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死得更惨(李斯明明知道高处不胜寒)

李斯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很高,而且就他的行为来说,他也是一个两极化非常严重的人。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而且不管是在治世还是在乱世,李斯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能臣。我们在评价古人的时候往往容易标签化,但是评价李斯这个人的时候却比较麻烦,因为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他是忠臣或者是奸臣,甚至没办法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能说他是一个能人。

因为在战国末期那个以贵族为主导的社会中,李斯作为一个既没有家世背景又没有钱财的普通老百姓,以上蔡小吏作为起点,竟然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左右当时世界的格局,成为秦始皇最宠信的人,后来甚至官居宰相。他为秦始皇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他的很多政治制度也为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短短的二十年内就统一全国,李斯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从反面来看,李斯的历史污点也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大。不管是杀害韩非还是焚书坑儒,都给中国的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损失。同样是一个人,但是行事风格却是十分的极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斯死得更惨(李斯明明知道高处不胜寒)(1)

其实我们如果要评价这样的历史人物,无法单纯的判断它是好还是坏,就只能从他的事迹中去寻找共同点。我们可以发现李斯所做的这一切事情当中,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他其实都是围绕着秦始皇。换句话说,都是在投秦始皇所好。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李斯所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不是为了国家,甚至也不是为了秦始皇,本质上其实是为了他们自己。不管是杀害韩非子,还是最初投靠秦朝时给秦始皇上的谏逐客令,其实他都是为了自己的富贵荣华。

我们都应该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李斯最开始的时候在上蔡做一个小官,当他看到官府米仓里的老鼠比寻常的老鼠肥胖,而且十分的有恃无恐时,他就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贤与不肖,譬如鼠,一切皆由环境促成"。而且他还曾经和他的老师荀子说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耻辱就是长期的处在卑贱的地位,而最大的悲哀就是长期的穷困潦倒。这句话其实也就是他后来的处世法则,他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谋取他的荣华富贵。

而李斯的成绩我们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不但是非常的会做事,而且还非常的会做人,所以他能够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且还和秦始皇的家族攀上了亲戚。有一次他在他的丞相府里设宴的时候,看到丞相府门前的车马熙熙攘攘,当时回顾他走过的这段路,不禁感慨万千,而且他也非常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他说:"我以上蔡布衣,蒙皇帝不弃,位极人臣,可以说富贵到顶级了。然而物极则必衰,我不知何去何从?"

李斯死得更惨(李斯明明知道高处不胜寒)(2)

李斯非常懂得这个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但是仅仅数年的时间,他还是难免于厄运。他的下场非常之惨,被赵高诬陷勾结匪患,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最终处以了腰斩之刑,而且还被赵高诛灭了三族。可以说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换来一个灭绝满门的下场。但是以李斯的智慧,明明知道自己的地位非常危险,他为什么没有及时功成身退呢?

首先是跟他的性格有关系,因为他非常的贪恋富贵,而且当时也确实没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以借鉴,更何况秦始皇当时对他非常的宠幸。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会去世的那么突然,秦始皇一死,他只要不是最有权势的人的,就必为最有权势的人所嫉妒,难免成为别人的眼中之钉。

而且李斯犯了生命中最大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参与了赵高所主导的阴谋,本来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一样,在秦二世胡亥被立为皇帝之后,因为李斯没有处于主导的地位,李斯的地位就越来越被边缘化,成为了赵高随时想要除掉的绊脚石。所以李斯可以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害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送向了绝路,真可以说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李斯死得更惨(李斯明明知道高处不胜寒)(3)

这一切的悲剧其实都是李斯的性格使然,他一生追求富贵荣华,不知道急流勇退,不但害死了自己,而且因为他的目光短浅和助纣为虐,使得强大的大秦帝国仅仅15年就轰然倒塌,一生的功绩最后被自己掩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