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排痰是好转还是恶化(拍痰靠谱吗急性支气管炎的处理)

孩子只要感冒咳嗽,几乎每个爸妈都有帮忙拍痰的经验,各种拍痰教学也应有尽有,但究竟这对于缩短病程有没有效果?让孩子自己把痰咳出来好不好?

若您走进一家医院,不知道儿科病房在哪里,其实很简单:电梯门打开,竖起耳朵仔细听,特别吵杂、哭闹声震天价响的那层楼,一定就是小儿科病房了。但除了哭闹声之外,似乎还听到另一种令人胆颤心惊的声音,「啪!啪!啪!」的不绝于耳。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家长在打小孩,疼得让孩子哭天又抢地。几年前,当住院医师生涯的第一天,我问旁边的护士:「那吵杂的啪啦啪啦,是什么声音呀?」她白了我一眼,没好气的回答:「就CPT啊!」语气彷佛在嘲笑是哪家医学院毕业的菜鸟。其实,CPT(Chest physical therapy 胸腔物理治疗)仅适用于先天性支气管异常的孩子(如囊状纤维化、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或者没力气哭的孩子(如重度脑性痲痹者),当他们肺部有感染时,才需要CPT。我回想起病房里大部分被拍痰的病童,几乎都是哭得哇哇叫,吵得隔壁病童睡不着觉,听起来一点也不虚弱啊!这件事,让我有那么一点点困扰。

妈妈界的「全民运动」

归功于医界与护理界的大力倡导,这几年下来,我发现「拍痰」这件事不仅深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甚至成为妈妈界的「全民运动」。只要家里宝宝感冒咳嗽,不论严重与否,趴下来给他用力拍就对了!网络上各种拍痰的教学,什么头下脚上、由下往上、避开龙骨、手心呈碗状等等大绝技应有尽有;还有人拍卖拍痰器具,彷佛是居家必备之育儿良品,非买不可。然而曾经力行拍痰运动的妈妈们,应该都有类似的经验:年幼的宝宝被拍痰的时候非常痛苦,嘶吼惨叫,拍完之后痰音的确稍微减少,但是咳嗽却变得更剧烈,甚至哮喘了起来。虽说「拍在儿身,痛在娘心」,但医生嘱咐,不得不从。更何况看着孩子痰音浓厚,吃药也没有什么效果,也只能藉由拍拍痰,尽力而为,把母爱化做重重的震荡声,期望孩子早日康复。医学不断的在进步,妈妈的心声我们也都听见了。「拍痰」如果真的能让宝宝早日康复,那么短暂的痛苦自然算不了什么;可惜目前的研究显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可能都白费力气了。对于罹患急性细支气管炎、任何呼吸道感染的病童而言,拍痰能不能缩短病程呢?答案是没有办法;是否可以减少咳嗽频率?答案也是不行。不仅如此,拍痰也不能缩短住院天数,不能减少药物使用量,更不能减少细菌感染机率。唯一很明显的效果,就是增加了宝宝哭泣的时间(囧)。

儿童抽痰暗藏危机

此外,在某些较罕见的情形(非常倒霉的状况),拍痰还可能造成伤害,包括呼吸暂停或暂时性低血氧、支气管痉孪与肺塌陷、胃食道逆流、呕吐物吸入、新生儿颅内出血、肋骨骨折或瘀挫伤等。万一真的发生上述情形,岂非得不偿失!爱之适足以害之,没想到我们贴心的「拍痰与深部抽痰」,竟然和想象中的效果,有这么大的差距。宝宝的呼吸道,正如那句有名的广告词:天然的尚好。孩子自然的哭泣动作、大力的咳嗽,其实就是最好的排痰;太过度的侵入性干扰,反而让呼吸更加不顺畅,延后痊愈的时间。所以除非您的孩子先天有呼吸道异常、早产、长期卧床的疾病,或是严重的肺部感染,不然最好别再用力拍痰了。

多多给予孩子拥抱,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增加抵抗力,可以让疾病复原得更快。

急性支气管炎排痰是好转还是恶化(拍痰靠谱吗急性支气管炎的处理)(1)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经常变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

2.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生素。怀疑有细菌感染者则可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系支原体感染,则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对症治疗 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药。

祛痰药:如N—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愈创木酚甘油醚和一些中药制剂等;

止咳:对喘憋严重者,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等β2受体激动剂,或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给药。喘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5天;

抗过敏: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异本嗪等抗过敏药物。

【蜜糖罐健康讲堂】粉丝Q&A

Q1:我BB经常支气管炎!哎好烦。他喉咙里总有痰(十一个月,他如果喘气厉害,一打喷嚏。这症状就来了。响人医看一个星期左右,都不见效果、好快复发,到广州看就行)

A:很多小朋友因为体质加上过敏原刺激、空气污染,或感冒时,引起支气管过度反应而出现咳嗽、痰多,呼吸不顺等症状。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1.生理盐水;2.化痰剂,如盐酸氨溴索;3.支气管解痉剂,如沙丁胺醇。

Q2:艾烦烦烦我仔仔老是咳嗽

A:其实一般咳嗽超过两周就是有问题,不同病毒本来病程就不同,大致上约两个礼拜之内,就可以被自身抵抗力清除掉,但超过两周以上,要不就是有细菌感染,不然就是有过敏体质。

Q3:我宝宝现在脸上长了好几点红点,医生说是湿疹

A:湿疹的治疗目的有两个,一是滋润干燥的皮肤,而是去除过敏源。

1.在宝宝的皮肤上涂低敏感度、无香味的保湿液或保湿霜。

2.调查并避开过敏源,6种常见的易过敏食物分别是乳制品、鸡蛋、大豆、花生、鱼和小麦制品。

3.环境过敏物。灰尘、真菌、宠物和季节性的室外过敏物(如花粉)

4.止痒 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抗组胺剂如苯那君(苯海拉明)、氯雷他定

5.剪短宝宝指甲,定期清洁

更多育儿、健康、医学文章,请微信搜索公众号:蜜糖罐育儿平台。

举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