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李连英的为人怎样 大太监李连英是

清朝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李连英,借慈禧太后的势力,身居高位,官至二品;结帮拉派,巧夺钱财。当前,很多地方都把李连英的名字写成“李莲英”,美其名曰“对李莲英的鄙视”,其实就是写错了名字。

大太监李连英的为人怎样 大太监李连英是(1)

李连英,原名李进喜,顺天府大城县平舒镇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月十七日出生,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因贫穷随父母来京城谋生,七岁净身,到郑亲王端华府上做事,清咸丰七年(1857年)十月由端华引荐入宫,成为小太监,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打杂。李进喜做事机敏灵活,学了些梳头手艺,因此有机会到慈禧身边伺候,遂被赐名连英。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连英参与“辛酉政变”,为慈禧太后跑腿传送密信,得到慈禧的赏识。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时年27岁。清光绪五年(1879年)调任长春宫四品花翎总管,时年31岁。李连英善于揣摩慈禧的心理,办事稳重,渐渐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权势越来越大,借权势私揽钱财,藏珠宝,置办房产土地。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朝廷派醇亲王奕譞去巡视渤海湾一带清廷海军,李连英随行,其目的是监督海军情况和奕譞的表现。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开始,慈禧太后突破雍正皇帝规定的太监官至四品的祖制,将李连英晋升为二品顶戴花翎总管,时年47岁。“戊戌变法”时,李连英紧靠慈禧一边,在慈禧与光绪之间传话,两边言好话,实为参政搅局。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时,慈禧携光绪皇帝西逃,李连英随行扶持,一路跋山涉水,伺候寝食,回京后更是受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李连英守孝百日,并在次年初请辞,得到主政宫中的隆裕太后批准,离开生活了52年的皇宫,退居养老。李连英经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主要服侍慈禧太后。1911年3月4日死亡,时年64岁,葬于海淀恩济庄的关帝庙北边。恩济庄的李连英墓地工程可不是一年就能完工的,根据《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公墓地记》碑文记载,“京西距阜成门十里余,名恩济庄,有佳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十三日……”当年墓地宏大,入墓地的石碑坊上刻“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石砌地下墓室,地面坟头是用鸡蛋清、白灰和糯米汤三合搅拌浇筑而成,比较坚硬。

关于李连英名字的“连”字,历史佐证有四例,分别是李连英在世时刻的石碑或刚死时刻的墓志铭,就李连英当时二品花翎太监大总管的地位,石碑上不会刻错字。

房山区黄山店的山中有座玉虚宫,系清嘉庆年间山西太原商人李合仁所建。清朝末年,多名宫中太监出资买下玉虚宫,一些太监在此养老并管理院落。第二进院内玉皇殿前立有清光绪五年(1879年)修扩建玉虚宫的“护法开山”石碑,碑背面有捐款的太监姓名,其中领衔太监就是“长春宫四品花翎总管李连英”。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光绪年间《护国寺题名碑》碑文拓片上,人名为首的大字是“长春宫二品顶戴花翎总管李连英”。此碑是李连英被慈禧任命为二品总管后,亲自审定并刻制的,名字不会错。国家图书馆还收藏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公墓地记》碑文拓片,记录了李连英的墓地是皇家所赐,而非花钱购买。其中碑文有“赐李公连英者”字样。

此外,李连英墓地为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地面石碑虽不存在,但墓志碑拓片有存,首题“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公墓志碑”,刻字近千,“赞扬”了李连英一番,碑文有:“公姓李氏,讳连英,字灵杰,平舒世家也。”

清末民初,大太监李连英名字没改过,不知什么时候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上被称为“李莲英”,甚至一些图书和词典都错写错用。2006年12月《北京晚报》副刊在相关文章中提出此事,可这些年,依然有不少文章称为“李莲英”。李连英虽是个声势煊赫一时朝野侧目的宦官,但对其名字还是应实事求是,不能将错当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