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

植物无法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于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自己的种子,便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进化大赛,其中最广泛的选择是长出好吃的果肉,让动物吃下去,进而将种子带往别处。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1)

为了保护种子不被动物的消化系统破坏掉,植物又在种子的表面进化出了一层坚硬的外皮。

但本以为是万全之策的植物一定没有想到,对于学会使用工具的人类来说,再坚硬的外壳也只有被敲碎的命运,里面的种子成了难得的美味,这便是我们熟悉的坚果。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2)

没办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让人类大部分食谱都是吃货们开拓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坚果的话题。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3)

《圣经》中的巴旦木

《圣经》中除了多次提到葡萄酒和无酵饼,还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其中还有一则故事讲的是犹太教首位祭司张亚伦(摩西的兄长),手握的权杖发芽开花,并结出可食用的巴旦木,以此为神技,来向众人表明神认可亚伦与弟弟摩西领导以色列人的故事。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4)

不过关于巴旦木的历史,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久远,早在距今约10000年的中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便在约旦河流域的人类活动遗址中发现了巴旦木,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将巴旦木与其他豆类一同存放。

野生巴旦木偏苦,后来在不断的人工栽培选育的过程中,口味逐渐偏甜。到了距今3000多年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前1342年-1323年)时期,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巴旦木种植技术。此后巴旦木逐渐从中东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5)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西班牙的殖民者将巴旦木从欧洲带到了美洲,并在现如今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种植成功。加州地处美国东海岸,太平洋带来的充足湿气让当地的气候即湿润又凉爽,十分适合巴旦木的生长。

没过多久,加州便成为世界最大的巴旦木产区,并垄断了全球巴旦木市场,这就是为何巴旦木在最初来到中国的时候,被称为“美国大杏仁”的原因。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6)

杏仁与巴旦木

食用杏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名医董奉救人无数,众人为了报答便按照名医的嘱咐在山上种植杏树,遇上灾年,老百姓便可以以此充饥,每年待杏子成熟后,董奉还会取杏仁制成杏仁豆腐,名医与杏林也从此传为佳话,所以在中国行医之人往往还会以杏林中人自居。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7)

除了杏仁豆腐,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多种食用杏仁的方法,如杏仁粥、杏仁酪等,清代雪印轩主编写的《燕都小食品杂咏》还有关于杏仁茶的描写:

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中国的杏仁还有南北之分,南杏仁微甜,北杏仁微苦且有小毒,不能多吃。从外形上看,杏仁和巴旦木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从植物学角度划分的话,巴旦木属于扁桃的种子,和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8)

只可惜当初将巴旦木引入国内的时候,并没有人专门去请教植物学家,究竟该给巴旦木起怎样的中文名字,于是乎“美国大杏仁”便叫顺嘴了。

好在2012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声明,俗称的“美国大杏仁”被正式更名为“巴旦木”和“扁桃仁”,从此与“杏仁”彻底划清了界限。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9)

近些年坚果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价格也越来越高,这其中或多或少都有商业宣传的在背后推波助澜,尤其是被美国加州垄断的巴旦木,价格从来就没低过。

归根结底,巴旦木也只是坚果大家庭中的一员而已,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销量和高价位,与美国成熟的农产品商会有着极大关系。以美国加州巴旦木协会(Almond Board of California)为例,其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1950年,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10)

在成熟的管理体制下,整个加州的巴旦木的产量、质量与安全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协会针对巴旦木的种植研究上的投入都是千万美元级别的。

查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不禁感慨,当我们每年都在为偏远山区的土特产销售发愁的时候,学习美国这种先进的农产品商会模式,或许更能够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2020.08.05(下午)

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四次失败(圣经中曾数十次提到巴旦木)(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