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风小故事简短(廉洁文化名人家风故事)

廉洁家风小故事简短(廉洁文化名人家风故事)(1)

【2022年第88期】

【开栏语】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引导全市检察人员践行初心使命,让人民群众感受廉政新风的浸润,郴州检察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廉洁文化”专栏。即日起,将不定期更新发布相关内容,传达上级精神、学习党纪党规、弘扬廉洁理念、传播廉政文化、通报典型案件、发布工作动态、展示工作成效等,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成就、新气象,积极营造廉洁干事的良好氛围。

焦裕禄的家风:

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的祭日,焦家的儿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父亲:如今的焦家已经四世同堂,是一个27人的大家庭,这个家庭温暖幸福。您知不知道,这么多年,您的儿女们是多么想念您啊!母亲2005年带着劳累走了,我们没有挽留住她去寻找您的脚步。您去世的时候母亲还那么年轻,40年的辛苦和劳累伴随了她大半辈子。我们六个子女让她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长大后的我们却怎么也弥补不了她对我们的付出。您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我们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母亲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大年初一给我们下完饺子后,她却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们心里清楚,母亲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节,母亲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您扫墓,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您去世后,我们一直记得您临终前的嘱托,日子再苦再难也没有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您的六个孩子,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家中一样有人下岗,有人待业。虽然也有人当上了“七品”县官,但大多数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记住您的教诲,靠自己本事生活。我们姊妹6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都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儿女。今天,是您的50周年祭日,这50年来,我们对您的追思常常泪湿衣衫。每每回想起童年记忆中的您,以及您和母亲之间的那种挚爱深情,总会在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如果您活着,您也一定对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喜不自禁,酷爱唱歌的您一定会指挥我们一家近30口人一起高唱《黄河大合唱》。我们也会把工作生活的事情常说给您听听。如果您活着,您也会为党和国家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关心而倍感欣慰。专门来兰考,参观了您生活、工作的地方,还与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询问着我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说,见到我们很高兴、很亲切,就像见到自己家里人一样。如果您活着,您一定不会离开兰考。您太爱兰考这片土地了,一草一木、一沟一壑您都用脚丈量过。现在您所牵挂的这片土地也变得富饶美丽,您爱兰考的乡亲,他们一定会像走亲戚一样来看您……可是您走了,已经走了很久了。但我们知道您没有走远,没有走出兰考。或许您太累了,躺在兰考温暖而柔软的沙丘上歇息。白色的大理石棺柩没有隔断我们,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您的影子。我们想念您,亲爱的父亲!父亲去世50多年来,所有普通人家遇到的生活难题,我们都遇到了。但是,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要守护好父亲的英名,这既是焦家家风的要求,也是我们焦家儿女必须恪守的底线。

钱学森的家风:

父亲钱均夫对钱学森思想品格的养成则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钱学森自己就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决定赴美学习,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临行时,父亲钱均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郑重塞到儿子手里,转身离去。纸条上面写道:“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寥寥数言,即成训导,让钱学森铭记一生。多年后,钱学森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在有了儿子钱永刚后,也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严格要求儿子。虽然钱家家境优渥,但儿子小的时候,还常常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儿子七八岁时,钱学森还要求儿子每天每天早晚扫两遍楼前过道。这个习惯,钱永刚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江南钱氏人才济济,代有名人。他们的老祖先吴越王钱镠留下的《钱氏家训》,传颂至今。其中一条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永刚认为,《钱氏家训》的核心是两点,一是“要有为”,二是“守底线”。钱永刚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家的家训,那应该就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了。”“一个好的家风就像春风、春雨,你不觉得它在一件事上对你有多大影响,但随着时光流去,影响积累,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廉洁家风小故事简短(廉洁文化名人家风故事)(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