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

周末跟一个医生朋友聊天,听他聊到一个病人:

一位56岁的大叔因为腹泻不止来到医院,医生让病人去做检查,其妻子却不肯配合,只说“是吃错东西了,拉肚子,输点液就可以了。”

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1)

医生仍旧坚持。心电图一开始显示没有异常,但4分钟后,患者突然发生室颤,医生紧急抢救,但终究还是没能救回来。

这时距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

不是所有的腹泻都能靠止泻药解决

是的,你没看错,腹泻也可以让人短时间内死亡。在很多人看来,腹泻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也就是因为吃了什么坏东西,肠胃不适应。只要吃点肠胃药,休息一下就好了。然而,小小的腹泻却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还可能随时出人命,尤其是老年人。

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2)

比如腹泻可能引发:

1. 心律失常

腹泻会让人大量脱水的同时流失部分电解质。这些电解质不但可以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还在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规律方面起重要作用。电解质的流失会引发心律失常。

2. 脑心梗

人在腹泻之后,身体严重脱水,血液会变得浓缩黏稠。于是,心肌血流的速度就会变慢,血球沉积,血小板、血红细胞凝聚,就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绞痛、心梗和脑梗等等。

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3)

3. 心肌炎

如果人在腹泻之后的几天里出现乏力、胸闷气短、脸色苍白的症状,就应该到医院做检查,看是否有心脏扩大、心律不齐或者早搏等。如果出现早搏、心脏扩大、心律不齐等,要考虑是否有腹泻诱发的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可大可小。轻度的一两周可痊愈,重度的病程可达到1个月,甚至数年,且死亡率高。腹泻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4. 下肢静脉栓塞

腹泻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并不少见。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四种腹泻可能是癌症信号

腹泻不仅会导致心脑血管问题,有时腹泻还是癌症的信号。如果出现下面4种腹泻,要警惕可能是癌症在敲警钟。

1. 早上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发生改变,是早期结直肠的重要指标。肿瘤和肿瘤分泌物刺激肠道,会使得大便规律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早上起床后就腹泻,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如果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同时,还有便血、消瘦、乏力的症状, 就要警惕。

2. 腹泻加恶心、反酸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的同时,还有恶心、反酸,以及食欲不振、上腹隐痛等症状,要警惕是胃癌。

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4)

3. 腹泻加上腹痛

如果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加重,同时又有腹泻、食欲不振、消瘦的症状,应到医院筛查是否是肝癌。

4. 长期慢性腹泻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可能导致胰腺分泌不足,从而使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如果有难以解释的反复腹泻、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腰疼,以及非胆结石引起的黄疸等,应到医院筛查胰腺癌。长期吸烟,或有慢性胰腺炎、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尤其要注意。

注意!腹泻时,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如果腹泻严重,要暂时禁食,好让肠道休息。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多次少量喝葡萄糖以及补液盐溶液来避免脱水和电解质流失。

等到腹泻次数减少,肠道有所恢复了,便可以进食。但是有些食物在腹泻期间要尽量避免,比如:

女性腹泻到死亡24小时(从腹泻到死亡仅12个小时)(5)

甜食、冷饮:腹泻后,分泌蔗糖酶的小肠绒毛受损,吃甜食会影响消化。至于冷饮则会刺激肠胃,加剧本身已经敏感的肠道,加剧腹泻。

高脂食物:高脂食物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如果是香肠、火腿等肉制品,其亚硝酸胺致癌物和其他氧化物也是对本已受损的肠道不利。

牛奶:肠道发炎时,乳糖很难分解,这会导致腹泻和胀气。

带籽的水果:这类水果的纤维比较硬,对发炎的肠道不利。草莓、猕猴桃、火龙果等水果里有许多细小的种子,本来有助于肠道蠕动是好事,但腹泻患者吃了会加剧腹泻。

豆浆:豆浆里的低聚糖物质会促进肠道蠕动,同样对腹泻患者不合适。#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癌症离你有多远#

你有出现过以上的症状吗?

参考资料:

[1]《长期出现4种腹泻,癌症悄悄“埋伏”在你周围》.生命时报.2019年5月20日

[2]《腹泻可能致死?警惕!拉肚子千万别大意》.新华社新媒体.2018年7月2日

[3]《解开腹泻致死之谜》.科技日报. 2013年5月28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