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凸透镜(初中物理光学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光学凸透镜(初中物理光学透镜及其应用)(1)

第二模块:光学

第七讲: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一、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比较:

类型 特点 应用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老花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近视眼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则是薄透镜

二、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通过主光轴特殊点光传播方向不变的这个点是透镜的光心

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距相等。通过实验证明,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类型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凸透镜

经过光心 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

凹透镜

凸透镜 经过另一侧的实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 反向延长线经过另一侧的虚焦点

凸透镜 经过焦点或从焦点出发

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凹透镜 斜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

小结一下: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不变平行过焦点过焦点平行。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用实证法实验而知)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因此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因此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这里需要区分:会聚作用是指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会聚于一点。

发散作用是指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延长线)更远离主光轴,发散后的光线也可能会聚于一点。

即:判断会聚(凸透镜)还是发散(凹透镜),不光是看折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关键还要看折射光线相比对应的入射光线是向主光轴靠近了还是远离了,靠近即为会聚(凸透镜),远离即为发散(凹透镜)

3、判断透镜会聚或发散可以将原光线延长,如果通过透镜后的光线比原光线的延长线靠近主光轴,就是会聚,远离主光轴,则是发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