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彝族月琴(一生与口弦相依)

一 、海来比比嫫:用口弦做嘴巴的女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滇南彝族月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滇南彝族月琴(一生与口弦相依)

滇南彝族月琴

一 、海来比比嫫:用口弦做嘴巴的女人


我常常会因为注视一只妙不可言的口弦而热泪盈眶,在它悦耳的音质里隐藏着一万个含蓄、内敛、忠贞的女人。

——小小阿喜《女人的口弦》

只要海来比比嫫弹奏口弦,天籁之音便从她唇边向四处弥漫,陶醉了每个围聚在她身边用心倾听的人,每每听完一曲,人们总是由衷地感慨:“阿巴,真是弹得太好了,即使是悬崖上僵硬的石头也会被感动的!”

是啊,海来比比嫫今年五十多岁,弹奏口弦就已经有40多年了,一个与口弦相伴了40多年的女人,怎么能不弹好口弦呢?何况是对口弦音乐有很高天赋的海来比比嫫呢?海来比比嫫的母亲也弹得一手好口弦,她从小就在母亲的口弦声中长大的。在她十岁左右的时候,她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申果庄地区来了一支解放军部队,部队中有两个来自阿都地区的彝族战士,每当空闲的时候,只要这两个彝族战士弹口弦,海来比比嫫就总是来到他们身边,认真看他们演奏口弦,用心凝听他们的口弦声,也许是她对口弦的执着喜爱感动了这两个彝族战士,就送给她两副口弦,但是这两幅口弦有些“残缺不全”,每副口弦各自少了一片弦片,海来比比嫫就把这两副口弦合二为一,拼组成一副完整的口弦,就这样,相信自己和口弦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口弦,从此开始了她的口弦弹奏生涯。“一把口弦,只为一个人守候;一个人,因一把口弦而站立。”她上山砍柴的时候坐在树下弹,放羊牧马的时候坐在青青山坡上弹,晚上睡觉时捂着被子弹,那时她还未上学,对乐理知识知之甚少,但是凭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她的口弦演奏水平不断提高,会弹七种口弦,包括一弦的、两弦的、三弦的、四弦的、五弦的、铜质的、竹片的……她与口弦相伴,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各种口弦在她的手里、口里、心里都会发出美丽、感人的音声,沉湎其中,让人觉得“再大的风,也摇不醒,沉沉的醉意”。不可避免的是她逐渐名声鹊起,于是,她参加了很多次比赛和演出。1981年,越西县组织了民乐比赛,她的口弦演奏获得了第一名。1986年,海来比比到凉山州上参加少数民族民乐民歌群众汇演,得了第一名。2008年,当她再次参加州上的比赛时,她已经54岁了,在所有参赛的乐器中,只有她一个人用口弦,最终她获得一等奖。2010年7月28日,她参加凉山州第三届民族艺术节文艺演出(越西专场)。此外,她还到绵阳、云南等地演出过……就这样,她成为一名彝族口弦演奏大师,一个总是反复强调自己和口弦的缘分是冥冥中上天安排的彝族口弦演奏大师,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快乐忧伤都与口弦相伴的女人,正如同样是彝族女人的诗人小小阿喜所写的那样“我是以口弦做嘴巴的女人/口弦是我饱满的嘴唇/口弦是我美丽的小腹/口弦是我沉默的深渊/从漫漫的经血之路/到一场辉煌的受孕/拨起口弦古老的嘴唇/砸向山岗上匆匆奔跑的麂子。”

二、口弦历史:源远流长

每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姑娘都有一只属于她自己的口弦,每一只口弦都有着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故事,而一个个故事在山间的夜里轻轻流淌、经年回荡,响彻成一道道扣人心弦的风景。在许多的故事里我特别记住了其中一个。

——小小阿喜《女人的口弦》

口弦,是一种簧乐器,是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五寸的竹片或者铜片。竹片的叫做“玛便”,铜片的叫做“图史活火”。竹片的音色深厚、低沉;铜片的音色清脆、秀丽。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其音域宽广、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口弦不仅是随身携带的乐器,更是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饰物。口弦给彝族人民带来欢乐和幸福,于是口弦成了彝族人民的爱情文化符号,凝聚着彝族文化的原始意蕴最为凸出,它体现了爱和情,体现了彝族繁殖力与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彝族口弦最基本的定义。

有关口弦的历史,据《世本》中记载:“女娲作簧”,是为口弦之始。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名“簧”,簧在古代与竽、笙、篪等乐器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从先秦至晋的古籍记载可知,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的乐器,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据《汉宫阙疏》所载,在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鼓簧宫”,可见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已颇盛行。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流行着簧这种乐器,据史籍记载,至少在公元四世纪末,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各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北宋陈蜴《乐书》中载有竹簧和民间流行的铁叶簧,这是目前见于文献的最早图像。唐、宋时期的“铁叶簧”之类的拔簧乐器就是口弦的前身。元代以后,簧在中原汉族地区已近绝迹,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但在边疆民族地区仍相当流行,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派生出“口弦”、“口簧”、“口琴”、“篾”等多种称谓。明代以来,口弦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在《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唱和相悦”的记载。清代《滇海虞志》载:“口弦,剖竹为之,……民家及彝女多习之,且和以歌。”这里就很详细地记载了“口弦”的形成和制作。《清朝通典》在谈到“口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也有详细记述,并载有其图。据《维西见闻记》记载:“......以左手大指、食指排持三片之头,张口而置其正中于口间,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搏上中下片之弦之尾长处,错落而弹,嘘气大小以定七均之高下。古宗、幺些、那马、西番皆以筒佩之。弹以应歌曲,弹者身舞足蹈,而与歌合节。”在彝族著名叙事长诗《阿诗玛》中,一开头就赞扬口弦的秀丽及它带给人们的欢乐:“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片,多好的竹子呀,拿来做口弦。口弦轻轻地响,弹出心里的话,多好的声音呀,爱它和宝贝一样”。口弦曾在《边塞烽火》、《达吉和她的父亲》等影片上出现。

在民间,关于口弦的起源,有许多种传说,这里举几个:

传说一:从前,在南高原彝族聚居地区有个老妈妈,生了两个姑娘,姐妹俩不仅聪明伶俐,勤劳能干,而且特别会唱动听的歌,但不幸两个姑娘都先后病死了。老阿妈非常伤心,日夜思念女儿,就削了一厚一薄的两块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头和脑袋。想念女儿时,她便把两片竹片含在嘴里,用手指轻轻动“女儿的脑袋”,两姐妹就会唱起歌来,讲起话来,安慰老阿妈。拨动那块厚一点儿的竹片,就好像是大女儿浑厚的声音;拨动那块薄些的竹片,就好像是小女儿清脆的声音。老妈妈把两块竹片珍藏在一只十分精巧的小竹筒里,时时揣在怀里,一刻也不分离。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两块竹片的奇妙,就学着做,学着弹,取名叫“口弦”。从此,当人们思念自己亲人的时候,个个都弹口弦。

传说二:古时,彝乡大地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眼看人们即将渴饿而死。有个名叫阿什阿比嫫的姑娘为了解救父老乡亲,翻越九十九座高山去寻找水源。找了九天九夜,阿什阿比嫫在普格螺髻山上找到了一股清泉,她万分高兴,不幸被毒蛇咬伤,她的恋人马海木嘎赶来,手起刀落,砍死毒蛇,急忙用草药解救了她。可是阿什阿比嫫从此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多情的阿什阿比嫫为了表达她对马海木嘎的一片深情,砍下箭竹,做成口弦,她用声声口弦,叙说她对马海木嘎的一片衷情。彝族人民为了纪念勇敢而多情的阿什阿比嫫,人人都做了副口弦,佩于胸前,寄托他们的思念和崇敬之情。

传说三: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树木葱郁的密枝山下,住着一对刚成婚不久的小夫妻,他们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很幸福。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中午,阿妹带着阿哥给她精心制作的纺麻线的梭子去田间薅秧。她沿着鲜花盛开的山间小道,边走边纺麻线,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家的田边。她正准备放下梭子下田去薅秧,突然,脚下一滑,就跌下了田埂,手上拿着的梭子正好戳在脖子上,把她戳死了。阿哥在家做饭菜等她回家吃饭。等到天快黑了,还不见阿妹回来,他就跑到田里,边喊边找,最后在田埂下找到了阿妹,但阿妹却已经死了——是梭子戳死了阿妹,他找到梭子,用嘴咬着,用手拉着梭子中间的舌头,想把它撕烂。手一滑,舌头振颤,发出“阿哥、阿哥”的声音。他觉得非常奇怪,又用手弹了几次,“阿哥、阿哥、阿哥”跟阿妹平时喊他的声音一模一样。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他常常想起阿妹,想起两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多么让人留恋,然而又是多么的短暂。都是梭子惹的祸,他真想毁了它,可是,这是阿妹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况且,它还能像阿妹一样的和他“说话”。就这样,他尽情地弹着“梭子”,来寄托对阿妹无限的哀思。日子就这样悄悄流逝,他弹的“曲调”更加的优美动听,既像是缠缠绵绵的恋歌,又像是情人亲密无间的窃窃私语,引得寨中的男女老少都来听,大家都被他弹的声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村中的小伙子们,都仿照梭子的模样,用竹子做了出来,并像他一样的用嘴咬着弹,等到有了心上人后,他们便教心上人弹。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梭子”便成了今天彝家人的独特乐器——口弦,成了彝家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

传说四:说的是明朝时期,统治纳西族、傈僳族的丽江木氏土司,作恶多端,民怨沸腾。木氏土司深怕各族群众聚议他的罪恶,反抗他的残酷统治,就绞尽脑汁,订出一条违悖情理的规定:不准人们互相接触谈话,就连父子、夫妻也概莫能外,违者轻则鞭打,重则杀头。木氏土司的暴虐,促使人们采取更巧妙的方法进行反抗。聪明的傈僳族人民创制了口弦,用口弦来代替自己说话,表达心声,打破了木氏土司的禁令。由于口弦具有表达语言的能力,从此广为流传。
上述传说虽然众说纷纭,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口弦是人们表情达意,反抗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产物。

三 、口弦制作:精雕细刻


和千万座大山中的女人一样,我是一个有着口弦情结的女人,这古老的乐器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之一。

——小小阿喜《女人的口弦》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的口弦;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片、双片、三片或多片口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口弦。竹口弦用质坚干透的竹片削制而成,形似小树叶或小剑,尾部穿小孔用于拴线悬挂,簧片上刻有小舌叶,口弦一般长为1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彝族的大型竹口弦,长13厘米左右,宽1.5厘米,小型的长6厘米左右,宽1厘米。弦的片头削尖呈剑形,片尾截齐做弦柄。竹口弦的簧舌和风琴的簧舌相似,簧舌的首部宽大而薄,朝向柄端,中部窄而厚,舌的两侧削成斜面,簧舌的根部较薄,与片头处相连,弹动片头时,利用竹片的弹性,可使簧舌自由往复振动发音,音响低沉,音色优美动听,这是竹制单片弦。如将多个单片弦的柄端钻孔穿绳,就成为竹制的多片弦。每副多片弦由2~5片音高不同的弦片组成,弦片的音高取决于簧舌的长短、宽窄和厚薄,如在簧舌的首部或中部点以蜂蜡,也可使相同的簧舌发出较低的音。金属制口弦采用铜、铁、钢或银制成,有用子弹壳来做的,常见的多为树叶形或长条形。从选材来讲,铜口弦用铜打制而成,形状多似剑,根据不同的声音要求,分别刻出薄片舌叶。彝族的叶形铜口弦,长4~6厘米,叶尖一端呈橄榄形,最宽处有1厘米,口弦的两边簧框构成叶柄。簧舌呈三角形,长1.5~2厘米。单片的铜口弦也可以按音高组合成多片弦,穿在一起演奏。彝族不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有一副口弦,用一个精致的篾筒盛装,挂在胸襟上,闲时便取出弹奏。

打制口弦是件精细活,每道工序都很讲究,以铜口弦为例,先把铜皮剪成块,反复敲打制成铜片,再剪切出口弦模型,用磨制器具磨平,再以火柴慢慢煨匀,加强坚硬度。然后划出舌片,挑出舌片,翻卷成型。最后进行剪头,剪头功夫必须到家,火候必须到位,口弦头尾重量一定要均衡,否则弹不出声音。装口弦的篾筒也是比较讲究的,篾筒由一个节的金竹杆(或用羊骨)材料做成,在有竹节的一端,从竹节中央打一个小孔(若用羊骨制作,先把骨头锯好,打磨润滑后,一端用锡片塞紧,锡片中央钻一小孔),把串响篾的红毛线从小孔由内向外穿出,拉紧结一朵小红花。在篾筒表面雕刻上精美的民族花纹如绵羊头案或马樱花图案等。篾筒做工精细,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

目前,凉山州出色的口弦匠有昭觉县四开乡的某色里古和布拖县特木里镇日呷村的乃保尤子等等。乃保尤子是口弦传承人乃保尤色的儿子,别看他手上简单的铜片不是很起眼,但经过他细心的打制后,就能发出委婉动听的声音。某色里古的父亲某色卓莫精于手工,是远近闻名的木匠。也许是遗传基因起了作用,幼年时,某色尼古就对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之所以走上制作口弦的路,缘于全村人打制铜质口弦的浓厚氛围。上世纪80年代末,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沟洛两村共有600余人在打制铜质口弦,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11岁那年,某色里古就加入了这一行列。 5年后,某色里古打制口弦的技术日臻成熟,手艺明显比别人强。他打制一副四弦口弦能卖1.3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0.80元;现在,他的口弦可以卖到1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4元。某色里古说:“刚学打制口弦时很艰苦,手掌都要起血泡。由于用力过大,小拇指被磨制器具磨压出厚厚的老茧,失去知觉。”同行阿克日呷说:“某色里古打制出的口弦,吹奏时手掌就有震颤感,有立体音,所以很抢手。我们很想学,他也在认真地教我们,但是,我们始终学不到位,原因是打制口弦主要靠的是个人悟性。”

【注:本文是我于2012年发表的一篇旧作,原名叫《海来比比嫫和那悠悠的彝族口弦》,因平台篇幅限制,现分为上下两篇推出,请读完本篇后,接读下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