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和懒惰(懒惰自制力差不自信)
写这篇文的初衷在于:我也曾经是一个懒惰、自制力差的人,甚至现在还经常努力在与这些属性做抗争,但是在疫情期间,我反而加快了更文的速度和质量,不仅实现了赚外快的目的,还在每一次大家给我的读书反馈中,感受到了一种纯真的快乐。
所以,我想用这篇文章告诉那些觉得自己就这样了不会改变的朋友,只要你们用对了方法,一定可以开展一段超越自我之路,甚至还可以赚赚小钱,走上人生巅峰。
近来,因为肺炎病毒的侵袭,开启了一波“宅家体验”,不管是本身爱宅的宅男宅女们,还是因为病毒不得不把自己隔离的好动者,都在这种闷头宅的生活中,长出了一颗好动的心,但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仍然是愿意搁家躺着,开启吃吃睡睡玩游戏看剧的模式。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自己本性懒惰,但我想告诉各位朋友们,不是这样的,多数人,都有一颗渴望向上的心,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但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拖累了自己的脚步。
1. 补偿心理——你的每一次无声的放纵,都源于对世界的对抗
有个小男孩,曾经为了玩游戏,和父亲斗智斗勇,自此他发明了一个从父亲那里探行踪的好办法,那就是一到晚上,就给父亲打电话,假装乖巧的问父亲晚上吃什么?这行为看上去只是一个吃货的天性发问,但是鸡贼的小男孩却从中解锁了自己最需要的信息,那就是:
- 如果父亲说了吃的是什么,就说明父亲已经买好菜,离回家大概还需要15分钟;
- 如果父亲反问自己吃什么,那就说明自己至少还可以玩半个小时,因为父亲还没买菜呢。
这看似机智的斗智斗勇,往往源于日常生活中,父母过多的管教压迫,因为自己的渴望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争取实现,那么其他自己争取过来的方式能实现也不失为一个改善自我处境的好办法。
正如阿德勒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
所以常年上班996的朋友会在漫长的宅家过程中,感受到不被工作压迫的快乐,而常年在学校、家长的压迫下学习的学生,也会想努力把假期延长。
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他们感受了在不被压迫的环境下生活的快乐,短期不被压迫的待遇会刺激到他们的神经,使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时间段。
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人,在对自我的过度补偿中,成功在家里躺了一天又一天的情况。毕竟,躺着看看剧玩游戏久了,感觉不一定一直是快乐的,但是想想干点什么别的可能带来的痛苦,那还不如继续躺。
2. 拖延症——缺乏强制的启动力,想得到却不去做
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做到毫无拖延症的生活,于是deadlline(截止日期)就成为了大多数人临阵磨枪的最佳催化剂。
有意思的是,这次原本的意思不是截止日期,而是源于1868年一本有关美国内战时俘虏营的一句话:"Seventeen feet from the inner stockade was the 'dead-line,' over which no man could pass and live." (从俘虏营内部直奔十七英尺是无人可越的死线),后被报纸所借用,才成为了大家的一个常用词。以表示到了这个日期再不完成就死定了。
而拥有拖延症的大多数人会说:我也想在家努力提升自我,开个副业赚点钱的!但是我又没有明确的方向。做出来的计划倒是有过,但是好像拖着拖着,就给拖没了。那不就证明了,我还是适合在家里继续休息吗?反正工作和学习这种事,也没个头。
但是我却觉得,绝不是这样的,虽然在工作和学习这两件事上,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那不正巧证明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欲望是没有终点的吗?而当一个人不会分化自己的欲望,又过度害怕努力造成的结果是失败的的时候,就会形成持续的拖延症,这个时候,没有强制的启动力来打破这个情况的话,就容易感觉自己好像是被某一种无形的束缚束缚在床上了。
而我这段时间,在这件事上,极其幸运的,因为初四开始就要在家办公,所以从开始的烦闷到后来工作成习惯,它反而成为了开启我加强协作的闸门,让我在疫情期间更努力的看书与工作。
3. 环境影响——所处环境的氛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思想高度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生活最怕对比,因为对比不快乐,生活也最容易出现对比,毕竟好胜心在提示你,当你面前出现了另一个参照物,不比比怎么知道谁输谁赢呢?
所以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最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周围的亲友,都在假期中拿着小钱滋润的养身体,那么知道这个情况的人,想爬起来再战,就太难了。
最简单的原因自然是:别人都在玩,我忙起来不就亏了吗?而这样的想法,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积极性。就可怕的效果在于,当我们开始这么想的时候,很容易在后面看到别人拿钱的时候,很愤怒的想到第二个问题:别人都在拿钱,我怎么没有,亏了!而这样的想法会让人做事的想法一再退缩,最后想的就只能是:既然我都拿不到,那就更不要做了。
这样的想法串下来,就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做事的干劲一再退缩。
但是如果当你周围的人一开始都在努力的时候,你也会不自觉的在最初动起来。
就像有一天晚上,我原本前天凌晨刚赶了稿子,腰还在痛,想泡个脚养一养就睡觉了,但是那天,我看到群里有好多写作的小伙伴都在写稿子,想选题,忙得不可开交,这段聊天让我立刻对自己的闲适产生了愧疚,于是就下了很多下一篇稿子的材料来看。
很多人开始不愿意努力,其实其根本来源于: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多找找那些“挨打的贼”,其实也能推着自己往前走的。
所以说,综合来看,这一系列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人在想努力的最初,就没有认清自己。没做的时候觉得理想太遥远;想做的时候觉得目标太遥远;要做的时候觉得距离收获太遥远。最终结果只能是自己把那个优秀的自己亲手推开,再没有足够的劲头去努力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套懒人专用的提升方法。
1. 改变需要徐徐图之,压力越小,效果越好
目前来看,我印象中最能压迫自己精进的是《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她每天4点起床,11点睡觉,给自己安排的计划满满当当,却还不知足,要给自己整四个微信号设立一个群,方便看自己没有实现的计划是为什么没有实现,这样就可以评估自己的不足,继续精进时间的使用。
而樊登则相反,他曾经说他给自己定的2小时计划经常花费15分钟完成,这样他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两者的方式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我认为,前者适合那些本来就有着很强自制力的人用于精进,而更多意志力薄弱的人,则适合使用像樊登这样的方式。因为这种计划看上去更加轻松,所以反而容易督促自己去执行。
对于想要改变自我的新手,在初期总是想获得巨大的改变收益,所以定的目标也十分宏大,仿佛改变就应该是百分百改变才叫成功。但是当压力太大,想达成的目标太难实现的时候,反而意味着放弃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美国就有意味作家斯蒂芬·盖斯,他曾经想要健身,就制定了一个满满当当的健身计划,但是当他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却没坚持半小时就放弃了,但是后来,当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想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的时候,他不仅轻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超额完成了这个计划,这个行为给了他一个巨大的鼓舞,于是在这样坚持了两年之后,他就成功实现了自己开始的目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身材。
这个故事说明,当一个人制定了计划,却完成不了的时候,不一定是因为他真的无法战胜自己的意志力,相反,他只是错误的估算了自己的真实能力,所以制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计划,企图通过这种超标的计划火速实现梦想,才导致了结果的失败。
但是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先接受真实的自己,并且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的那么好。
就像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说的: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2. 热爱才是终极永动机,找方向永远要找适合自己的
改变的方式有了,我们就需要一个真实的改变方向。想要建立副业的人,往往会轻易的相信那些广告文案所说的话,动不动就月入过万,或者是副业超过主业好几倍。然后找到一个方向扎进去,却发现自己被骗了。
但是事实上,行业无好坏,所有行业做到顶尖,都会有丰厚的回报是没有错的。但是这需要选择的人选对方向。
那什么方向是对的呢?我认为有两个判断标准,第一是你非常热爱去做的事情,第二,是你做的比别人优秀的事情。
因为热爱是终极永动机,可以帮助一个人接受延迟奖励,而做的比别人好,往往是促成兴趣最好的方式。如果对于这两点都很模糊,可以通过下面3点来判断:
- 看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做的比别人要轻松;
- 想象一下,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会让大家觉得他就适合做这件事;
-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不用上班/上学,在家最想做什么,并且这件事有没有变成职业的可能性。
很多人在努力的时候,都想做到取长补短,但是达成的最终效果总是不能令自己满意,因为短板是不容易获得进步的,而练习短板的时间又占据了发扬长项的时间,最终导致每个点都做的很平庸,自己也丧失了斗志。
毕竟,只有真正热爱的事情,可以让一个人不图回报的去做,而日复一日的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恰好最容易让一个人有所得。
3. 成功的感觉可以帮助人将成功复制下来,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
社会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叫做: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富人出书总是会鼓励大家多写成功日记。类似于《小狗钱钱》和《财富自由之路》里,都提到过这一点。
这个说法最初的作用是鼓舞自我,因为当一个人开始记成功日志的时候,它就能多找到一些自己成功的地方,这个行为会激励他不断努力成长,但是深一层的原因,却是便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及时存档,这样就可以把自己最成功的感觉记录下来,补充自己残缺的自信心,以便于在日后帮助自己继续收获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是会有一个潜在的循环作用的,它基于一种基础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时候,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行为上就充满了干劲,在那一刻他的心态和行为,一定呈现出一种最优的模式,而记录下这种模式,就便于将这种模式保持下去。
按照武志红的说法是:当一个人受全能自恋驱使时,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思维和行动力都非常厉害,什么都感想敢做,这推动着他们启动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大多数人的生活,平凡而朴素,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录的成功事件。
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欢乐颂》里,安迪看樊胜美为人仗义,待人接物都是一把好手,对于人情世故更是看的十分通透,但是始终只能在中层游荡,便提醒她:成功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更多的人,要做的第一点,是发现自己的每一点小的成功,它或许只是一次简单流利,却让人交口称赞的小型商务汇报;或许是看完了一本你以为自己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又或许是在做销售的第一天,跑了一天,只成就的那两三个单子。
而这些小型成功,最大的帮助就是在于,能够帮助一个人迅速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在哪一些方面,比自己想象的厉害很多。而了解自己厉害的其中一点,就是帮助自己确立自信最好的一步。它能帮助一个人,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从不自信到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而那个逐步开始自信的你,就会创造出自己想象不到的光芒。
就像有网友在做30天连续写成功日记时,曾经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自己的成功日记写了这样一条:虽然今天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但是依旧打开了电脑,写了今天的成功日记,不想出现特例。
这个行为看上去是一个投机取巧的行为,但是它会帮助人把做的事情延续下去,甚至强化出来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怎样,我都要坚持下来。
所以,综合来讲,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在与自己的对抗中,轻易认输呢?归根到底,是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差错,总是会想的太多,但是那些曲了拐弯的念头里,却鲜少有真正相信自己的那一面,做之前不是太急于求成,就是太害怕输,而这样的心态就是一个人成事上的魔鬼,阻挠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而真正想要改变自我,最先改变的,一定是心态。而养心态就像养小孩子,当它刚开始学会爬的时候,你要会在看他爬行中找到快乐,而不是着急让它跑起来。很多时候,人们过多了那些快节奏的生活,就麻木其中了,做什么都太想图快,无论是制定目标,还是寻求副业,都忘了留给自己一点空间,等等那个需要慢慢成长的自己。
但是不要忘了,不管想要怎样的成功,爱自己,才是第一步啊!
愿你们都在抗疫期间,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逆袭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