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

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二战舞台上的意大利可以说是负责搞笑的,他们几乎演到了1943年。可有个国家拥有170万钢铁雄师,却在一个月时间内迅速灭亡,连演出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国家叫法兰西。

1、大杀四方

一战之后,法国为战胜国,当时的总理正是有“老虎”之称的克列孟梭,依靠战时巨大的牺牲与损失,法国人在凡尔赛会议上锋芒毕露。

从拿破仑三世复辟、到普法战争、继而巴黎公社起义、再到一战,这位老虎总理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履历丰富的他是国内左翼势力的领袖,鼓吹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在会议上老虎总理把各国代表当成了法国官员,到处发号施令,不仅让意大利的首相退避三舍,还让一心想重建秩序的美国总统威尔逊退出会场,借故回国。

因为旁人都能看明白,放倒了一个德国,谁也不想再扶起一个危险的法国。可惜老虎总理不管这些,到处呐喊,声称要德国人把最后一马克(当时德国货币单位)交出来。

1923年,德国宣布暂时中止支付赔款。法国立即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的工业命脉——鲁尔区,迫使德国人继续赔款。

2、老虎不在了

其实1929年爆发的世界范围经济危机,早在1922年就有凸显的苗头。经济较为脆弱的法国,开始停滞不前。

糟糕的经济现状引起国民对克列孟梭的不满,很快右翼势力推翻老虎总理,顺利组阁。右翼实行保守外交,和之前的国策完全背道而驰。

为了遏制德国崛起,法国政府也曾有个构想:拉拢英国和东欧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可惜一直推动此事的外交部长,正在马赛商谈的过程中被人干掉了。

之后,法国自废武功,完全跟着英国走。先是讨好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然后在西班牙内战中纵容佛朗哥法西斯政权上台,最后坐视德国控制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2)

从凡尔赛会议到二战前,法国先是把美国赶回了家奉行“孤立政策”,其次把意大利推到对立面,再次和德国结下不可调和的血仇,最后跟着英国跑。

英国的政策就是“大陆均衡”,不可能允许法国独大。在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之前,法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可惜被英国朋友在背后把优势玩弄殆尽。

可以说,二战爆发后法国迅速败亡,国际社会没有进行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响应,究其原因完全是自己把外交场面玩坏的。最后英国小伙伴带着法国人一起从敦刻尔克坐船撤退。

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3)

▲ 敦刻尔克大撤退

3、一批一战名将

二战时,法国拥有一百多万部队,他们的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同时法国在坦克等技术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甚至处于当时世界科技的一流水准。

经历过一战洗礼的一大批名将仍然在世。他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全面的大局观念。只可惜,他们都老了。

飞机在一战中的应用已经显示了无限的可能性,但这并没有引起陆军大佬们的重视。造成的后果便是:二战初期,法国装甲部队成功阻击了德军,却没有夺取制空权,最后防线在德国空军一次次轰炸下失守。

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4)

而且后勤也出现了问题。一战结束后,度过地狱般日子的军人们认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国内防御的部队只配发枪支没有多少子弹,而大部分子弹在后方仓库堆积如山。

法国士兵怀揣的子弹不到20粒,要和武装到牙齿的德国人硬拼。本来还可一战,这时贝当挤下雷诺上台任总理,迅速组织投降事宜,最后军火库存全便宜了德国人。

4、层次感的旅游景点

不得不提的就是马奇诺防线,经过漫长战壕对决的法国人坚信,掘壕固守可以保护己方力量又能消耗敌人进攻。

于是在国防部长马奇诺将军的主持下,法国耗费60多亿法郎,沿着法德边境修筑了长约400公里的堡垒群。

但马奇诺防线实际上并没有修完整。总司令甘末林认为德军会延续一战的战术先占领比利时,然后进攻法国东北部。于是他命令英法联军精锐驻扎比利时,至于路艰难走的阿登森林,因为隔着卢森堡不会有大碍。

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被德国占领(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5)

所以马奇诺防线并没有修到阿登森林地段,偏偏德国人就从阿登森林攻进法国。由于精锐大部分集中在马奇诺防线和比利时,国内的防守力量大多是二线部队,给德国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德国人趁机一路势如破竹,等法军主力从边境往回调动的时候,自己的政府都商量投降了。

战后的马奇诺防线依然健在,不过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展示战争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