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宫廷记看图猜成语(成语画地为牢原来出自安徽)

成语:画地为牢

故事概况: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北麓,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

“画地为牢”(也有写作“划地为牢”)的成语典故,就出自安徽大别山区的六安市,故事的主人公是上古时期“中国司法鼻祖”——皋陶。

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皋陶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他辅佐大禹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尤其是在司法方面,皋陶治狱、作刑、造狱,被称为“中国司法鼻祖”。

“造狱”是指创造监狱。那个时代很多地方都没有建造像样的监狱,那罪犯在哪里关押呢?于是皋陶“划地为牢”,寻找一处适合拘禁罪犯的地段,然后在地上划出区域界限,让罪犯就呆在这个区域界限内,直到服刑期满才准出来;如果私自离开拘禁范围,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那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狱警官吏来看守,于是皋陶“削木为吏”,将木头削刻成人偶的形象,放置在区域界限的出入口,代替官吏来看守罪犯。那个时代原始巫术盛行,人们都有敬畏神鬼的观念。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对这种赋予了巫术的木偶,还是具有恐惧心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皋陶逐渐完善监狱设施。后来夏朝建立,监狱成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之一。

天堂寨风云——王峰/摄

出处:

画地为牢,也有写作“划地为牢”。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释义:

牢:牢狱。相传上古时,使犯罪的人站在地上画的圈里,作为牢狱。后也比喻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活动。

关联地:六安市。

周边旅游推荐地:

中华皋陶文化园(六安皋陶墓)、金寨县天堂寨、红军广场、梅山水库、舒城县万佛湖、金安区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霍山县佛子岭水库等。

成语宫廷记看图猜成语(成语画地为牢原来出自安徽)(1)

成语宫廷记看图猜成语(成语画地为牢原来出自安徽)(2)

成语宫廷记看图猜成语(成语画地为牢原来出自安徽)(3)

备注:愚先生文创/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