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第七十五世孙(孟孙氏和仲孙氏是什么关系)
《论语﹒泰伯第八》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这个孟敬子是鲁国的大夫,姬姓,名捷,死后谥为“敬”,世人称为“孟敬子”。他是鲁国孟孙氏第11代宗主,按理应叫孟孙捷,却为何世称仲孙捷呢?孟孙氏和仲孙氏是什么关系?
仲孙捷是鲁桓公之子庆父的后裔。庆父是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异母弟,姬姓,名庆父,字仲,鲁国上卿。鲁桓公生老大子同、老二庆父、老三叔牙、老四也是老小季友。子同即鲁庄公,生子斑。鲁庄公病危时向叔牙询问继承君位者,叔牙举荐庆公,季友则表示誓死支持子斑。为了除掉异己,季友派人毒死了叔牙,迎立子斑即位。但他这一行为遭到了庆父的反对。十月己未,庆父派人刺杀了子斑,季友被迫逃亡,庆父立庄公另一子启,是为鲁闵公。第二年八月,在鲁闵公的请求和齐国的支持下,季友返国。鲁闵公二年,庆父派人刺杀了闵公。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之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死庆父,拥立姬申,是为僖公。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莒国,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姬申得立,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季友立庆父后代为孟孙氏。这是因为在鲁桓公的庶子里面,庆父是老大。这也是季友对庆父的一种讥诮,意思是你就甭和大哥子同一起排行了,你当老大好了。因为庆父字仲,他的后裔应为仲孙氏,让他们谮越为老大,故称孟孙氏。
在春秋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氏的重要由来就是以祖父(大父、王父是一个意思)的名或者字为氏,所以到了到了庆父的第三代孟献子时,就改称仲孙氏。但世人并不买帐,仍然以孟孙氏相称这一族。但孟献子辅佐鲁君,对内对抗强悍霸道的叔孙侨如,对外联合诸侯,朝晋暮楚,纵横捭阖,为孟孙氏家族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者。而他的儿子孟庄子主张孝道,《论语·子张》记载,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庄子延用了他父亲孟献子确立的军赋办法,使鲁国走向了短暂的强盛。自此以后,孟孙氏改称为仲孙氏亦为社会所接受。但孟孙氏宗主这名为季友借国君之名所封,后代再也无法更改。到了孟孙氏第十一代宗主孟敬子后,继承者史书不载,或继承者功绩不彰,以至无闻,孟孙氏遂演绎为孟氏了。
由此可见,庆父后裔称孟孙氏是一种蔑称,称仲孙氏是一种褒称。庆父因一人之病祸延子孙,但后世子孙很努力,硬是扭转了家族的不利开局,特别是到了孟轲,更是练成了圣人。所以无论是人生还是家族也,开局不利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后天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终会出人头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