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冷知识100个(湖南人才知道的冷知识)

01网红背后是人文

湖南冷知识100个(湖南人才知道的冷知识)(1)

凭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含量的文化价值,长沙山、水、洲、城和谐一体,素有“伟人故里,山水名城”的美誉。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被称之为“乡土文学之父”,他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陈天华,湖南新化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烈士,曾在岳麓书院学习过,后留学日本,他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投海殉国,时年30岁。

今天的长沙,不仅人文底蕴丰厚,更是在现代化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中“火”了起来,“潮”了起来。

02 深圳才是湖南省会?

湖南冷知识100个(湖南人才知道的冷知识)(2)

网上盛传一个说法:“湖南的第一大城市是深圳,第二大城市才是长沙”。因为在深圳近2000万人口中,湘籍人士占了近400万,在外来人口中位列第一。而在湖南的某些三四线城市,总人口都没有达到400万。 深圳一直都是湖南人聚集的地方,根据湖南日报的报道,早在2012年,在深湘籍人员就已达230万人之多,占当年深圳非户籍人口约30%,2020年至今,百度地图迁徙数据也有显示:来往深圳的省外人口中湖南人占比稳居第一,即使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到2022年的春运返工潮中,湖南人依旧是前往深圳人数最多的省外人。

以至于有人说,深圳,已经成为湖南人省外的省会,毕竟从湖南到深圳,只需坐3小时左右的高铁就到了。

1984年,中央将深圳列为经济特区,但当时的深圳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渔村,没有基建,何来经济特区之说?中央随即调动200万工程兵帮助建设深圳,湖南人就是这些工程兵的主要构成人员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年轻又有活力的深圳吸引了大批湖南人南下“淘金”,这也印证了坊间“湖南人乱世打天下,盛世打工”的传言。有深圳人表示,他工位的前后左右,都已经被湖南人占领了。

实际上,湖南人去深圳创业谋生,早已成了一股热潮。2012年,在深圳的湘籍企业起码有500多家,到了2015年,在深圳创业的湖南人数量,占所有深圳创业者的15.14%,仅次于广东本地人。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里,走出了不少成功致富的湘籍商人,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腾讯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金蝶国际创始人徐少春,还有从迈瑞医疗跨界到地产投资的“常德首富”——徐航。祖籍为湖南娄底的湘商余彭年,在深圳开酒店做慈善,甚至还被授予“深圳荣誉市民”的称号。

他们的成功,也展示了湖南人在深圳,做出的杰出贡献。

03 缺盐是湖南人吃辣的起因

湖南冷知识100个(湖南人才知道的冷知识)(3)

史料记载,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传入中国的。初见于明末姚可成之《食物本草》,主要作为药物使用。辣椒最早亦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较晚。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古代交通运输不便,因而地处内陆的贵州食盐稀缺,只能用辣椒代替盐进行调味,即使当地人一开始不惯于食用辣椒,在长期缺盐的环境下也只能试着去品尝、习惯辣椒的味道。清朝康熙年间的《黔书》就提到“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同一时期的《思州府志》也提到“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率先引进辣椒的浙江、广东不愿品尝辣椒,因为这些沿海地区根本不缺食盐。

到了明清时期,湖南因为战乱、疫病而人口大幅减少,而江西地区则人多地少,于是朝廷下令让没有田产的江西底层人口迁入湖南,开荒种田。清朝时江西地区已经开始吃辣,而移民到湖南的江西百姓生活清苦、饮食粗陋,便把辣椒视为下饭首选。辣椒价格低廉、滋味十足,富含维生素又便于晒干储藏,半个小指头大小的干辣椒就足够让人吃下两大碗饭,而且辣椒还有杀菌功能,加了辣椒的菜肴能保存更长时间,其他佐餐菜肴都不如它经济实惠。

辣椒用超强的忍耐力换取了草根百姓的欢心,从此,这种神奇的植物潜行于中国的崇山峻岭,并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可以说,辣椒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平民食材,一方面谦卑、隐忍、坚韧,另一方面热情、豪爽、奔放,这也恰是湖南人的性格底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