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粟裕 汤恩伯嘲笑粟裕打败仗
国军会议上,丁济黄正在向大家介绍着粟裕之前的战绩。突然,汤恩伯打断了他,并询问道:“他打过败仗吗?”这番话一出,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丁济黄也是大吃一惊。仔细回想后,才说出了粟裕的一次败仗。不过当时粟裕仅仅是一个参谋长,与今日大不相同。
但是汤恩伯却没有想这么多,反而出言嘲讽道:“既然打过败仗,怎么能称得上是常胜将军呢?”此时的汤恩伯怎么也想不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一番轻视,让自己吃尽了苦头。很快,汤恩伯就迎来了与粟裕正面对决的机会。
二人同时将目光放在了苏中战场。为此,汤恩伯特意集结了十二万大军。但是粟裕此时用来迎敌的士兵仅仅有三万。敌众我寡,就连主席也对此战忧心忡忡,一旦汤恩伯的阴谋得逞,将会对我军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为此,主席特意为粟裕发来电报,要求他们转出淮南作战。但是粟裕却不认同
汤恩伯
这样一来,不仅无法有力打击国民党,还会为自己的军队带来不必要的损耗。究竟怎样才能既消灭敌军又可以保存我军的有生力量呢?粟裕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声东击西。粟裕作战向来有一个准则,那就是先打最厉害的那一个。于是,粟裕与一众将领连夜分析了此次作战的国军部队。
终于确定了最先打击的目标,那就是国民党的八十三师。不过光确定好目标可不够,怎么歼灭这支队伍才是重中之重。现在敌军有十万大军,但是粟裕用来迎敌的人数只有3万人。敌众我寡,如果不能尽快打下八十三师,势必会迎来敌军的增援部队。
粟裕
出于这种考虑,粟裕认为要想拿下八十三师,势必要提前解决其增援部队。这可让众人犯了难。国军此次人数众多,究竟哪支队伍才是八十三师的增援部队呢?大家讨论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只好将这个问题交给粟裕。粟裕看着地图,仔细分析了国军的兵力部署。
终于确定了这支部队,那就是整编的四十九师。这支部队驻守在宣家堡以及泰兴附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八十三师。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这支部队。想到这里,粟裕当即决定为这支部队找点事干。由于蒋介石经常将重要性挂在嘴边,已经让国军内部将南通当成了一个宝贝。这可给粟裕提供了机会,打算利用这一点与国军打一场“攻心战”。
士兵
于是,粟裕命令宣泰的主力部队按兵不动,反而派出一小支部队不断袭扰国军。营造出一种主力部队前往南通的假象。粟裕这一招可谓是十分大胆了。那么,国军会上当吗?粟裕刚刚下达命令,就收到了前线急电,发现整编四十九师正在火速赶来。看到这里,小编不得不说一句,粟裕将军真是料事如神。
现在敌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来,留给我军的时间更加紧迫。想到这里,粟裕立即将一小支士兵派出去,对八十三师东打一枪,西打一枪,不断的进行袭扰。国军看到这种情况,果然上当。认为这里只有一小支部队。为此,八十三师师长特意与整编四十九师通话,让他们安心守着南通。不过此时,国军内部也有人产生了怀疑,粟裕这么做究竟是不是在迷惑他们?
粟裕观察战场局势
抱着这种怀疑的心态,国军没有让整编四十九师立即掉头,反而是继续加快速度行军。想要试探粟裕的下一步动作。面对越发紧张的局势,粟裕会如何回应呢?此时在我军内部,大家都如临大敌。要知道,一旦整编四十九师真的赶来,就会影响到我军的整盘计划。
所以,一些将领纷纷来和粟裕商讨,是否需要紧急转移部队。但是对粟裕来说,计划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现在撤退,才会前功尽弃。因此,粟裕还是安抚了众将领,依旧按照原计划行事。不过,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粟裕在南通做了一系列的准备。他特意找来了一些民兵,让他们沿着南通的路线一路扫地,让四周呈现一片雾蒙蒙的状态。
解放军
接着,这些民兵便开始扮成我军的样子,开始行军。这一举动果然震慑到了敌军。他们认为粟裕是在声东击西,假意打宣泰,但是真正目的是在南通。不得不说,声东击西他们是说准了,只是方向反了。得出这个结论后,国军大惊失色,直接让整编四十九师回撤了100多里地。
这时候,粟裕的反攻才正式开始。决定发动反攻后,粟裕立即制定了一系列作战策略。根据敌军的作战部署,粟裕决定集中第一师以及第六师12个团的兵力,优先攻击宣泰中路的敌军。在经过粟裕的严密计划后,已经将战局完全改写。之前敌军的12万人对战我军3万人,是4:1,但是现在我军不仅将敌军分散,还集中起来,对敌军形成了六打一。
战争
可以说是彻底实现了反转,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随后,双发在苏中战场的第一次战役:宣泰之战正式打响。而此时刚刚7月13号,距离国军定下的进攻时间还差两天。此时的国军怎么也想不到,粟裕会直接挑他们最强的一支部队打,也想不到,粟裕居然会提前发动攻击。此时的八十三师没有了支援部队,根本不堪一击。
在这样的优势下,我军怎么可能不胜利呢?三天激战后,这场战斗终于结束。消灭了国民党八十三师两个团又两个营共计三千多人,首次创下了歼灭国民党美械部队的记录。战斗刚结束,主席就急忙打来电话,询问这一战的战果。当得知具体情况后,不禁喜笑颜开。我军因为这场胜仗而欢欣鼓舞,但是国民党内部就不同了。
庆祝胜利
尤其是汤恩伯。在此之前,他向蒋介石担保,这次的胜算有八九成。在他看来,他们有四大制胜“法宝”。首先就是人数。国军有十二万大军,但是我军仅有3万。敌众我寡,这是他们的第一点优势。其次就是兵器。在汤恩伯看来,国军拥有美械和半美械装备,但是共军的装备都是来自于抗战期间。第三点就是后勤补给。
国军可以运用海陆空来实现及时运输。第四点就是增援。他们有十二万大军,可以随时调兵遣将。但是当时我军却被国军分割多地,在苏中地区无兵可调。所以才会形成三万对十二万的局面。并且他们还特意为此制定了计划。那就是采取多路向心的突击战术。企图一举占领苏中地区。
蒋介石
做好这一切后,国军上下都以为这次的战争稳赢,但是粟裕的表现却打破了他们这一幻想。也让汤恩伯真正认识到了粟裕的能力。不过此时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宣泰战役失利后,国民党气急败坏,再次调整战略部署,将整编65师以及99旅派来增援泰兴地区,企图进攻黄桥。为了一雪前耻,这次的国军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这支部队外,还有整编49师。
企图对野战军形成三面夹击之势。粟裕料事如神,很快就摸清了国军的意图。为了破坏国军的这次计划,粟裕故技重施,继续用一小部分兵力在宣泰地区袭扰敌军,然后将主力调到49师的必经之路。不知道是粟裕太过厉害,还是国军太大意,粟裕这一旧计居然格外好用,他们居然丝毫没有怀疑,安心的让49师按原计划行军。
伏击敌军
这直接导致了整编49时几乎被全歼。在这次战斗中,粟裕亲自来到前线,指挥战役。有了粟裕的指挥,野战军们如虎添翼,不仅重创整编49师,就连赶来支援的79旅也被打的四散溃逃。解决完这两支部队后,粟裕将目标放在了加强团上。这支部队一直守在宋家桥附近,十分难缠。
为此,粟裕组织了6师进行强攻。但是这次野战军的进攻却遇到了瓶颈。粟裕得知后,急忙赶赴战场。经过观察后,粟裕再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居然没有动用一枪一炮就让敌军投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呀,粟裕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粟裕为他们分析了局势,称他们的军队已经悉数被灭,他们继续顽抗只会徒增伤亡。这才攻下了这支队伍。
炮兵
由于粟裕的出色指挥,国民党士兵士气低落。为了鼓舞士气,国军到处造谣,粟裕身受重伤。可见粟裕指挥能力有多强。后续粟裕与敌军连打多场战役,皆以胜利告终。在这场战斗中,粟裕以少胜多,用一个计策打败了敌军多次计划。真的可以撑的上是用兵如神。
此战过后,原先嘲讽粟裕的汤恩伯再也无话可说。而粟裕也彻底进入了国军的视线当中。成为他们的首要敌人。我们能有今天的日子,都是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舍生忘死为我们争取来的,他们的功绩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使我们永远追崇的榜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