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

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1)

昨夜无梦,一宿沉睡。及至凌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淅淅沥沥的雨声已停,始知初夏的这场透雨已下了一昼夜。

在盥洗时,透过楼外阴台的玻璃窗,意外地发现了钉在楼外的一根铁条上伫立着一只漂亮的小燕子,像个身着黑色燕尾晚礼服的英国绅士,腆着肚子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诗人说燕语呢喃中,岁月的艰辛和起伏被轻轻抹平,然后花红柳绿的春天就扑面而来了。我忙去拿D90,为了不惊动它,我只轻轻拉开玻璃窗,隔着纱窗,调好焦距,留下了它不太清晰但依然美丽的倩影。

小时候的春天,每当天气阴沉,风雨欲来之际,整个天空时常看到燕子自由飞翔,茫茫原野任燕子四处觅食,鲜花盛开的山岗上任燕子尽情嬉闹,温馨的农家小院任燕子亲密的呢喃,故有唐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古人昼眠,梁间呢喃燕语,声声入耳,惊醒春梦,这是何等的闲情雅致。只可惜,这等美事近些年已极为罕见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童谣响起,每个春天来临,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欢快的曲调;哼起它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真无邪的童年,当冰雪消融,微风一夜吹绿了杨柳,燕子也就飞了回来。它那黑油油发亮的背羽,在难得的料峭的春光里反射着七彩的光晕;它们或奔波忙碌,一次次衔来尘泥抓紧时间筑巢,或是三三两两停立在天际间一根根电线上,看农人背起锄头开始入春后麦田的第一次浇灌;之后,整个田野就会被青青麦苗覆盖,而城区反倒成了其间错落有致的点缀。

早年春天一到,燕子就会在天空翻来复去的飞。燕子是最受人类欢迎,最亲近人类的鸟儿。农人们耕织在野,家家都盼着燕子在自己房顶上盘旋,期待着它们在自家筑巢做窝,所以古诗中就有“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

这两年我搬到一处城中老宅独住,这里大树葱茏,总发现燕子一飞来,就绕着我家楼房顶转,从房顶的保温隔热层里钻进钻出,叽叽喳喳,好似轻语商量着做窝的地点,最后选定了房顶的屋檐下。 就见这些小精灵们一口一口把泥和草叶衔来,拌和着自己的唾液建造起新的窝巢。接着便在那里繁衍生息、生蛋孵起小燕子来。

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2)

小燕子出生后,嗷嗷待哺,天天张着嫩黄的小嘴,伏在窝巢口,等待着母燕从田野中捕虫喂食。有感于母爱的伟大,白居易曾写了一首诗:“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时候,小燕子的父母,那一对对亲亲密密的双燕,显得非常的愉快和忙碌,环绕着我家的房舍欢快地唱着歌,进进出出地寻找食物,累了,就歇在楼檐上或是树枝上安静地打一会儿盹。它和我们一家人共同营造了一种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偶有麻雀钻占了房檐下的空隙,燕子每年飞回不争不吵,另寻筑巢的地方;它们就成了很近的邻居。其实,小时候我只能看到燕子白茸茸的肚皮;偶尔有淘气男孩捅了它们的小窝,小燕子被摔落在地,才可以抓在手里,真切的抚摩到它羽毛之光滑;背部和腹部的羽毛黑白分明。

男孩一只手托起它娇小的身躯,一只手轻轻抚摩于上,丝丝怜爱之意顿然涌上心头。而其滴溜溜转着的小圆眼睛,似乎有话要与你说;如果它没有被吓着,可能还会用它尖尖的嘴啄你手指头……

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3)

“枝头小鸟亦朋友”。古往今来,无论在乡间还是城中,如果燕子到你家做窝都被视为吉祥如意的事。有的人家唯恐燕子不来做窝,还提前在房梁上钉上钉子,放上一块小板,板上放些小米,以招徕燕子来家做窝。 燕子总是成双成对,上下翻飞,如影随形,着实令人羡慕,因此文言文中常见“新婚燕尔”的词语。

有这样一首客家山歌描写燕子的忠贞爱情:

上梁燕子对对飞,早晨同出夜同归。 哥去留妹守空房,不知我郎几时归。

心肝我郎要念妻,泪水遮脸洗郎衣。 池中鸳鸯不离影,堂前燕子双双飞。

有时很怀念那时早晨起来窗外啁啾的鸟声;先是麻雀的鸣叫,蒙昧年代,麻雀先是被定为五害之一,如老鼠过街般被人喊打;在五害帽子之下,曾流行过吃麻雀肉,叫“烤铁雀”,于是乎麻雀被鼓励捕捉,然后以很便宜的价钱交换。麻雀曾经有着这样悲惨的命运;今天麻雀、燕子都被列为珍稀鸟类受到保护了。

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4)

所以,每到春天,我总在想今年燕子还来我家做窝否?不料,今年竟然真有燕子来我家做窝了。眼前随即浮现出那飞上窜下、盘旋在我家房檐下的红喙白肚的小精灵的身影,老伴还乐哈哈地说:“燕子飞来做窝,今年我家又要走好运了啊!”

燕子呢喃,本该是春天里的赞歌;但愿燕子的呢喃不再沙哑;我的春天,没了欢快燕子的光顾,顿时将失去了妩媚的阳光。

檐下相公逗喜鹊(喜看家中梁上燕)(5)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应该说首先是我们心中的春天最美丽。 这些年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处处绿树成荫,飞走的燕子又飞来的喜讯,着实让老夫和家人乐和了好一阵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