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

1900年8月15日,清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珍妃坠井身亡,时年25岁。

珍妃,一个正当花样年华的女子,聪明伶俐,能歌善舞,为何会在25岁时选择一口井葬送自己美好的生命?

关于她的死因,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自杀,还有人说是被慈禧所害。亦或者另有隐情?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1888年说起。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1)

图 | 珍妃

初次见面,珍嫔独得皇上恩宠

那一年,光绪帝17岁,慈禧太后开始为他选妃,选定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纳拉氏为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同时,选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为珍嫔和瑾嫔。

虽然这三名女子都是慈禧选定的,但光绪帝只爱其中一个,那人就是珍嫔(后为珍妃)。

为什么单单只喜欢珍嫔一人呢?是因为长相出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那时候,隆裕皇后面容丑陋,为光绪帝不喜;瑾嫔性格忠厚,不会巴结人,她与光绪帝的相处十分平淡,反而与皇后走得很近;而珍嫔不一样,不仅美丽动人,还生性乖巧,13岁的年纪,不失孩童的天真活泼。

当时,光绪帝也不过十七八岁,珍嫔陪伴左右,想着法子顺应光绪帝的喜爱,加之她本来就工翰墨,又会下棋,常常与光绪帝共饮食,甚至还会互换装束,嬉戏玩乐,独得光绪帝的专宠。

在精神上,珍嫔给长期受压抑的光绪帝带来许多安慰和快乐,两人相亲相爱,都视对方为知己,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1894年,是特殊的一年,那年慈禧皇太后六十大寿,宫外虽然硝烟弥漫,但宫内却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借着喜庆之年的福头,宫里的人,该赏的赏,该升的升。瑾嫔和珍嫔也多多少少沾了些喜气,升为了瑾妃和珍妃。

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好事,然而,属于光绪帝和珍妃的残酷人生才刚刚开始。

惹怒慈禧,修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媳妇”

要说啊,珍妃初入清宫时,慈禧很是喜欢,甚至让内廷供奉缪嘉惠亲自调教。但珍妃喜欢新鲜事物,对宫中的那些繁文缛节十分厌恶,所以常常会坏了规矩。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2)

图 | 慈禧

另外,珍妃还喜欢打扮,经常穿一些新潮的衣服,在慈禧眼中,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规矩的。

为了能和光绪帝朝夕相处,珍妃曾住进养心殿西侧的燕善堂,晚上二人就一起生活。但根据清朝的祖训,皇帝办公时,女子是不能出现在他身边的。

于是,光绪帝想了个法子,让珍妃头戴花翎,身穿朝服,打扮成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侍官陪伴自己左右。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最终还是被慈禧所得知。

慈禧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她原本就有些看不惯珍妃,现在竟然做出这种事,成何体统?于是心里想着要怎么对付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媳妇”。

其实慈禧不喜欢珍妃,还有别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光绪帝专宠珍妃,将她当做知己,捧在手心,整天你侬我侬,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其他女人。

隆裕皇后就是其一。看着皇帝与珍妃两情相悦,幸福快乐,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经常跑到慈禧那边告状。

慈禧听多了,心里也不舒服,加上这段时间的珍妃也确实“乖张”,没有将规矩放在眼里,所以她对珍妃的厌恶之情就变得尤为浓烈,迟早有一天会彻底爆发。

那时候,清宫有制,皇后每年的例银不过千两,递减至妃这一级别,就更少了,只有300两。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3)

要知道,珍妃从小生活在富贵人家,花钱大方,对宫里的一些宫女和太监也时常有赏,一来二回,用度自然不足,加上又不会节省,所以不得不找出一条生财之道。

囊中羞涩,珍妃找到一条“生财之道”

这条生财之道,就是与太监联合起来,向外受贿卖官。

珍妃有个胞兄,是这条生财之道的中间人。那时候,珍妃依靠胞兄,串通了奏事处的太监拉官纤,也就是收人钱财,替人跑官。

奏事处,是太监与朝廷官员的传达沟通之处,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太监中最有势力的郭小车子,奏事太监文澜亭等人都有染指。

那些私卖官职所收的贿款,一部分给到珍妃,其余由各层分赃,因为珍妃的主要任务是向皇帝求情,作用最大,所以分得的赃款自然也就最多。

然而,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暴露了出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次,珍妃收到了一个名叫鲁伯阳所送的4万两黄金,因为给的钱多,所以就在光绪帝面前给他求了一个“上海道台”的官职。

不料,这件事被两江总督刘坤所知道,于是就联合众多大臣弹劾罢免了鲁伯阳。至于影响,自然是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1894年4月,珍妃又接到“新任务”。这次她要为一个名叫玉铭的人谋求四川盐法道一职。按照往常的惯例,这一职位在上任前,必须面见皇上一次。

于是,就有一场“乌龙面试”。当时,光绪帝问玉铭在哪一衙门当差,玉铭回答道:“木厂。”光绪帝听到后十分骇然,就让他书写一份履历,结果玉铭憋了半天,迟迟不动笔,究其原因,原来是一个文盲。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4)

图 | 光绪帝

这可真是骇人听闻,光绪帝一向认为珍妃富有见识,推荐的官自然也不会差,谁曾想竟是这种人物,于是只好另下一道旨意:”

“新授四川盐法道玉铭,询以公事,多未谙悉,不胜道员之任。玉铭着开缺,以同知归部铨选。”

这件事瞬间在朝堂炸开了锅,场面开始变得不能控制。同时,消息也像长了脚似的,传到了慈禧的耳中。

这还得了,私卖官职,可是重罪。于是慈禧马上找到光绪帝,问其原因,让他将这件事彻查到底。

明清两朝有规定: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珍妃私卖官职已是重罪,况且还让一个文盲去当道员,这也太不像话了。所以,重罚肯定是免不了的,就算光绪帝有意庇护,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毕竟真正的实权,还在慈禧的手中。

这年10月29日,珍妃被贬为贵人,交给皇后严加看管,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这算是珍妃第一次和光绪帝分离。

珍妃被囚禁的这个小院,原本是下人居留的地方,自从她进来以后,正门就被牢牢关上,打上了内务府的十字封条。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5)

吃饭,洗脸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平时没有人说话,也不准有人与其说话。逢年过节或者月初一,十五,看守她的一位太监就代表慈禧对她进行训斥。

而其他那些拉官纤的官员和太监,就更惨了,都被处以极刑。可见,珍妃一案,在宫中牵涉甚广,影响甚大。

好在第二年,风头过去,珍妃被赦免,得以与光绪帝重聚。按照常理来讲,遭此一劫,人应该就变得老实了。但珍妃没有,她的个性从未改变,还是和以前一样。

那么有人会问,光绪帝能否保住她吗?

支持光绪变法革新,珍妃成为慈禧的眼中钉

自从“亲政”以来,光绪帝仍未摆脱慈禧的控制,每次遇到大事,都要向慈禧请示,然后再做出决定。

不过,在某些问题上,光绪帝和慈禧还是会产生分歧的。其中一件就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当时,在“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他们出现了分歧,朝中也形成了主战的“帝党”与主和的“后党”,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生争执,产生分歧。

1898年,光绪帝锐意变法革新,不愿做亡国之君。他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于4月23日,下《定国是诏》,开始全面推行变法。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6)

图 | 梁启超

在推行变法的同时,光绪帝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架空原有的军机大臣,因此遭到了慈禧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那这个时候的珍妃又在做什么呢?

珍妃因为年幼时接触过“新鲜”事物,深受海外思潮的影响,所以思想也比较开放。当光绪帝急需人才的时候,珍妃总能推荐出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说,珍妃在“戊戌变法”中,表现是非常活跃的,经常给光绪帝出谋划策。

随着变法的进一步深入,“帝党”和“后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慈禧更是将珍妃视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这时可不是讨厌这么简单了。

1898年9月,由于袁世凯的出卖,“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也被囚禁于瀛台。至于珍妃,其下场可想而知,必然是更加悲惨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终于找到机会将怒气发泄在珍妃身上,珍妃也因此被打入了冷宫。

这对相爱之人分隔两地,每天都盼望着能够见面,然后,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愿望化为了泡影。

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见势不妙,就要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虽然光绪帝一百个不愿意,要求留在北京,但是慈禧又怎会如他的愿。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7)

慈禧害怕光绪帝留下以后,会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于是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决意将他带走。

不过在临走前,慈禧还没有忘记在处置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打入冷宫的珍妃。

珍妃投井身亡,死因成谜

1900年8月15日,珍妃被传到了颐和轩,当时整个颐和轩不见一名宫女,只有慈禧和太监崔玉贵,王德环在那里。

珍妃进了颐和轩,先是叩头,道吉祥。一套流程走完以后,就一直跪在地上,等候发落。

当时房间里静得出奇,就算一根针掉落也能听见。过了没多久,慈禧终于发话了,她直截了当地说:“洋人就要打进城了,现在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齐会发生什么,万一你受到侮辱,就丢尽了皇家的脸面,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可明白?”

珍妃听见后,明显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会给祖宗丢人。”

这时慈禧又说:“你还年轻,做事毛躁,容易惹事,我们要出去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您可以出去避一避,但把皇上留下来坐镇京师,主持大局。”

然而就是因为这句话,直戳慈禧的心窝,她一下子就怒了,马上翻脸,大声呵斥道:“死到临头,还敢胡言乱语。”

珍妃十分惶恐,说道:“我没有应死的罪!”

“不管你有没有罪,都得死!”

“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你不能这样。”

处在暴怒中的慈禧哪里听得了这种话,赶紧吩咐身旁的太监崔玉贵和王德环:“来人啊,快把她扔到井里面去。”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8)

就这样,可怜的珍妃被人连拉带拽,推到了贞顺门内的井里。当时,珍妃年仅25岁,她到时也没能和光绪帝见最后一面。

1901年的春天,慈禧准备还朝,并命人打听宫里的消息。那时候葬送珍妃的那口井,看上去依旧如故。

内务府的人员将珍妃从井中捞起,装殓入棺,葬在了阜成门外恩济庄内务府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

11月28日,慈禧,光绪帝正式还宫。为了掩人耳目,11月30日这天,又下了一道懿旨,对外宣称珍妃是为了避免洋人侮辱,才选择跳井自杀。

之后,为了做足样子,慈禧更是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为了躲避舆论,还借故将太监崔玉贵谪贬。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他那孤独的余生最终结束。

井底的爱情,终究是拘束的,井底的爱情,也是悲哀的。当那个女人被投入井里,水面破裂的那一刻,帝王之心也随之破裂。

不过,关于珍妃的死因,坊间还存在其他的说法。

清宫太监小德张的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写道:

不大一会儿,珍妃披着头发,穿着旗袍跑过来了。老祖宗大怒:“到了这个时候,还装模作样,洋人打过来了,快换衣服走。”珍妃说:“皇阿玛,奴才面出天花,身染重病,实在走不动,让我出宫回娘家避一避吧!”

之后,珍妃的结局还是被崔玉贵投进了井中。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9)

图 | 珍妃井

这种说法明显有不一样的地方,是慈禧想带珍妃走,珍妃自己不走。但张仲忱在该文中还提到了一个新的东西:珍妃患有天花。

天花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怕热不怕冷,所以天花往往在冬春之际流行,就好比豫亲王多铎得天花,是在1649年的3月,顺治帝得天花是在1661年的正月……

所以,七、八月得天花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史书上也没有1900年农历七、八月北京地区流行天花的记录。

综上所述,我认为珍妃因得天花想要回家治病的说法,似乎并不可信。

另外,溥仪也认为珍妃是被慈禧害死的,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就有写道过。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10)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自杀。

说当时在颐和轩,慈禧告诉珍妃自己要带着光绪帝出去避一避,不打算带上她(珍妃),结果珍妃的态度十分强硬,说什么也要一起去。

强硬的态度,无疑是顶撞了慈禧,她平日里就对珍妃不太满意,如今竟然还敢顶撞,但眼下正是紧急时刻,所以也就没有处理。

生气的慈禧正要走,可珍妃却不依不饶,紧跟在后,说出一大堆的理由,还扬言说:“你要是不太我走,我就去死。”

慈禧也被这句话气到了,往身边看了看,刚好有一口井,于是说道:“那你就去死吧。”谁知珍妃真的跑到井边,纵身跳了进去,一旁的太监崔玉贵看见后,连忙制止,可还是晚了一步……

这就是坊间传闻的自杀说,这种说法在慈禧后人叶赫那拉根正先生所写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中就有记载。

珍妃之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她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掉入井中也成了谜团。不过主流史学界认为:珍妃的死因是因为支持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向慈禧争夺最高权利而触怒了慈禧。

但还有部分史学家认为:珍妃主要是因为多次违反宫中禁令,比如卖官受贿,才最终落得了被杀的下场。

当然,无论是卖官受贿,还是支持光绪变法,珍妃所作之事,在慈禧看来都是必死无疑的事情。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人,珍妃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夺权,她不但想控制后宫,更想与慈禧在前朝争锋,如此行径,慈禧又岂能容忍呢?

被盗的是不是珍妃

各种各样的观点层出不穷,珍妃的死因没有结果,她的墓地又出了问题。

1913年,珍妃的姐姐瑾妃,将珍妃迁葬在光绪帝景陵妃嫔园寝,并为她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供奉排位。

但是在1938年,这座陵寝却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那是秋末冬初,几个盗墓贼想着发财的美梦,偷偷猫进珍妃的墓地,盗走了全部财宝。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11)

不过,这次偷盗的事件,还存在许多疑虑,被盗的究竟是珍妃墓还是瑾妃墓?

1909年,在营建陵寝时,虽然珍妃和瑾妃的地位是一样的,但两妃的宝顶,月台大小却不一样。东边瑾妃的地宫由砖劵改成了石劵,而珍妃的依然还是砖劵。

《夜盗珍妃墓》中明确写到过,被盗的就是珍妃墓,并且指出地宫是石劵,墓主人的遗体皮肉尚存,五官清晰可辨。

这里就出现了疑点。遗体皮肉尚存?要知道,珍妃1900年投井身亡,并且在井里泡了一年多的时间,打捞出来的时候已经变形。而且,从1900年到1938年,这泡过水的尸体还没有腐烂?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瑾妃去世的时候,是1924年,属于正常死亡,遗体没有泡过水,所以盗墓贼看到的应该是瑾妃。

另外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溥仪档》中记载:

“珍贵妃金棺现在梁各庄行宫厝安,拟于十一月十六日申时,恭请珍贵妃金棺奉安寝园,珍贵妃金棺奉安位次在园寝西宝圈。”

这里说得非常清楚,在“园寝西宝圈”。说明珍妃应该葬在西边的地宫里。

中国人素以左为上,为贵。在民间,一家人有三间房,长辈住东屋,儿子住西屋。如果是兄弟二人,则兄长住东屋,弟弟住西屋。墓地葬位也应该按照这个原则,所以作为姐姐的瑾妃,自然应该葬在东边。

另外,从穿戴上也发现疑点。根据盗墓贼所述,见到尸体时:“头戴朝冠,身穿朝服,手拿玉石,腰间挂着锦囊,身边放着如意。”

珍妃死后慈禧后悔吗(真不是慈禧太后一定要杀她)(12)

这明显就是皇贵妃级别的陪葬,虽然瑾妃去世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但她的陪葬和穿戴还是按照皇贵妃的级别办理的,

而当年珍妃从井中捞出来以后,只是进行了草草的安葬,后来迁移到西陵时,也没有换新棺的记录,自然不会是穿戴整齐,也不会有什么陪葬物品。

所以,根据地宫石劵,方位,穿戴,陪葬等方面来判定,盗墓贼见到的应该是瑾妃,因此被盗的应该也是瑾妃。

虽然墓地的事情已经清楚了,但珍妃的死因至今还是谜团。你们认为珍妃是为何而死,在评论区告诉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