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

林希元(1481年—1565年),字茂贞,号次崖,翔风里麝圃山头人(今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垵山社区山头村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举,次年进士及第初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嘉靖二年(1523年),因林希元个性耿直忤逆寺卿遭劾,贬为泗州判官。嘉靖九年(1530年)升任大理寺丞,同年,林希元激于义愤,上疏言辽东兵事,极言姑息之弊,与权臣夏言之意相左,被谪为钦州知州。莅任后辟荒地、劝农桑、立社学、修营堡、固边防,钦州百姓感其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林希元因上《修正经疏》见罪朝廷,被削籍为民,此后二十年,不复启用,终老故里。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同安,时林希元已78高龄,仍上书提出抗倭保境的策略。

明朝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开国始,为了洪武政权的稳固及沿海疆域的安全,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不许百姓出海,七年间两次下令关闭沿海的市舶司,对违令停靠港口的船舶实施扣压,试图用阻止海外贸易往来的法令,达到巩固洪武政权的作用。《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九月辛未,罢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又载“禁滨海渔民不得私自出海,时国珍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洪武时期的海禁之严厉,可见一斑。这一海禁政策一直持续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海禁才稍有缓解,永乐元年(1403年)恢复市舶司,但只是专用于接待海外番国进贡的朝贡贸易,对民间贸易仍严厉禁止,朝廷重申“禁民下海”禁令,对私自出海贸易的沿海居民,仍然是严厉的惩罚。朝贡贸易未能给朝廷带来多少实际的经济收入,而沿海居民靠海生活的来源全被禁止,老百姓只能改行,生计艰难。也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做起海上武装走私生意,被朝廷称之为“海寇“,有些官员甚至诬赖为“倭寇”,其实绝大部分是闽浙沿海的渔民,是“假倭″。闽浙沿海的一些士绅,看到海上走私有利可图,纷纷充当起走私集团的保护伞,甚至加入其中。理学名宦林希元从小在海边长大,熟知海上贸易,他本人是反对“海禁″的。他被削籍为民回乡后,除了研习经义,著书立说外,他还从事海的走私贸易,他同“海寇”合作,充当他们的“窝主”。林希元也有自己的船只,1547年,朱纨任浙江巡抚兼福建总督时,林希元已拥有一支庞大的远洋船,并称之为“渡船″,掩人耳目。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1)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2)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3)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4)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5)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6)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7)

明朝末年贵州定番之难始末(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助力刘五店的发展繁华)(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