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活中的鲁迅(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广州大剧院的虎年开年大戏话剧《狂人日记》于2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大剧院演出3场,引来众多观众捧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走近生活中的鲁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广州大剧院的虎年开年大戏话剧《狂人日记》于2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大剧院演出3场,引来众多观众捧场。
提起鲁迅,我们脑海多半会出现这些词汇: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清醒、犀利、严肃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可曾想过他给妻子写信的爱称竟是“小刺猬”“小莲蓬”“乖姑”?爱情,真的能让一个不苟言笑之人,变得温柔起来。
要全面认识鲁迅,不可不了解生活中的鲁迅。阅读鲁迅的作品,品味鲁迅的家书,追寻鲁迅的情感,甚至了解他出席的饭局……都有助于理解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环境。
从家书看鲁迅温情的一面
在鲁迅的书信中,家书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部分。古人说“知人论世”,又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要全面认识鲁迅,不可不了解鲁迅的家事。
家书有助于理解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环境。《鲁迅家书》收录鲁迅致母亲信五十通,致弟弟信十九通,致妻子信七十八通以及致其他亲戚信三通。
因为鲁迅的经历和所处时代的特点,家书牵涉面广,内容丰富,人事丛杂,而鲁迅又是文字高手,家书中表现出来的浓淡轻重、委婉曲折,展现了一个身为儿子、身为丈夫、身为兄长真实且有温度的鲁迅。
《鲁迅家书》的作者黄乔生说,鲁迅一生,中年恋爱,老年得子,终于过上烟火气的家庭生活,总体上说是个“全”人。在鲁迅写给母亲的信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向母亲报告儿子的成长情况。
与爱人分享生活点滴
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则记录了两人在恋情中的迟疑和抉择,兼以谈论世事人情。他们将这些信件按照年月顺序,编成《两地书》,分为三集:北京—北京,厦门—广州,北京—上海。
鲁迅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以这一本书为自己纪念,并以感谢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赠我们的孩子,给将来知道我们所经历的真相。”
他也发了一通感慨:“回想六七年来,环绕我们的风波也可谓不少了,在不断的挣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骂诬蔑的也有,但我们紧咬了牙关,却也已经挣扎着生活了六七年。”在他的眼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1926年,刚刚恋爱不久的鲁迅和许广平分居两地。鲁迅去厦门大学任职,许广平回到广州。两人只得通过书信一诉相思,在信件中鲁迅和每一个恋爱中的男女无二,乐此不疲地讲述着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还不忘表明态度让恋人放心。
比如: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我不知乖姑睡了没有?我觉得她一定还未睡着,以为我正在大谈三年来的经历了。其实并未大谈,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同‘度’)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看现在的情形,我们的前途似乎毫无障碍,但即使有,我也决计要同小刺猬跨过它而前进的,绝不畏缩。”
“包裹已经取来了,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
“我是好的,能食能睡,加以小刺猬报告她的近状,知道非常之乖,更令我放心。”
“总之,我当择最稳当而舒适的走法,决不冒险,使我的小莲蓬担心的。现在精神也很好,千万放心,我决不肯将小刺猬的小白象,独在北平而有一点损失,使小刺猬心疼。”
鲁迅在厦大期间给许广平的信中,不光只有文字,还穿插有他亲笔手绘的素描图,还特意为许广平标注了“这里我住过的地方”,可见想与爱人分享生活点滴的“小心思”。
有家庭责任感,有热情,也有慈爱
读《鲁迅家书》,有助于理解鲁迅的文学作品,把握鲁迅在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感情和思绪。这些情感思绪,鲁迅不一定都在杂文散文诗歌中表达,但在与亲人的笔谈中,却自然流露出来。黄乔生说,从鲁迅家书中,可以看到鲁迅的强烈责任感和生活情趣。
鲁迅有家庭责任感,有热情,也有慈爱。他的一些名篇中有他自己和亲人的影子,小说如《故乡》《社戏》《弟兄》《伤逝》,散文如《父亲的病》《阿长与山海经》,散文诗如《风筝》《颓败线的颤动》等。他的杂文中也常常提到家庭、儿童教育的话题。
他的人生因为家庭、亲人而改变,因为家道中落而就读新式学堂,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而中断留学回国工作,因为要照顾母亲和弟弟的生活而下决心实现大家庭团聚,因为兄弟失和改变了生活状态,因为恋爱而离开自己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为家庭生计而确定了晚年的写作内容和方式。
这些书也帮助你了解鲁迅
《鲁迅传》
鲁迅挚友许寿裳所著
《鲁迅传》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鲁迅的同乡挚友许寿裳所著。许寿裳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鲁迅的饭局》
另一形式的鲁迅小传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研究专著中,这本《鲁迅的饭局》显得十分特别,全书以小品文的形式,以鲁迅二十多年来的饭局为线索,严谨梳理介绍其交往和生活、创作日常,轻松耐读,资料丰富,实属另一形式的鲁迅小传,读者可以从中窥见先生的真实一面,也能感受民国时期的真实社会风情。
《鲁迅草木谱》
以草木为线索,洞悉鲁迅内心世界
本书着眼于鲁迅微观研究。作者不仅广泛研读了鲁迅作品及研究论集,梳理出鲁迅作品中关于植物的线索,结合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而且将视野扩大到他的生平行迹,从细微处寻找其一生和植物的关联,洞悉其内心世界。在写作、思考的鲁迅形象外,挖掘了他对植物学的兴趣,勾勒了生活中少为人知的鲁迅形象,是研究鲁迅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有价值的史料。
《鲁迅的封面》
作为书刊装帧设计师的鲁迅
鲁迅一生亲自设计和指导设计的书刊封面逾百种,不少都是现代书刊装帧设计的翘楚之作,他缔造了现代文学最醒目的一批“门面”,今天看来“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鲁迅的封面》探究了鲁迅的出版思想,也对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现代性进程进行了回望。同时,对民国时期文化事件亦多有涉及。
热爱美食的鲁迅
生活中的鲁迅除了有着细腻情感外,也是一位极其热爱美食的生活达人,他享受美味,乐于分享。据《广州舌华录》记载,鲁迅先生在广州感叹“不想做名人了”,于是在253天里下了43次馆子。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广州、厦门,每个居住过的城市都有他的“美食地图”,甚至还经常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探店”感受,他的日记里记录了大量美食名称和店铺。据统计,鲁迅在日记中提到的广州馆子,一共有25家,分别是北园、别有春、妙奇香利记、陆园茶室、大观园茶室、荟芳园、陶陶居等。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藏品是许广平记录的菜单,记录了1927年11月到1928年6月间,鲁迅每日吃过的食谱。从中可见,鲁迅先生每日的食谱十分丰富,而且荤素搭配十分合理。
鲁迅先生关于美食的轶事也非常多,比如因为爱吃甜食,患了龋齿在看牙医后,还奖励自己一份稻香村饼干。在鲁迅日记中有如此记录:“三日午前与部中人十余同赴董次长家,速其至部视事。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并含漱药一瓶,共价四十七元,付十元。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1935年5月)
治牙回家途中还要坚持买点心吃的日常,让人看到了一个可爱的鲁迅。
来源:千龙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