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因病辞世,让我们想起了《阿房宫赋》中的一段名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手上拆散,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戈翁本人,也会成为一段历史的标志。

如果把我们常见画像上的两个人比作秦始皇嬴政,那么似乎就可以把戈尔巴乔夫比作秦二世胡亥:嬴政一统六合,胡亥在困境中承认了诸侯王的分立:“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1)

把戈尔巴乔夫比作秦二世胡亥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胡亥本人并没有什么主张,大秦帝国的崩溃,主要责任人是赵高,丞相李斯也难辞其咎。

大秦破灭与苏联解体,这两件事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胡亥是秦人,赵高是赵国没落贵族(诸赵疏远属也),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们在秦始皇嬴政执政时期,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但是祖龙升天,这俩家伙都变得不安分了。

我们细看《史记·李斯列传》,就会发现这个楚国人也是包藏祸心的,就是他和赵高合谋,篡改了秦始皇遗诏,力挺胡亥上位的:“斯乃听高,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命其自尽),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如果戈尔巴乔夫是胡亥,那么他身边就少不了李斯和赵高,谁是苏联李斯赵高,半壶老酒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说。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2)

戈尔巴乔夫这个人并不坏,他离职后,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宽裕,演电影、搞代言,忙忙乎乎才能过得下去——他跟裴巫妪、川懂王、拜迷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三个的家产,一百辈子都花不完。

于是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一种必然,戈尔巴乔夫不过是在改革时用力过猛,这才加速了崩溃的进程,这又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位历史人物——被很多人称为“穿越者”的王莽王巨君。

王莽改制,看起来就像现代化的经济市场化,他改制的核心内容有八条:第一、土地国有民营;第二、土地由朝廷重新分配,一对夫妻给一百亩土地;第三、禁止奴隶婢女买卖;第四、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劳动;第五、盐、铁、酒全部实行专卖制度;第六、国家提供贷款,因丧葬和祭祀而贷款,由朝廷“贴息”;第七、朝廷制定物价,严禁商人哄抬物价;第八、面向各阶层征收所得税。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3)

王莽的改革失败了,失败的结果,就是“新朝”灭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失败了,失败的结果,就是苏联解体。

王莽和戈尔巴乔夫失败的原因,除了过于激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也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

苏联解体前,既得利益集团掌握着国家经济大权的企业领导人和部委领导,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受到党内保守派和军方的抵制,经常难以落实,因此,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情况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估计当年王莽也面临着戈尔巴乔夫一样的难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搞得过激,面铺得过宽,结果,旧的体制被摧毁了,新的又未能运行起来,苏联成了历史大潮中一叶孤舟,谁也掌不了舵——任何改革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一大批精英给予支持,并把具体工作推进实施,王安石变法,也是输在了单打独斗。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4)

王莽和戈尔巴乔夫有些事情做得太超前了,对外政策也没搞好,既得罪了朝中既得利益者,弄得怨声载道,在狼烟四起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汉书》对王莽的评价极低,但也承认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做得还不错:“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代汉,原本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天下可以姓刘,也可以姓王,杨坚、李渊都这么做了,为啥王莽做不得?

王莽的“错误”,就是没坚持到最后:“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5)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王莽早就成了古人,逝世的戈尔巴乔夫也会成为历史人物,他们的生前身后名,自然也会褒贬不一,但是有些经验教训,却值得读者诸君细细思量。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王莽,就会发现他并非一无是处。同样道理,我们也会发现苏联解体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坏消息,起码《亮剑》中的丁伟会很高兴,他在毕业论文中曾经十分担忧:“从军事角度,从国土防务角度上看,我认为,我国领土的防御重点应该放在西北部、北部、东北部……1945年老大哥出兵东北,战术上确实漂亮,机械化兵团的推进速度惊人,后勤保障能力简直无懈可击,受过二战洗礼的苏军将领们在战役指挥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专业化程度令人称道,反过来想,将来有一天,老大哥故伎重演再照样给我们来上一手,我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戈尔巴乔夫拆散了苏联,高兴的可能不仅仅是欧美对手,有多少人听到苏联解体后长出了一口气,咱们今天就不说了。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历史评价戈尔巴乔夫)(6)

半壶老酒是文史领域作者,对时政不感兴趣,但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戈尔巴乔夫是历史关键节点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我们从他身上,能看到很多经验教训,对这个人的评价,当然也要一分为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只是相对而言,戈尔巴乔夫在一些人眼里罪莫大焉,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是功莫大焉,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

戈氏已去,争论未休。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功过,以及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的正负面影响,还望读者诸君发表高见,在半壶老酒看来,苏联解体未必是坏事,只要俄罗斯不垮就行,有这样的一个强项和弱点都很突出邻居,才符合我们的利益,但不知读者诸君疑问然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