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

你会不会遭遇过以下这些情形?

当上司要求你在会议上发言时,你感到很紧张。

当你在商店里想了解一个商品的使用方法时,却羞于向店员询问。

在聚会上,当别人向你走近时,你却立马躲开。

甚至于当朋友想约你出门参加活动时,你想都不想便拒绝了。

这些行为表现都表明了你在一定程度上患有社交恐惧症。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1)

01

社交恐惧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恐”和“社交焦虑症”,如今并不少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害怕与别人接触和交流,害怕当众发言,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别人的目光会让自己惶恐不安甚至痛苦不已,更多时候只想在家里宅着,一个人静静,只有这样才感觉到安全舒适。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陌生人?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症?这种恐惧心理还有救吗?如何才能轻松自然地与别人进行社交?

在《害怕陌生人》一书里,作者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和成因,介绍了相应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让我们透过表面看到这种心理障碍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真实需求,客观地看待社交恐惧症,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从自我编织的保护壳中走出来。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2)

02

平时我们经常会提及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这两者都出于各种各样的害怕表现,都是一种焦虑症,但在强弱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

个体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在社交场合中,不喜欢跟陌生人有过多的目光接触,害怕面对一群人发言,感到尴尬不适,都是一种常见的正常心理反应,还不属于社交心理障碍。稍微严重一点的可以算作是一种社交焦虑症,也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但是,如果在这些场景中,个体感到过度焦虑和惧怕,浑身不舒服,甚至感到很痛苦,不自觉地想逃避,影响到社会功能和生活状态,表现反常,那么这就是社交焦虑症的重度形式,属于心理疾病范畴的社交恐惧症了。

社交恐惧症有三种主要表现:一是不堪重负的情绪,在社交场合容易产生焦虑和羞耻感;二是有负面想法,自信不足,害怕别人的评价;三是有逃避行为,逃避社交场合,拒绝进行社交活动。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3)

03

心理学家研究了让社交恐惧症患者感觉最害怕的场景主要有四种:

①在众目睽睽之下介绍或表演:害怕表现不好,影响自我形象。

②非正式讨论、泛泛之聊或深入讨论:害怕自己冷场、接不上话。

③让别人聆听自己的心声、把观点传达给别人:害怕失败后对方有挑衅举动。

④日常行为中接受他人的注视:因害怕而流露出激动的情绪及内心的不安。

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并非什么场合都会害怕,社交恐惧的程度也有等级之分,心理学家列出了一个“等级金字塔”,从下到上分别是:害怕失败,害怕被人揭穿,害怕表现,害怕被人观察。

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引起恐惧,而处于顶层的级别,如果个体“害怕被人观察”,那么他也很可能害怕其他的场景。

可以看到,所有的这些场合都有相似之处,就是个体是被置于他人的目光或评价之下的。因此有很多研究者认为社交焦虑症类似于评估焦虑症,也就是会害怕他人的目光和评价,有着很深的评估焦虑。

社交恐惧症患者有着双重评估模式,即外界评价和自我评价,都会倾向于负面消极,高估外界的风险和敌意,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源自于缺乏自信和认知上的偏差。

当个体对自己信心不足,认知上有偏差,就会倾向于进行自我贬抑,也会将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往负面方向进行揣测,放大负面,并由此得出消极的判断和结论,产生灾难化思维的错误认知。

从担心别人的目光、反应和评价到认为自己表现不行,患者会觉得事情将会变得不可收拾,成为一次灾难,从而产生焦虑恐惧,希望通过回避社交来避免不良结果的发生。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4)

04

社交恐惧症的起因,导致患者的种种行为表现和认知风格的根源,既有天生的(遗传的),也有心理动力方面的(即个体的经历),以及社会学方面的,包括其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因素。

通过对大脑功能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大脑神经递质的含量和作用不同,神经系统会对恐惧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大脑边缘系统区域产生故障,其中影响情绪的杏仁体如果如产生功能障碍,就会影响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容易出现胆怯的社交抑制行为。

除了生理和遗传因素,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影响更大,包括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养育风格、教育因素、生活经历、复杂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

如果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父母其中一方也患有社交恐惧症,那么孩子患病的概率会提高三倍以上。

父母如果患有社交焦虑症的话,孩子也会模仿他们的抑制而胆怯的行为。同时,家长也会因为不善于与人交往而采取社交隔绝的生活方式,因此孩子们也同样不善于应对社交活动。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对孩子缺乏积极的认同和鼓励,而是不停地进行贬低和打击,孩子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焦虑状态和压力之下,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产生逃避和胆怯抑制行为。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5)

其实人天生就有焦虑基因,这使得个体从一出生开始对陌生场合有强烈反应,到大约两岁大时出现抑制行为,然后逐渐患上社交焦虑症,再发展成为恐惧症。

但是,在不同的养育环境和个人经历体验之下,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如果在积极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中成长,人们可能会逐渐消除焦虑基因的影响,并不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比较胆小,有社交焦虑,那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他克服胆怯心理,给予他时间慢慢进行改变。

作者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父母自己要成为一个善于社交的人;为孩子与其他成年人的直接接触创造机会;为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的交往创造条件;偶尔让孩子过过集体生活;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交往;不要粗暴地对待他,尊重孩子的节奏。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6)

05

针对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一般是两者结合,双管齐下。

其中,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最为常用,相对其他疗法来说更有效。主要关注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惯性,破除患者的非理性思维,纠正不合理的认知,从而改变行为方式。

除了通过专业渠道寻求帮助,患者日常在家里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恐惧的情绪。

在面对害怕的事情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逃避,这种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强恐惧感。但如果能勇敢地面对,反而能使焦虑有所缓解。

认知行为疗法中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暴露疗法”便是基于这个特性来设置,帮助患者逐渐脱敏,减少对社交的敏感反应。

所以,当我们产生社交焦虑要进行自我调节的话,首先便是要学会如何去面对让自己感到焦虑恐惧的社交场景,改变自己对这个场景的消极评价。

社恐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教你破除)(7)

害怕陌生人,害怕社交,其实是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将真实的自己坦诚地展示出来,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走出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的困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