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最近消息(数字藏品始乱终弃)

这是一篇全文无插图的、关于论述“图片问题”的文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数字藏品最近消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数字藏品最近消息(数字藏品始乱终弃)

数字藏品最近消息

这是一篇全文无插图的、关于论述“图片问题”的文章。

因为作者不信奉任何“虚拟资产”就等于实际资产的市场行为,故不使用当下流行的“虚拟资产图”。

说是“以此明志“”,确实有点高看自己。

实际上我并没有那些图片的使用权,毕竟那已不是一张简单的图片,而是别人价值连城的“资产”了。

资本很疯狂 韭菜正茁壮

数字藏品早已不是陌生面孔,虽然它在国内运行的时间还不到两年。

2021年10月29日,湖北省博物馆发行的数字版越王勾践剑限量1万份,19.9元每份,60万人3秒抢空!现在二级市场(指私下交易)交易价已逼近3000元!一时风光无两的数字藏品被资本宠上了天。

但因敏感的金融问题,平台只开设了到期转赠功能,并没有为藏家提供二级交易市场。持有藏品的藏友也只能在转赠期到后,在社群私下交易。

就目前来看,国内数字藏品即做不成国外的NFT产品,又因肆无忌惮的乱发藏品,疯狂收割藏家而备受诟病!

等待它的只能是被革命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革命者会是谁?它将如何革数字藏品平台的命?

首先,我们要明白:数字化概念的藏品,其实际运用离不开元宇宙这一底层场景的支撑。就好比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产出来的实物,不可能拿到虚拟的世界中去使用一样。

数字藏品在现实世界没有生产力,不会被允许当做炒作对象,给已经被各种奇奇怪怪的“金融产品”缠身的现实社会继续加码。

有人会问“数字藏品没有生产力”是什么意思?难道拿数字藏品背后的研讨,设计,制作,宣发不是一种商业行为,没有给上下游环节带来了利益吗?我们拿数字藏品欣赏,学习,交流,陶冶情操,提升自己,不正是生产力的体现吗?

当然,优质的数字藏品“欣赏,学习,交流,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功能肯定是有的,也能给上下游参与者带来利益,只是在资本的操控下,它现在的运营模式成了一种变相的金融产品,这是一条红线。又因取材过于丰富,门槛极低低,发行又毫无节制,为市场埋下了多重隐患!

你想象过将来的某一天,别人在某个平台上收藏的一个什么卡通狗或者猴子的图片,能把你现实生活中位于黄金地段200平的豪宅换走吗?如果你对这个“即将变成现实的假设”有所怀疑,那么,我愿意与你一起阻止它变成现实。

又有人会问“国外的虚拟产品不是已经卖到5000多万美元了?这个实打实的收益换个豪宅也足够了吧?”

这就回到了我们开篇提到的“国外的NFT产品”。

国外的NFT产品与国内的数字藏品本来就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概念,只不过是为了确保每一个交易环节都清晰可查,为了确权方便,两者都使用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

下面我们从两者的概念认识一下它们

数字藏品-Digital collection

国内为了避免它的金融属性,所以叫“数字藏品”即Digital collection,是一种虚拟的数字藏品。个人的哈希值是唯一的不错,但是你持有的藏品不是唯一的,因为平台发行了20000份啊。国内数字藏品的确权只能证明20000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哪个是你的,哪个是他的。

另外,这里的确权不光指技术层面的确权,还牵涉到实物层面的确权。比如,国外玩儿的原创图片产权人很明确,就是作者本人。但是,我们玩儿的圆明园的那堆废墟并不归属某一个组织或人,你可以发行数字版,我也可以拿来发行。

NFT—Non-Fungible Token

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本身就金融化的“NFT”即Non-Fungible Token不一样,NFT就是非同质化代币,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

还可以从“量”“态”“权”三个方面去认识“数字藏品”和“NFT”的区别。

量-即数量

不管是什么东西,数量决定稀缺性。直白的说就是1份和20000份的区别。在这里,国内的数字藏品是20000,而国外的NFT是1。你觉得哪个更会升值?更具备金融属性?

态-即状态

虽然都是虚拟,但与国外NFT原生态创作不同,国内的数字藏品明显是脱离不了坚实的实物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平台都会选择重量级的馆藏品来发售的原因,因为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能让韭菜更信任。

国外NFT都是作者原创,本身就是虚拟的。这一层面的意义是:一张猴子图片在网上炒热了可以拿到现实商业社会去牟利,收取版权使用费。数字版的越王勾践剑炒热了能有什么实际牟利渠道吗?只能等下一个接盘侠出现。

权-即版权

国外对版权的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国内就不一样了,一件实物古董归博物馆或者某个人,但是关于它的图视听等虚拟形态的版权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发行,我同样也可以发行。

举个例子:圆明园的那篇废墟,它归某个管理处管理,但是你能说它背后的历史意义,虚拟形态,也归属管理处吗?所以我拍张照片同样可以发行数字版。这也是很多网友会疑问,为什么外国人可以翻拍中国的四大名著一样,因为四大名著没有任何版权归属。

PS:谁强,谁就能抢先入驻别国文化,用自己的价值观,套上别国文化的外衣去侵蚀他们的思想。

革命者1:网络拍卖平台

比起贪婪的收割,网拍卖平台更适合做为数字藏友提供服务。

近几年来,网拍卖平台一直依附于传统拍卖市场而存在。特别是疫情以来,在传统线下拍卖受限的当下,像拍卖之家,艺狐在线等这样的网拍平台,更是扛起了整个艺术品市场交易额稳步增长的大旗。

与专门发行数字藏品的平台不同,网拍平台因为有稳定的实体拍卖业务,再通过当下热兴的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藏品做成数字版,以赠送的方式赠给竞得实物的藏家,让藏家一举两得双丰收!藏家即享有了实物藏品的踏实感,又参与了数字藏品的收藏乐趣,说不定数字版将来还能增值。毕竟在传统拍卖市场有成交记录背书的藏品,其数字版更容易获得藏家认可。

革命者2:商用版权付费平台

花瓣网,视觉中国,包图网等试图听素材平台一直是商业视觉设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而且有其固定的用户群体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但盈利模式单一。“数字藏品”概念加上区块链的技术将让这一领域迎来新的机遇。

在原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经营模式,告别单一的会员制,仿效国外opensea,采用数字作品一口价及拍卖的复合模式进行售卖,吸引更多优秀设计师,插画师,3D建模师等技术人才参与创作。同一套模板,可以选择发行多份,也可以选择发行独一份。平台赋能创造者获利,同时也为需求者构建一个高效饱满的交易场景。

说白了就是将现有数藏平台单一的收藏形式迭代到收藏 商用的模式。

革命者3:数奢领域

数奢,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奢侈品,虚拟奢侈品。虚拟奢侈品相对于虚拟收藏品有更实际的价值和用途。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因为没有挣到太多钱而无法购买奢侈品,那么在元宇宙世界中,你将会通过虚拟财富新的分配规则而重新获取财富,享受到虚拟的奢侈生活。

这听起来像一种意淫,但确实激动人心,毕竟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在网络平台上氪金,买皮肤,买装备,只不过你氪的是真金白银,氪的真金是来自于你日常勤劳搬砖。

而在元宇宙中有它的一套宇宙规则,通过各种任务,如植树,公益,积极参与元宇宙建设等获取相应的“元币”。

获取“元币”有一种绝对公平的机制,不再需要依靠现实世界的资本积累,每个人身份都是虚拟的,拼爹等不公平竞争机制将不再适用于元宇宙世界。

你或许会说,到那时候元宇宙又是一个江湖!各种帮派,厮杀,党同伐异会继续出现,因为元宇宙是社会人创造的。这个我不知道,希望到时候有比区块链更高级的技术协议出现,来规避元宇宙中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从元宇宙的大局观来看,现在的数字藏品仅仅只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普普通通的交易而已,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如果将来这些藏品能归宿到元宇宙中,那么这些数字画也仅仅能贴在你虚拟的房间里观赏,到时候你可以对着到访你家的虚拟朋友说:看,这是我花真金白银买来的画。

到那时,希望在元宇宙沉溺已久的我们,能怀念起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盯着手机争抢一张卡通狗图片的那个下午。

元宇宙,才是一切虚拟资产存在的意义,而现实生活,柴米油盐才是本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