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小孩子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有多少孩子了解节气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每一种节气都有对应的节气神,不同的习俗,以及它对于农耕的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从历史中来,却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渐渐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更别说小朋友们了。由宋英杰编著,耿蕊绘制的童书《宋英杰叔叔讲节气》恰好是一套详细讲解二十四节气的书目,它可以带领孩子们穿越时间和空间,近距离的接触二十四节气,深入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了解其来龙去脉,真正掌握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2)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一共分为四册,分别为春日、夏日、秋日、冬日,每一册讲解了相应季节的6个节气。而在讲述每种节气时,都配以相对应的精美图画,绘画突出了细节,这些细节是那么贴近生活,这也拉近了本书与孩子们的距离,更容易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3)

一、浪漫春日,开启一年的希望

《春日》讲了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立春了,毕竟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屡次听老一辈人说起“咬春”,却总也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个咬法。

直到翻起本书,我才知道咬春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咬春”就是吃春饼,春饼里面卷的是鲜芽嫩叶的春菜,称为“春盘”,是立春时节的尝鲜。只不过,这所谓的“咬春”是后来形成的习俗,最开始咬春并不是发生在立春,而是春节,吃的是五辛盘,五辛分别为:蒜、葱、韭菜、油菜和香菜。直到唐代,春盘才取代五辛盘。

立春的节气神为立春神,这是一个手持笏板、表情温和的古代农官。他手中的板子原来是为了记录重要的事项。立春神很忙,我们都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官自然也跟着忙起来,深入田间地头,奉劝农民及时播种,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告诉农民哪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他和蔼的表情,居然也有说法,这表情代表了立春天气回暖、冰河解冻带给人们的温润感受!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4)

当然,宋英杰叔叔讲立春讲的内容更多,还涉及到“春脖子短”,为什么立春还有点冷等问题,这些问题别说小孩子不知道,我之前也不懂。

《春日》这一册,宋英杰叔叔还给我们讲了雨水节气的真面目是什么,人们对于惊蛰的误解,春分的“分”究竟是什么意思,变幻莫测的“神鬼天”,为什么谷雨时节,雨备受珍惜。这一些系列问题,等待家长引领小孩子们一起去探索。

二、炎炎夏日,万物疯狂的生长

《夏日》讲了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人们总说夏天来了,究竟什么是夏天?

宋英杰叔叔在立夏这一部分讲到这个问题,其实夏天的定义是根据温度来的。“夏天,就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滑动平均序列高于22℃,并稳定保持一段时间。”这种规定也就导致了南北方夏季到来其实并不相同。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5)

小满究竟又怎样的来历?你们知道吗?书中告诉我们,小满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与气候相关。小满指麦子的籽粒将满未满,即将饱满,可以特指麦子,也可以泛指各种夏熟作物。第二层含义与降水有关。小满,代表水塘满了,河水涨了,江河湖泊进入丰水期。”这两层含义,我以前只知道第一种,原来自己对于节气文化了解的还不够。

夏至这一天是一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我们几乎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夏至这一天祭祀的是什么吗?其实,夏至祭祀自周代开始,祭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国之饥荒,民之疫疠。夏至祭祀也主要是祭地。

小暑、大暑,哪个更热呢?也许从字面看,大暑更热,但其实并不一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夏日》这一本有详细的讲述。

三、凉爽秋日,收获满满的果实

《秋日》讲了六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究竟什么是秋天,这个字与“揪”又有怎样的关联?“扌 秋=揪”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原来秋天是需要动手的,有勤劳的双手,才有丰厚的收获。

一些地方,会在立秋这一天举办“秋社”活动,报答神灵护佑,欢庆五谷丰登。韩愈《游城南十六首·赛神》这样写道:“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由此可见,在古代,“秋社”活动还是很盛大的。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6)

“白露不露,长衣长裤。”老人总这样叮嘱我们,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白露这一天,天气并不冷,那为什么要穿长衣长裤呢?虽然这个时候并不太冷,但是短衣短裤会容易着凉生病,保暖真的挺重要。

秋日里有两个节气与露水有关,白露和寒露,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书中给出了你想要的答案,快去书中寻找吧!

四、寒冷冬日,迎接崭新的一年

《冬日》讲了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冬到了,冬天就来了,我们都知道立冬这一天吃饺子的习俗,俗语说:“立冬吃饺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冻。”然而,在本书中,宋英杰叔叔给我们讲了“立冬补嘴空”这一回事儿。冬天到了,该忙完的也忙完了,农民们才有时间闲下来,好好犒劳自己一番,正好趁着这个空当儿,给自己“补嘴空”。

冬日里有小雪、大雪节气,下雪天的乐趣自然是很多。小时候我们也许听过这样的打油诗,《咏雪》,唐代张打油所作:“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当然只是下雪时的一种景象,其实下雪时,孩子们玩雪玩的不亦乐乎,打雪仗、堆雪人,在雪地拍上美美的照片,都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7)

我们也许曾听说过“瑞雪兆丰年”这样一句话,那么冬天的雪都是瑞雪吗?如果不是,究竟什么样的雪才是瑞雪呢?有谚语说:“冬雪是财,春雪是灾。”这似乎告诉我们答案了,但书中宋英杰叔叔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想知道的可以去阅读哦!

在书中,宋英杰叔叔提到冬至曾经很辉煌,它究竟怎样辉煌呢?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你,快去翻书看吧!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8)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的确是一部给人太多惊喜的节气书,这里面的知识,即使是大人的我们也有太多不知道的。但是,终于成为家长的我们,似乎不希望孩子们也不懂有关节气的传统文化,所以,有机会还是给孩子们补一补关于节气的知识吧!

如果你还不知道选择什么书籍,这一套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