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为她惋惜她却甘之如饴(她犯下大错悔不当初)

当你在微信上发错消息,想要撤回时却误点了删除,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尤其是把吐槽上司的私人信息发到工作群,或是向闺蜜吐露暗恋心声,却错发给了那个他。心慌意乱中想要撤回,却错点了删除。你无法选择撤回,而对方收到的消息并不会同步删除。

当你想象着对方的反应时,恨不得找块豆腐撞了…(画面太真实,想都不敢想)。

无数人为她惋惜她却甘之如饴(她犯下大错悔不当初)(1)

不过,微信还是很有替各位着想的,未来将在新版本中改变这一局面。

在已开启内测的微信7.0.17版本中,微信取消了两分钟内删除功能。用户发出的消息在两分钟内只有“撤回”选项,不再有“删除”选项,这样就可以避免用户在撤回消息时点错。消息发出两分钟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删除。

科技为人服务,而不是给人添堵,各大巨头也在尽可能的让用户享受便利的同时,减少麻烦和尴尬。

看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想,这两分钟,让时间停滞,让覆水可收(至少你可以自欺欺人的想,对方并没有看见你撤回了什么)。那么我们的人生,在做出错误选择之后,也能有撤回键,当作一切都没发生,继续岁月静好呢?

———————讲个悔不当初故事的分割线—————————————

自古以来,悔不当初的故事有太多太多,《三言二拍》这样的传奇故事小集子里就更多了,杜十娘错付了李甲,王娇鸾恨极了周廷章,这两位女子是遇人不淑,是受害一方。在书中,却另有一个自己犯了错的,最终却获得原谅。

《喻世明言》中有一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看到“重会”二字,必然有大量的巧合、偶遇,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不是传统小说中俗之又俗的套路么?

然而,这个故事真正让人感喟的,并非巧合,而是当事人的体谅和理解,让一起家庭悲剧,有了令人意外的结局。

无数人为她惋惜她却甘之如饴(她犯下大错悔不当初)(2)

故事的主人公叫姓蒋,名德,小宇兴哥,生得是一表人才。湖广襄阳府枣阳县人士。

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行步端庄,言辞敏捷。职明赛过读书家,伶俐不输长大汉。人人晚做粉孩儿,个个羡他无价宝。

兴哥幼年丧母,经商的父亲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兴哥天资聪颖,跟着父亲跑了几趟就将其中关窍学个清楚。十七岁上,父亲亡故,兴哥自然接手产业,不久娶了王家姑娘进门,过上了独立自主的小日子。

话说这王家姑娘,是本县王公的小女儿,小名晚做三大儿,因是七月七日生的,又叫三巧儿。王公有三个女儿,都是标致伶俐的,枣阳县中,人人称羡,造出四句口号,道是: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着他,胜似为附马。

兴哥父亲早年间也是听闻了王家女的美名,才为儿子定下了亲。待到娶过门来,果然娇资艳质,这王三巧比他两个姐姐加倍标致。

在盲婚哑嫁的年代,兴哥和三巧都对自己的另一半满意之极,小两口新婚燕尔,家中又没有长辈管束,经济也宽裕,那日子过得是蜜里调油。不过,兴哥的本职是商人,不可能天天在家陪老婆,不然要坐吃山空了。几年后,虽百般不舍,也只得收拾行李,打理生意去了。

两人自然是伤感离别,约定早去早回。不巧这兴哥南下广东,水土不服加上身体虚淘,染了疟疾,眼见着一时半会儿回家不成了。

且说女主角王三巧儿,自从丈夫离了家,也算是规规矩矩,数月之内足不出户,日日思念夫君,心里也是凄苦。

这一日,也是合当有事,三巧正在家门首张望,却见到一个俊俏后生。这人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后来改口呼为大郎,年方二十四岁,且是生得一表人物。陈大郎是个游商,到本县贩籴些米豆,因缘际会见了三巧一面,一颗心就被拴住了。大郎找到了当地有名的牙婆薛婆,薛干娘,请她想办法撮合。

薛婆连哄带骗,让三巧和大郎成了双,分别时,三巧一激动把蒋家祖传的宝贝——“珍珠衫”送给了陈大郎。这件衫儿,是蒋门祖传之物,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

无数人为她惋惜她却甘之如饴(她犯下大错悔不当初)(3)

大郎别了三巧,来到苏州,好巧不巧,和归家路上的兴哥相遇,两人结伴喝酒之际,大郎向兴哥展示了珍珠衫,并吹嘘了和三巧的奸情(男人啊…)。兴哥一听这话,怒从心上起,二话没说,赶回去就把三巧休回了娘家。三巧自知理亏,虽说是激情犯错,但也不敢说什么。

另一头,大郎回了家,对着自己的婆娘平氏,怎么都看不顺眼,日日思念三巧。一日,平氏将珍珠衫藏过,两人因此起了争执。陈大郎愤尔离家,想去佳人重聚,不想路上遇了贼人,丢了性命。平氏出门寻夫,却只见到了灵柩,经人介绍,却成了蒋兴哥的继室。珍珠衫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蒋家,这就是回目名“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由来。

平氏虽姿容不及三巧,却是个持家之人,和兴哥的日子倒也和美。不过,故事讲到这儿,还没完。

无数人为她惋惜她却甘之如饴(她犯下大错悔不当初)(4)

三巧被休回家,待心情平复了,也再嫁了人家,夫君是广东合浦县县主吴杰。蒋兴哥在合浦县做生意,与人起了争执,被三巧救下。吴杰听说了两人的前缘,居然愿意成全二人,破镜重圆。

蒋兴哥带了三巧儿回家,与平氏相见。论起初婚,王氏在前:只因休了一番,这平氏到是明媒正娶,又且平氏年长一岁,让平氏为正房,王氏反做偏房,两个妹妹相称。从此一夫二妇,团圆到老。

三巧儿犯下大错,为何最终却得到原谅,和自己的爱人再续前缘?

这个故事有几点令人印象深刻。当蒋兴哥发现妻子的背叛,并没有一味的怨恨三巧,而是进行了自我反省:

不觉堕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爱,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性急,巴不得赶回。及至到了,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懒一步。

蒋兴哥得知自己被绿,固然愤怒非常,但又没有失去理智和风度,不吵不闹,将妻子默默送回娘家。

此外,三巧确实是激情犯错,她和兴哥的感情基础非常深厚,这也是两人可以再续前缘的基础。

还有,作者的叙事也很克制,并没有一味的指责或是发泄情绪,给三巧的所作所为提供了相对合理的情节发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属难能可贵。

这个关于原谅的故事,推荐给你们,虽然和开头的新闻没啥大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