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爱开玩笑的人读后感(关于存在与死亡)

这本书以怎样确认一个人的死亡为主题,提供一个敏感的思考话题。其中主要有脑死亡判断派和反对脑死亡判断派,故事和现实都有鲜明的对比例子,有些人大脑损坏而其他机体正常,有些人大脑正常却在等待心脏移植。主流的观点就是人类的生存由意识的存在决定,而意识就由大脑运作体现。但是大脑和意识的关系还有很多未解的谜题,所以诞生了类似这本书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忒休斯之船……

忒休斯之船第一层,一条船经过长年累月的修补,最后100%的材料都已经替换了,它还是那条船吗?或者换一种说法,把一栋楼拆了重建,还是那栋楼吗?大部分人可以回答“不是”,甚至可以改名叫做新某某楼。

忒休斯之船第二层,部分替换,如果那条船替换了50%呢?这里就比较伤脑筋了,但可以先保留着。或者那条船只替换了1%呢?就补了一块木板,它还是那条船吗?这里大部分人可以回答“是”吧,换作其他例子也一样明显。

忒休斯之船第三层,假如那条船什么也没有替换,它只是平静地放着一阵子……

以上,铺垫好了,我们回到人体身上。人体由各种细胞组成,细胞各有寿命。

第一,假如对比七年前我们的细胞全都替换过了,我们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七年前的自己了,七年前的自己已经不存在了。试着回忆七年前的自己,或者看着自己七年前的照片,那种陌生感,仿佛就是看着另一个人,没有过多的细节,只有各种记忆碎片组成的时间锁链。

第二,其实“第一”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神经细胞不能被新陈代谢替换,正常大脑神经细胞寿命不少于人类寿命,这就是大脑的特殊性所在,只因其他细胞都会被定期替换,其他器官也能被移植,所以人体这艘忒休斯之船,大脑有它不被替代的特殊意义。除了生理上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它也是意识的载体,所以脑死亡被判定个体死亡是理由充足的。

第三,其实“第二”也是一种迷障。回看标题,为什么是存在与死亡,而不是生存与死亡?生存与死亡,可以简单理解为意识的存在与消失,我们的意识依靠大脑存在,依靠记忆延续。假如人群集体失忆了,就像一群巨婴突然降临世间,一切重新开始,意识没有了延续,就像100%替换后的忒休斯之船,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意识已经不是以前的意识了,就像新某某楼一样叫做新意识。这种特殊情况,就是存在与死亡。它一直存在,但旧的它已经死亡了,哪怕只是换了意识而没有换大脑。

幸好完全失忆只是特殊情况?回想一下我们的记忆,其实就像流水,十年前的这时候在干嘛?一年前的这时候在干嘛?昨天的这时候在干嘛?十年前的水已经烟消云散,一年前的水也无影无踪,昨天的水也只是逝者如斯。记忆在排着队等着消失……

时间,这一无形之手,在替换着我们的记忆,在更新着我们的意识,新的记忆和意识又会主观地改变我们旧的记忆和意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每一秒我们都在死亡与诞生,每一刻都可以是全新的自己,断开时间和回忆的迷障,这一刻你会得到大无畏的力量。

鱼和爱开玩笑的人读后感(关于存在与死亡)(1)

鱼和爱开玩笑的人读后感(关于存在与死亡)(2)

鱼和爱开玩笑的人读后感(关于存在与死亡)(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