘爱珍教他的“无赖”法子去撩她。

而张爱玲之所以不回信的原因,她也在给夏志清的那封信里说明白了:“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

胡兰成的“夹七夹八”已经让张爱玲非常反感了,可胡兰成却丝毫没有察觉。或许,胡兰成自己已经有察觉,但始终抱着希望。可叹,胡兰成在做这些时,他还有个合法妻子佘爱珍。不得不说,胡兰成的“情感世界”真真是界限不明到一定程度了。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7)

胡兰成与佘爱珍

更加让张爱玲始料未及的是,胡兰成竟在事后无数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

张爱玲素来爱惜自己的文学事业,她最不能忍的,就是有人妨碍她的文学事业。过去,因为胡兰成被界定为“文化汉奸”,作为“汉奸妻子”的她,曾在事业上受到过重创。如今,两人早已离婚且走进各自的婚姻,可胡兰成却偏偏还为了能“东山再起”频繁提及自己,这怎能让张爱玲不生气呢。

随着后期事业的再崛起,张爱玲越发担心胡兰成的言行会影响自己的文学事业。可越是担心,她越不敢公开说什么,她知道: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胡兰成“涂抹”自己的画笔。

胡兰成在日本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直处于经济困境中,为了缓解经济,他频繁想到要东山再起。过去,他一直是一个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如今他就更加毫无顾忌了。

张爱玲的事业再度风生水起后,胡兰成在公众场合提及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因为实在不能忍受胡兰成借自己炒作的行径,张爱玲频繁在给友人的信里谴责胡兰成,在1975年12月10日致夏志清的信里,她愤怒地对胡兰成肆意歪曲和渲染他们的过去的事进行谴责道:

“《中国时报》上的那封公开信寄来了。为了个affair(风流韵事)而离婚,结果又没结成的也很多。三十年不见,大家都老了,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大概是报复,因为写过许多信来我没回信。”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8)

张爱玲

极为让张爱玲不满的是,写作这篇名为《迟复已够无理》的公开信的作者朱西,竟要根据胡兰成的话,来写张爱玲的传记。张爱玲坚决拒绝了朱西写自己传记的要求,她绝不能把自己的传记交给胡兰成的身边人来写。

为此,张爱玲决定自己动手写传记,而这个传记正是后来的半自传体小说《小团圆》。

写作《小团圆》的过程中,张爱玲最纠结的便是书中对胡兰成,即邵之雍的描写。同样担心的还有张爱玲的好友宋淇,宋淇担心“《小团圆》会成为日后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炒作自己的工具”。

1976年4月15日,《小团圆》书稿从洛杉矶被寄达香港宋淇家。这是张爱玲完成的《小团圆》的第二稿,宋淇读完全书,立即写信给张爱玲道:

“我们并不是prudes(过分守礼的人),老实说,国家的观念也很淡,可是我们要面对现实问题。'无赖人'(胡兰成)如果已死了,或在大陆没有出来,这问题就算不了什么,可是他人就在台湾,而且正在等翻身机会,这下他翻了身,可是至少可以把你拖垮。”

这封信里,满满都是宋淇的担忧,可见,此时的胡兰成在张爱玲和宋淇他们这里,就是一个“麻烦”一样的存在。这个“麻烦”除了让他们觉得反胃、难受,还让他们有些惧怕。

宋淇还特别建议张爱玲:“现在改写身份,让他(邵之雍)死于非命,开不出口来。”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9)

宋淇与邝文美夫妇

就在宋淇和张爱玲想法子的当口,胡兰成干了一件事:他率先在台湾出版了《今生今世》删减版。胡兰成这本书里有大量关于张爱玲与胡兰成情事的描写,他的书“先出”将意味着:他可以先入为主,同时博一波眼球。

气愤的张爱玲接连几个晚上没睡着,好在,读者们似乎识破了胡兰成的嘴脸,作者亦舒在看了胡兰成的书后,写了一篇名为《胡兰成的下作》的文章,公开大骂他。

张爱玲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于1976年12月15日给宋淇写信道:“阿妹(亦舒)骂胡兰成的一篇也真痛快。”

张爱玲最郁闷的事是:《今生今世》被出版后,无数胡兰成的身边人找到她,想要写她的传记。这些人引发了张爱玲的强烈反感,在1977年7月2日,张爱玲在给夏志清的信中,写到自己拒绝胡兰成的出版人沈登恩要为她出书的事情,她说:

“沈登恩是胡兰成的出版人,曾写信来要替我出书,说“胡先生可代写序'。我回掉后还夹缠不清,只好把送的书都退了回去。”

好在,就在这之后不久的1981年7月25日,胡兰成终因心脏衰竭死在了日本东京。得知消息后,张爱玲在给宋淇的回信中写道:

“《大成》与平鑫涛两封信都在我生日那天寄到,同时得到七千美元(内中两千多是上半年的版税)与胡兰成的死讯,难免觉得是生日礼物。”

能把“一个人的死”当成“生日礼物”的,只能是仇人与仇人之间了。

张爱玲为什么会嫁胡兰成(晚年胡兰成定居日本)(10)

晚年张爱玲

胡兰成死去一年后,张爱玲对他的嫌恶依旧没有过去,在给宋淇夫妇的信里,她提及有人送书给她,书里竟有胡兰成化名写的关于禅、中国小说史和礼乐的书。发现这些书里有很多引用她写作的《红楼梦魇》等书的内容后,她只道:“我马上扔了,免得看了惹气。”

看到后来的这种种,再回首两人相恋时,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那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真真令人感慨啊!

初见胡兰成时,张爱玲还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什么让曾经的“懂得”,不慈悲而满是怨恨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已经给出了,答案正是那句:

“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