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总给我讲过去的往事(爷爷跟我说年轻时候的故事)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

爷爷21年底去世的,享年96岁,这几年疫情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破开阴霾,呼吸新鲜的空气。爷爷在疫情的第三年走的,走的时候很安详,我当天从广州很艰难地赶回了老家,很遗憾,还是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说远不远的距离,说近也不近。

在回去的路上,心里很难过,脑子里全是小时候爷爷带我去镇上赶集买好吃的、在树荫下给我讲他们老一辈的故事的情景,那个时候其实我最喜欢爷爷带我去赶集,每次和爷爷去都可以吃上我最喜欢吃的冰棍还有酸菜米果,幸福感爆满。那个时候唯一让我不开心的就是爷爷每次赶集回来的路上,走累了就会找棵大树,坐底下一边休息,一边给我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故事五花八门,有些听得懂,有些我听不懂。

爷爷总给我讲过去的往事(爷爷跟我说年轻时候的故事)(1)

直到长大了,大学毕业后,有一次回老家过年再去找爷爷说话的时候,爷爷拉着我很开心的跟我讲起了我从小听到大的关于他年轻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我仿佛什么都听懂了 ,爷爷和我们一样,年轻的时候那属于他们的时代一样的精彩,直到老了的时候突然害怕起了孤独,想找个人听他们说说话,陪着他们一起回到那个活蹦乱跳,充满活力的年代。

爷爷跟我讲过很多故事,有左邻右舍的故事、有神话鬼怪的故事、还有他们年轻时候生产队的故事。其实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左邻右舍的八卦也不是神话鬼怪故事,因为那时候我胆子小,每次听过鬼故事,都会好几个月害怕得睡不着觉,我最喜欢听的还是爷爷讲他们生产队的故事。

爷爷总给我讲过去的往事(爷爷跟我说年轻时候的故事)(2)

生产队

据爷爷说,那个时候,爷爷还是我们组的生产队队长呢,爷爷经历过民国时期、国民党时候、新中国时期,是真正的跨时代人物,从他的故事里,几乎可以听到整个19世纪的故事,爷爷生活的时代很乱也很幸福,乱是战乱,幸福是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艰难崛起。

爷爷担任生产队长的时候是70年代初,那个时候爷爷正值壮年,还是初中毕业的"文化人", 写的字是真的很好看,从小到大,我就喜欢看他写的字,爷爷那个时候是村组里少有的读书人,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成为村里的领头人,爷爷说,那个时候他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大家把开荒任务和生产任务完成。

爷爷总给我讲过去的往事(爷爷跟我说年轻时候的故事)(3)

存粮

爷爷是个很聪明且很能干的人,别的村子那时候还仅仅只能维持温饱的时候,我们村组已经实现了“对外出口”,爷爷说,那时候,交完国家税收后,粮食还有多,就动员生产队员把粮食做成各种干粮,比如有一种叫晒饼(其实我也不知道爷爷说的晒饼是啥)的东西,可以吃一年不会坏。除了大米等粮食,那个时候爷爷还专门规划了一块地方用于种植玉米、番薯、马蹄等辅食,爷爷说粮食不怕多,就怕没有,有一年,家乡春天居然下起大冰雹,田里的稻苗损失惨重,眼看粮食不够,要出大事,还好那年的番薯等粮食是丰收的,爷爷说这就叫有备无患。

爷爷手脚很多茧子,我听爷爷说,年轻的时候生产队种的李子、梨子多到吃不完, 爷爷为了不浪费,带着村里的几个队员,从凌晨3点多出发,挑着几箩筐的李子和梨子抹黑走山路,过大河前往远在近百公里的城市的集市去卖。我每次听爷爷说到这里,都会连连摇头,一直不明白为啥爷爷他们会走那么远的路去卖东西,而且每次也只能挣十块钱不到,难道他们不累吗?后来长大了,我渐渐明白了,那个时候的人,钱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他们骨子里对粮食的尊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与其让粮食坏掉,不如让他们发挥该有的作用。

爷爷总给我讲过去的往事(爷爷跟我说年轻时候的故事)(4)

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我远走他乡, 爷爷一日三餐也都有叔叔和父母送饭,但是听妈妈说自从我们不在家爷爷就很少说话了,有时候一个人端个凳子坐在门前的李子树下静静的发呆,没人愿意找他说话,因为爷爷的眼睛看不见多少了耳朵也听不太清了。21年年后离家之后,是我最后一次陪爷爷说话,往后余生再也听不到这个老人的故事了,我很难过,却也无可奈何,人总有一天会失去身边的人,也会重新变成那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