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童谣大全短句(又想起那些老童谣里的明月光)
月姥娘
明晃晃
开开大门洗衣裳
洗地白
浆地白
赶了个小集儿到黑来
买了个烧饼没芝麻儿
气的小孩儿打扑拉儿
又到中秋月明。充盈的月光中,我习惯性的想起儿时歌唱这首老童谣的情景:天空倾泻的月光,月光笼罩的庭院,庭院中母亲在洗衣服,一边洗一边教月光中玩耍的我们唱儿歌。
她会唱很多很多首,都是从我姥姥口中传下来的,在那个娱乐和知识都很匮乏的年代,这些童谣就是我们的启蒙歌,回荡在整个童年记忆中。
一
这些童谣很多和月亮有关。
比如:
月姥娘
笑哈哈
爹织布
娘纺花
买个烧饼哄娃娃
爹一口
娘一口
咬了娃娃的手指头
爹拿布儿
娘拿线儿
一缠缠住手指甲盖
再比如:
大月亮,二月亮
哥哥起来学木匠
木匠累了想喝水儿
嫂子起来煮豆米儿
豆米儿甜,豆米儿香
喊起小子儿喊姑娘
姑娘姑娘脚太大
一脚踩了个疥蛤蟆
疥蛤蟆,吓一跳
呱儿呱儿一劲儿叫
还有:
月姥娘,出半个儿
兔子挑水狗推磨
鸡拉风箱猫烧火
老鼠锅台上捏窝窝
捏的窝窝不一般大
吱吱哇哇儿光打架
小时侯没什么玩具,也没有动画片,这些童谣就是陪伴我们的童话故事,一边唱,一边被逗的哈哈大笑,每唱一遍,这幕童话就活灵活现的在脑海里演一遍。
二其实,那时候很多母亲都会唱这种童谣,就好象现在很多妈妈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一样,这是从前做妈妈的基本功。孩子们跑到街上玩耍时,常常看到什么做引子,就唱出相关的童谣来。比如在月光下捉迷藏时,西家孩子唱:
月亮地儿,明晃晃
跑到院里装一筐
抬到屋里都漏光
东家孩子也唱:
月亮公公
月亮婆婆
快点儿下来
尝俺的馍馍
或者:
月姥娘
天上挂
给你个拐棍下来吧
孩子们对“月姥娘”没有大人那种对神的敬畏,反而好像真如身边每天可见的奶奶、姥娘一样亲切。
各家唱的歌谣版本差不多,个别的也有些出入,“爹织布,娘纺花”那首,有一家的小孩唱的就是:
月亮地儿
黄巴巴
爹织布
娘纺花
小妮儿打辐呼啦啦
小妮儿小妮儿快打吧
打完咱去看戏呀
哪儿地戏?
张家庄儿!
唱的啥?
呜哇哇儿!
还有一首关于月升月落时间的童谣,是我上中学时跟一位同学学来的:
初一生,初二长
初三初四晃一晃
初五月出明一会儿
初六月出明一晌
初七挂银镰儿
初八像小船儿
初九初十切半圆儿
十一二,缺个角儿
十三四,少个沿儿
十五十六白玉盘儿
十七十八,擦黑儿摸瞎
十九和二十,月出一更迟
二十二三,月落南天
二十四五,月出五鼓
二十八九,扭上一扭
三十白等一整宿
三中秋节时唱的童谣自然也有:
八仙桌,镶金边
圆圆的月饼往上端
左边石榴右边枣
中间是红嘴儿大蟠桃
有杜梨儿,有柿子儿
还有一盘毛栗子儿
毛豆角,两头儿尖
大个儿的西瓜敬老天
钢刀切成莲花瓣
一年四季保平安
月姥娘,黄巴巴
八月十五来俺家
锅里蒸的圆月饼
桌上摆的大西瓜
又管吃,还管拿
临走怀里再揣一掐
月姥娘,挂正东
柳树枝上一盏灯
烧上香
敬上酒
孩子大人全都有
月姥娘,往上斜
供养供养老天爷
俺管种
您管收
粮食满囤鱼满沟
月姥娘,挂当空
八仙桌子摆院中
到这来
您别走
该俺家里供一宿
四前几年,我买到一本1896年出版的《北京童谣》,作者是一个意大利人,叫Baron Guido Vitale,是一名驻北京外交官。他被北京街头的童谣所吸引,搜集了170首整理成这本书。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老童谣中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也有两首关于月亮的,却把月亮称为“月亮爷”,不知道是这个外国人理解偏差还是那年代就这样称呼的。附录于后,与我童年的明月光相互辉映。
月亮爷
明煌煌
骑着大马去烧香
大马拴在梧桐树
小马拴在庙门上
月亮爷
亮堂堂
开开后门洗衣裳
洗得白
浆得白
娶了个媳妇不存财
又喝酒
又玩牌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