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儿童高血压怎么办(高血压已向青少年袭来)
18岁以下儿童该如何检测自己的血压?
18岁以下青少年该知晓血压吗?
无声的“杀手”
Professor Sun's Prospective
在刚刚过去的10月8日,是中国高血压日,今年卫健委发出高血压日的主题:“18岁以上---要知晓你的血压”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也知道危害,但缺乏行动!不少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病,他不属于年轻人。
年轻人会认为:我还年轻,高血压离我还很远,或者我虽有高血压,但没有感觉,我不能这一辈子就吃药,这些想法使得年轻人主动进行血压测量者较少,不按时服药治疗也是很常见的,直到出现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他们才追悔莫及。
我曾多次说过:高血压是沉默的疾病但是无声的杀手!
在猝死的年轻人中间,95%都有高血压,所谓的“劳死、累死”都是源于它与本身肌体的疾病有关,只是他们因为觉得自己年轻从没重视,从不进行血压测量,从不知晓罢了!
因此,从年轻开始至少要每年测量一次血压、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早期预防和治疗,这就是高血压日的目的。
青少年患高血压比例
Professor Sun's Prospective
那么问题来了,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该不该知晓自己血压呢?
我们看看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我国汉族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4.5%,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16.1% vs 12.9%),7-17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从1993年的10.0%上升到2011年的12.9%,年均增加16%。
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高达52.0%-81.5%。因此孩子特别是肥胖的孩子真的应该测测血压,那么,孩子的血压测量与成人一样吗?他们的高血压诊断与成年相同吗?很多人会说不一样吧。
确实如此,那么如何判断孩子们是否有高血压?
如何判断青少年高血压?
Professor Sun's Prospective
青少年或儿童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高血压?
2010年首都儿研所在研究中确定了针对中国3-17岁儿童青少年的简化公式法(见下表)用于初步判断儿童及青少年血压是否升高。其判定的结果与最终诊断儿童高血压的一致率接近95%。因此,可用于快速筛查可疑的高血压儿童。用下表方法我们就可以筛查出可疑儿童高血压。
性别 |
SBP(mmHg) |
DBP (mmHg) |
男 |
100 2 x年龄 |
65 年龄 |
女 |
100 1.5 x 年龄 |
65 年龄 |
除了血压数值外,儿童诊断高血压时血压测量的次数与成人也有所不同(成人为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而儿童由于年岁小,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多存在紧张焦虑现象,因此,建议要测量多次,至少间隔1-2周进行复测血压。
对于青少年来说,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青少年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Professor Sun's Prospective
关于青少年的血压测量及把控,你应该知道的四点内容!
血压测量的袖带:对于较小的孩子,有较小的上臂围,如果用了较宽的袖带,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从而造成高血压的漏诊。儿童袖带表分为:SS, S,M,L.用合适的袖带测量血压,对儿童很重要。
袖带型号 |
年龄段(岁) |
血压袖带宽度 |
SS |
3-5 |
12-18 cm |
S |
6-11 |
18-22 cm |
M |
>=12 |
22-32 cm |
高血压的孩子45%都有肥胖,如果能明显体重降低,血压就可以部分的改善。孩子的肥胖常与吃得过多、过饱、活动少有关,少吃油炸食品,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是改善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的孩子如果不胖且血压增高>50%,就要多考虑是不是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了。
比如是肾炎、血管炎症、狭窄、内分泌性高血压等等,这些孩子,除了血压增高外做心脏超声还可能有10-25%存在心肌肥厚及微量白蛋白尿等一些高血压所导致的器官损害,所以需要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不要贻误治疗时机,一旦继发高血压诊断明确,针对性的治疗,对有些儿童高血压是可以根治。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需要降压药物治疗吗?如果是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建议:运动、少食、减重为主的生活方式的治疗,目前没有只针对儿童高血压的药物, 18岁以下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临床研究也很少。
对已经有了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孩子可以考虑用成年人中副作用最小的药物进行试验性治疗,如有效就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服用,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再慢慢的减药和停药。
什么样的孩子易发生高血压?
首先,父母均有高血压的青少年,遗传因素不能忽视。其次,肥胖的、少动、焦虑、紧张的孩子。
如果不是这些情况出现较高的血压,就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了,需要积极地到医院检查!
温馨提示
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以及经常有头痛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建议至少测量一次血压,知晓自己的血压,便于早期发现高血压、及早的管理和治疗。
看完文章的你,记得转发朋友圈~
同时也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你的!
好文提前“品”
心梗、冠心病后能做强运动吗?
是危险?还是获益?
爬楼大喘气,日食三餐却越来越瘦!
专家说我得了“衰弱综合症”
微信运动第一并不是健康第一!最佳的运动量如何衡量?
宁玲视角|从一对儿“神奇自愈”的肿瘤夫妻身上,
探索我们心脏的奥秘!
关注“孙宁玲视角”
与专家一起,开启你的健康旅程!
▼更多医疗知识科普,请关注孙宁玲视角▼
常回来看看我,让我知道你还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