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威尔第是西方音乐历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音乐创作经验在他这里得到总结。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早期(1818—1853)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出生在巴塞托市的农村,爸爸是小饭馆老板,威尔第的音乐启蒙完全来自于去教堂听音乐和流浪艺人唱歌。在1832年,威尔第被资助去报考米兰音乐学院,但没考上,这让威尔第终身难忘。威尔第从此以自学的方式学习音乐,他大量的抄写前辈大师的作品来学习他们的作曲技术和思维,威尔第为了学习歌剧的写作,甚至将唐尼采蒂的所有歌剧背熟。1836年威尔第完成了第一部歌剧《罗彻斯特》(未上演),在1839年完成《圣伯尼法乔伯爵奥贝拖》(Oberto,Conte di San Bonifacio),这部歌剧让威尔第拿到了米兰斯卡拉剧院的工作合同。在1838—1840年,威尔第的儿子和妻子相继病故,加上诙谐剧(喜歌剧)《一日为王》(Un Giorno di Regno,1840)上演的失败,让威尔第十分沮丧。《纳布科》(Nabucco,1842)的成功使威尔第重新振作起来,这部歌剧让威尔第名声大振,甚至还得到了唐尼采蒂的肯定。

《纳布科》的音乐风格恢弘大气,它振奋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爱国情感。歌剧内容具体讲的是:纳布科是巴比伦的国王,他侵略了耶路撒冷,并赶走了犹太人,犹太人顽强抵抗。这部歌剧使人联想到意大利当时受到各国侵略的状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精神,其中的“飞吧,我的思想”广为流传。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

《纳布科》的成功似乎让威尔第找到了创作的方向,他之后的《第一次十字军中的伦巴第人》(I Lombardi Alla Prima Crociata,1843)、《雷尼阿诺之战》(La Battaglia di Legnano,1849)仍然延续了《纳布科》的思路和风格,鲜明的反映出意大利民族要求独立解放的理想。同时,威尔第还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就是采用优秀的文学戏剧作为脚本进行创作。威尔第根据雨果、伏尔泰、席勒、拜伦、小仲马、莎士比亚等文学名家的作品创作了一些作品。在这一时期威尔第最成功的的三部作品是《黎哥莱托》(弄臣)(Rigoletto,1851)、《游吟诗人》(Il Trovatore,1852)、《茶花女》(La Traviata,1853)。

《黎哥莱托》是威尔第根据雨果文学作品《国王寻欢作乐》改编的。作品讲述的是黎哥莱托是一个弄臣(宫廷小丑),他经常帮他的高富帅公爵主人拉皮条,导致很多妙龄少女吃了亏。人们为了报复黎哥莱托,设计让他把自己女儿先给了高富帅主人,黎哥莱托心里非常难受,于是雇刺客杀主人,但刺客抬回来的尸体确实他女儿,因为他女儿已经爱上这个高富帅了,甘愿为他去死。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3)

《游吟诗人》主要讲述的是西班牙领主残害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奋起反抗的悲剧故事。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4)

《茶花女》取材于小仲马的《茶花女》。剧情大致是,一个交际名媛茶花女与贵族作家相爱了,但是贵族作家他爸因茶花女身世与儿子差距太大,不同意。贵族作家他爸就疯狂抹黑茶花女,最后让贵族作家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渣女”,最后两人分开了。《饮酒歌》就是《茶花女》的经典唱段。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5)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6)

二、中期(1853—1871)

在威尔第中期的歌剧创作数量不多,且大多处于探索和尝试。他尝试创作了两部大歌剧风格的作品《西西里晚祷》(Les Ve Pres Siciliennes,1855)、《唐·卡罗斯》(Don Carlos,1867);他还尝试在《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1859)、《命运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1862)作用运用喜剧角色。这一时期最能体现威尔第创作水准的是《阿伊达》(Aida,1871)。

《阿伊达》在创作中融合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的创作特色,剧情大致为:A国和B国打仗,A国派出战士“小拉”,B国国王“老达”亲自上阵,小拉战胜了老达,老达被俘。A国的公主“小丽”喜欢上了小拉,要和他结婚,但是小拉却喜欢女奴隶“阿依达”(我们叫她“小达”),其实小达是B国的公主,只不过在之前被抓了。小拉太喜欢小达了,于是偷偷把老达和小达偷偷放了,但被小丽抓住了,小拉被处死,小达不忍心,最后跟小拉一起死了。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7)

三、晚期(1871—1893)

1871年,威尔第获得了官方的嘉奖,他自己创办医院、奶牛场,热衷于慈善事业,还在议会当了几年议员,这些事让威尔第有16年没有写歌剧。威尔第停笔的这一期间,正是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帕西法尔》流行的时候,威尔第针对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潮,创作了最后两部可以体现他一生歌剧最高水准的两部歌剧,《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威尔第于1901年去世。

《奥赛罗》(Otello,1887)是威尔第意大利歌剧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戏剧。剧本是诗人鲍依托(Arrigo Boito,1842—1918)根据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奥赛罗是一个英雄,获得了胜利和荣耀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奥赛罗的副官是一个废物,非常嫉妒奥赛罗,他一步步陷害奥赛罗,让奥赛罗害死了自己的爱人,毁掉了自己的幸福。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8)

《法尔斯塔夫》(Falstaff,1893)是继威尔第早期《一日为王》后唯一一部喜歌剧,代表了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高峰,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这部歌剧的风格也可以看出瓦格纳乐剧提倡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的音乐创作理念。这部作品主要有两个故事线:一个故事线是法尔斯塔夫的,法尔斯塔夫是一个肥胖懒惰爱吹牛逼的骑士,他同时给两个妹子写情书,期望能够骗财骗色,但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法尔斯塔夫的希望落空,被戏弄了。另一个故事线是一个爸爸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老医生,但是大家一起努力避免了这件事,并且促成了女儿与一个帅小伙相爱了。

浪漫主义时期轻歌剧的创作者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9)

结语

除去创作了一些声乐和弦乐四重奏以外,威尔第一生专注于歌剧的创作,一生共写了26部歌剧,代表了意大利歌剧创作的最高水准。19世纪是意大利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时期,威尔第恢弘大气的音乐风格和强烈深刻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与意大利民族精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