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什么爱改地名(王莽酷爱改地名到什么程度)
新朝的开国皇帝兼亡国皇帝王莽,在历史上是大大有名的穿越者。别的不说,就是新朝的地名更改,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中原豫州等郡没逃过王莽的“毒手”。中州大郡南阳郡,人杰地灵,又是王莽的死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王莽也给南阳改名了,叫做前队。你的脑海中是否闪过一句话:前队变后队,跑步前进!
队是什么意思?倒也有出处,队通“隧”字,也可理解为通隧、顺隧。改成“队”可不止南阳郡,河内郡更名为后队,颍川郡更为为左队,弘农郡更为右队,河南郡更为祁队,河东郡更为兆队。
你是不是想到了生产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村头的大喇叭里播放着《朝阳沟》选段……
郡改队,原来的太守不能叫太守了,跟着改,叫大夫。不知道南阳郡太守在听到下属叫自己为前队大夫的时候,会不会风中凌乱。王莽有个名将叫甄阜,此公就担任过前队大夫,后来被刘秀干掉了。
还有凉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可是,王莽不喜欢凉州这个名字,何之?王莽是大儒,满脑袋想的都是复古,古书上没有的地名最好不用。《禹贡》划九州,西北没有凉州,只有雍州。既然圣人先典上没有,那就不能用凉州。王莽下令,恢复雍州的古名。
不但凉州变雍州,原凉州治下的几个郡也要改头换面。有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汉武帝时就已定名,当地人已经习惯,可王莽却一定要改。如果只是简单的改名那就好办了,王莽竟然用甲城用乙城的地名。武威叫得好好的,不让叫了,王莽沉吟下,说改称张掖吧。
武威叫张掖,那张掖怎么办?跟着改。张掖是防御匈奴的重要屏藩,那就叫设屏郡吧,是否联想到了孔雀开屏。
王莽又盯上了山东。山东北部一带置青州,有济南郡(今济南)、齐郡(今临淄)、北海等郡。王莽给齐郡下了通知:你们以后就改称济南郡。齐郡和济南郡一起傻眼,齐郡改称济南郡,两个济南郡,不怕弄混吗?王莽对济南郡说:你们济南郡以后就不能叫济南郡吧,改叫乐安郡。
东汉建立后,济南郡恢复原名,齐郡还是齐郡(后改齐国,郡级)。
以上这些地名的更改,都还算正常。但有的地名完全是王莽耍小孩子脾气,你原地名带“远”,朕就要改为“近”。原地名带有“无”,朕偏改为“有”。
王莽没事就趴在地图上,只要看到地名中有反义词的,全都改。并州上党有个谷远县,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莽摇头说:什么谷远,谷子远了,朕还能吃得着吗?大笔一挥,谷远县改名为谷近县。
最好笑的还有豫州陈留郡的东昏县,也就是著名的开封兰考县。因为地名中带个“昏”字,王莽不喜欢,东昏多难听,改名叫东明。冀州广平郡有两个县:曲周、曲梁。王莽觉得“曲”字有不直之意,为什么不直?下令:曲周改名曲直,曲梁改名直梁,你是否又想到了直梁二八加重的大永久自行车。
还有就是“无”改成“有”。
最有名的就是无锡。无锡地区原先有储量丰富的锡矿,但早就被挖光了。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定地名时,汉高祖刘邦说既然这里没有锡,那就叫无锡吧,设无锡县。王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瞧不上刘邦这号吃狗肉赖账的土老冒。你说无锡,这里就无锡了?朕偏偏说有!下令:无锡改名有锡。
东汉很好奇,王莽的脑袋瓜子天天都琢磨啥呢,什么有锡,哪还有锡?下令给改回了无锡。
另一个例子是兖州东平国(今山东东平)有个无盐县。王莽发现这个县后直摇头,人岂能不吃盐!无盐太不吉利了,给改名为“有盐”。
有锡有盐,就差有铁有醋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阳”字地名有相当一部分改为“阴”。靠近匈奴的几个郡,因为王莽不喜欢匈奴,贬之为“狄”,几个郡改名为厌狄郡(北地郡)、填狄郡(雁门郡)。高句骊也不能叫了,高字是美称,一般人不能用,朕给你们赐名吧。王莽的军队杀了高句骊的首领后,改其名为下句骊,地位低下,不能高过朕。高句骊被改了个烂名字,非常生气,猛攻新朝。
反正就是一通胡改,也不管当地人叫不叫得惯。更要命的是,王莽改来改去,最终改到自己也不记清哪是哪了,稀里糊涂一笔烂账。
东汉人班固在修《汉书》时,面对王莽改的乱七八糟的地名,头都大了。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地图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