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向前(永远向前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祝希娟近照。 刘 澍供图
她依然保留着好作风,哪怕只是配角、只有几场戏,也要通过体验生活把握角色,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84岁的表演艺术家祝希娟正在筹备一部与海南有关的新作品。
今年是大众电影百花奖创立60周年。1962年5月22日,第一届“百花奖”授奖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超过11万观众热情地投了选票,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四项大奖,祝希娟凭借吴琼花这一角色获得最佳女演员奖。不久之后,她入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成为其中最年轻也是唯一一个仅主演过一部电影的获奖演员。
“向前进,向前进!”60多年来,《红色娘子军连歌》深入人心,作为演员的祝希娟,人生也是“永远向前进”。
“百花奖”的选票,凝聚着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热情支持和对优秀演员的衷心喜爱。吴琼花充满生命力和宁折不弯的精神,经过不断锤炼,成长为带领妇女翻身求解放的红军战士的形象,激起了新中国观众的强烈共鸣。
祝希娟1938年生于江西赣州,少年时代曾在赵丹导演的影片《为孩子们祝福》中演过一个小角色。1956年,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上戏的第三年,偶遇为《红色娘子军》寻觅女主角的导演谢晋。谢晋被祝希娟那双大眼睛打动了,经过对祝希娟台词和表演等方面半个多月的观察,心里有了些底。
《红色娘子军》的演员阵容可谓星光熠熠:男主角洪常青的饰演者是王心刚;陈强饰演头号反派南霸天;在《女篮五号》中崭露头角的向梅饰演红莲;牛犇饰演通讯员小庞。刚上银幕就领衔主演,她压力很大。为塑造好角色,祝希娟下了不少功夫。在海南,剧组的主创人员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学习。“清早6点钟就起床,参加军训,打靶、急行军、露营,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直至太阳落山才回到驻地。晚上还要抓紧时间凑到煤油灯下,学习当地档案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再结合剧本的故事情节,琢磨人物的性格特征。”祝希娟说,经过大约一个月真刀真枪的实地体验,好像脱胎换骨了,“皮肤晒黑了,心里‘红’了”。
“我很幸运,第一次拍电影就遇到了谢晋、王心刚、陈强这些优秀的电影人。片中许多配角都是‘戏骨’,个个都是好演员,却来帮衬我。”祝希娟一直感念这些前辈。
《红色娘子军》之后,祝希娟拍过不少红色题材的影片。从上世纪70年代,她与张勇手搭档在《啊!摇篮》中饰演骁勇善战、倔强冷静且做事雷厉风行的李楠;到近些年的红色影片《浴血广昌》《井冈恋歌》,她依然保留着《红色娘子军》培养的好作风,哪怕只是配角、只有几场戏,也要通过体验生活把握角色,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电影“处女作”即是“成名作”,祝希娟的确幸运,但她并未止步。演吴琼花几乎是本色表演,但祝希娟追求的是“性格表演”。她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和随后合并改制的上海青年话剧团,在舞台上磨炼演技。桑弧导演看了话剧《再见吧,巴黎》后笑着对祝希娟说:“如果话剧也评‘百花奖’,我们全家都投你一票。”
祝希娟爱“闯”,1983年“闯”到了深圳。她担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参与创办深圳电视台。“1983年11月,我们不到100人规划起深圳电视台的蓝图。到处是农田和芦苇,我们就搭起两排铁皮房子。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正式对外试播了,我是电视台第一位节目主持人。什么叫‘深圳速度’?我们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把一个庞大的电视台立了起来,这也叫‘深圳速度’啊!”祝希娟说。
在深圳电视台任职期间,祝希娟组织创作并亲自出演了《北洋水师》《路障》《江南明珠》《大空战》《特区法官》《魂系哈军工》等电视剧,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深圳变化。当时拍儿童剧不挣钱,被人视为“小儿科”。祝希娟不仅组织拍摄了《特区少年》《琴童的遭遇》《地球是方的》《小海军》等儿童剧,还在上世纪90年代,带领深圳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组赴国外拍摄反映华人新移民的电视剧。
在祝希娟心中,年龄既不是界限,也不是障碍,“退而不休”的她一直为影视艺术奔忙。她近年的新作多关注当今社会银发群体的生活现状。拍电影《大雪冬至》时,79岁的她独挑大梁,110场戏就有107场,每天都要在没有暖气的摄影棚里拍摄十几个小时,不计报酬地整整拍了一个多月。2020年,祝希娟在电影《空巢》中再次担纲主演,饰演母亲的角色,深邃的眼睛深深打动人心。凭借此片,她获得了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奖。
在祝希娟看来,角色再小、戏份再少、时间再短,演员也要创造条件让自己融入角色生活。“生活是厚待我的,我很幸运,主演第一部电影就出名了,每个机会我都好好把握。今天的年轻演员对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更应珍惜。哪怕是一滴水,也要努力在时代的洪流中泛起浪花。”《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4日 20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