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让子弹飞中的未解之谜)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让子弹飞中的未解之谜)(1)

要让观众们挑选出一位最心仪的导演,我想观众们大概率会选出杨德昌、侯孝贤两位导演。

有的观众则认为王家卫的风格独树一帜,在国际上拿奖拿到手软,镜头语言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有的观众则会挑选张艺谋,毕竟他有着“国师”的称号,负责过两届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当得起如今“国内第一导演”。

但如果要让观众们挑选出国内最独树一帜的“鬼才”导演,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姜文”这个名字。

特别是他那部足够名留青史的佳作:《让子弹飞》,让多少观众至今还在“迷糊”。

“让子弹飞一会儿”,不仅贯穿了百年中国电影史,也让姜文,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让子弹飞中的未解之谜)(2)

《让子弹飞一会儿》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我想大家也看到了,《让子弹飞》成为了姜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最好的作品之一,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能将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得如此之好的电影,屈指可数,足够载入电影史册。

关于这部电影,很多网友都表示看不懂,因为姜文用了太多的隐喻。

两个小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暗含深意,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浮想联翩。深挖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自己的行事逻辑。

即使到了今天,《让子弹飞》中依旧有很多未解之谜。

例如“师爷”临死前,对张麻子说道:“那是谁,你还记得吗?”

这个谁到底说的是哪一位?即使翻遍最细节的电影解说,恐怕也找不出最终的答案。

电影的结局,被杀的“黄四郎”,到底是真正的“黄四郎”,还是替身假扮的那个人?

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有不同的答案。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让子弹飞中的未解之谜)(3)

电影讲述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位革命者,领导工农阶级,反抗资本压榨的故事。

但最终的结局,也许未必如观众想象的那么美好。

反抗者们”,只有在革命者的带领下,才能掀起一场足够规模的起义,推翻资本压榨。

这样的“反抗者们”,在“张麻子”离开后,如果出现新的资本阶级,他们依旧会选择逆来顺受,乖乖将到手的东西拱手相让。

在电影最后,原来的武状元投机取巧,参与到了革命中来,并成为了最后的英雄。但他是否是为了替“反抗者”争取利益参与的?我想答案已呼之欲出。

在“张麻子”离开鹅城之后,武状元会不会顺势取代“黄四郎”的位置,成为下一个压榨者?

到头来,“张麻子”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

甚至到了最后,和他朝夕相处的兄弟,尝到了资本的甜头后,也一个接一个背叛了他,去了上海,成为了新的“黄四郎”。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不认为“张麻子”什么都没改变。

他替鹅城驱逐了“黄四郎”,这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即使他离开鹅城,也会有新的资本上台,继续压榨当地的老百姓。

即使他的兄弟们和他意见不合,也最终还是和他分道扬镳。

但是最后,世界上的的确确少了一个“黄四郎”。

而真正的曙光,就是在少了一个“黄四郎”之后,透过乌云,洒在了大地上。

一个“张麻子”没有成功,还有第二个“张麻子”。第二个“张麻子”没有成功,后面还有无数个“张麻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