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

如今,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到航海及航空,小到私家车出行,卫星导航系统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每一个人。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应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早的是来自美国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美国也成为了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不过,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全面上线,中国自此跨入了卫星定位的先进国家行列,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有了更多的国家安全保障,最大的安全感还是来自摆脱GPS的限制,从此不再受到美国GPS的“关闭威胁”。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

其实,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出现之前,欧洲早就已经拉开了著名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国也曾参与其中,但是欧洲的“二五仔”属性又在关键时刻迸发了出来,在收了钱之后却突然反悔,不再让中国参与研发。

就在“北斗”上线的今天,再把眼光看向这个曾经的伙伴--“伽利略”最终的结局如何?欧洲在其中打的又是什么“算盘”呢?

不过相对来说,欧洲的“报应”来的挺快,在坑了中国20亿还拒绝中国加入计划之后,他们如今研发倡导的卫星导航系统全面瘫痪。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2)

一、基于危机的研发

GPS是利用GPS卫星,为全球各地提供全天候、实时性三维位置及速度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的研发初衷,就是要为美军在全球各地展开军事行动,随时随地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搜集全球各地的情报。

于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军集中力量对原来的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历经二十多年的研发,总耗资300亿美元后,美国在1994年布设了24颗GPS卫星星座,全球覆盖率达到了98%。

现在,美国已经对GPS进行了多次升级,目前已经处于第三代的GPS系统,正在牢牢的把握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头把交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精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导航定位系统。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3)

就应用场景来看,在远洋轮船,飞机,铁路及个人终端中,GPS正在广泛的发挥其定位及导航作用。然而,当GPS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它的时候,国家层面的执政者们,就开始意识到GPS系统背后所有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和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是情报安全问题。

GPS在提供定位及导航服务的同时也在不停的搜集情报数据,需要注意的是,GPS的信息终端的中心架设在美国,也就是说,如果申请GPS为自己提供服务,必然会有对应的位置信息传输到美方数据中心。

这也就是为何各国军方对于军方人员使用GPS大都持着消极和否定的态度,此外,由于定位信息的暴露,也必然会遭受到来自美方的军事威胁,甚至是人身威胁,苏莱曼尼的被炸身亡,是离不开GPS定位系统的情报功劳的。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4)

其次是军事安全的威胁。

这方面的威胁主要针对的是武器的运作,目前,很多国家的武器的定位和导航都需要依赖于GPS为其提供服务,特别是对于精确制导武器来说,对于GPS的依赖程度就尤为明显,一些国家的巡航导弹就有配置有GPS的制导系统,以便为其打击提供准确的定位支持。

但是,如果在战时和美国发生冲突,GPS服务被美方所关闭,那么这些武器的精准度就会大打折扣,尽管有红外制导还可以为巡航导弹提供支持,但其受到天气,人员素质的影响,必定不会如配置GPS时具有的杀伤力和打击效果。

从这一点上看,GPS成为了美国拿捏的手段,这也是为何美国乐意向欧洲提供包括战斗机、坦克等武器装备的原因。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5)

在这些武器装备上都装载有GPS 定位系统,如果欧洲和美国爆发大规模的冲突,美国就可以借着关闭GPS服务来对欧洲进行一次集体打击,达到未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事实上,在近代战场上美国也没少关闭GPS卫星定位系统,在战时,如果一方失去了GPS进行精确制导,确实会在战局中处于下风,而占尽GPS利用率的一方,必然会取得更多的优势,这一点在海湾战争期间尤为明显。

美国带领下的多国联军之所以能迅速取得压倒性胜利,靠的就是GPS支撑起来的信息化作战体系。

不仅是对欧洲,对于在亚洲的中国来说,这种远程威胁也是存在的,严格来说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军用方面,如果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上线,我们受到GPS系统制约这样的“盘外招”的威胁是难以消除的。

于是,自主研发成为了各国的主打目标。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6)

二、美好的预测

欧洲的重心放在了研发“伽利略”系统上,在欧洲的预期中,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要远比GPS系统更为先进,作为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伽利略”可以提供更高精度。更高的定位服务,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导航和定位功能。

GPS使用的是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工作在互成600的6个轨道上。伽利略使用的是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和2个地面控制中心组成,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7)

相比于GPS,“伽利略”系统可以分发定时的米级定位精度信息,美国的GPS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m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m长的目标。

更为突出的是,“伽利略”系统能为海上和陆上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些更为精准的定位导航服务,将会使得整个接受服务的地区,享受到便利且安全和高效的帮助。

先进的“伽利略”系统,必然会让欧洲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优势,作为比肩GPS和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项目系统,“伽利略”成为了欧洲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棋子。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8)

更为令欧洲人兴奋的是,由于欧洲的“平和主义”,这个计划还可以受到GPS和GLONASS的欢迎,三者共享数据,让“伽利略”可以得到更为快速的成长,变得更为强大和高效。

所有的这一切都似乎在预示着“伽利略”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整个欧洲在看到“伽利略”系统未来可能会取得的成果之后,也加快了研发进度,但是仅凭欧洲目前的财政状况,要想使得项目迅速上线,确实太过困难。

于是,拉拢资金和合作伙伴成为了他们的下一步的计划。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9)

三、中途变卦

早在项目之初,中国就受到欧洲人的热情邀请参与到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工作之中,2004年中欧之间正式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中方以近20亿的巨额资金(2.3亿欧元)投入到“伽利略”项目之中。

中国的加入立即给这个捉襟见肘的项目研发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该计划也在这笔资金投入之后得到了迅速的推动和发展。事实上,中欧的合作已经打破了欧洲对华武器禁运的束缚,这也代表着中欧的技术合作走向了一段蜜月期。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0)

中国的参与使得计划的实施变得更加顺畅,仅在过了一年之后,“伽利略”首颗“中轨道”实验卫星发射,标志着欧盟“伽利略”计划从设计向运转方向转变。

但是也是在2005年,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与之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伽利略”计划,欧洲航天局开始逐渐排斥中国参与项目,并设置了多个苛刻的条件防止中国继续在“伽利略”计划中发挥作用,中欧的高端合作也逐步进入到了“冰河期”。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1)

这就意味着,欧洲要开始“变卦”了。

风向标的转变,立即引起了中国的高度警惕,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后,中国发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并不对等,并且一股极端的“反华”理念开始在欧盟蔓延开来,如果还继续参与“伽利略”计划,不仅无法达到最初的设想,反而还会遭受到欧盟的继续坑骗。

于是,中国主动选择了推迟“伽利略”计划的研发工作,转而开始了对“北斗系统”的研发,在两年后的2007年,中国发射系统发射的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替换了退役的卫星,“北斗系统”开始激活。

到该年底,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中轨道”导航系统,标志着“北斗”系统在技术和规划上的重大突破。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2)

深入分析一下欧洲为何反悔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这里主要是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从内部因素来看,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和其他参与国一样,中方的投资除了希望能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尽早脱离对美国的依赖之外,也希望能通过伽利略系统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

按照预期,凭借着伽利略系统的优势,必然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衍生效益,这样一来,各国的投资也会因为投资行为而获得回报。

但是欧洲本身并不希望这样的市场优势被中国所获取,他们认为如果伽利略系统在中国得到全面应用,势必会凭借着强大的中国市场而夺取欧洲的市场利益。

再深入点看,中国获取伽利略系统后,就会在生产力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这对于欧洲市场来说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另外,中国能通过伽利略系统研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衍生产品,从而对欧洲市场造成影响。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3)

内部因素的另外一方面,是欧洲内部对华政策的导向。整个欧盟和成员国内部,对于中国的态度一直非常微妙,这主要是因为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政治团队为了能迎合美国,就积极推崇将中国排除在项目之外。

外部原因则主要是来自美国方面,一方面,美国对于中国参与卫星定位导航项目一直是非常警惕的,军事层面上看,美国担心如果丢失了GPS的控制手段,则很有可能失去对中国军事行动的制约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最为直接的情报收集手段;

而从竞争力看,美国非常清楚,一旦中国参与了伽利略系统,肯定会为欧洲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很多人会认为,中国会在技术层面支持欧洲吗?欧洲不是技术能力更强吗?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4)

事实上,中国在航天运载方面的能力要远比欧洲更为强大,中国的运载火箭会为卫星的布设提供强大的支持。

从这点上看,美国担心的是伽利略系统会在中国的支持下越发壮大,且在短时间内上线从而超越GPS系统。

因此,美国是千方百计的想阻挠中国参与伽利略系统的研发。在内外两部分因素的干预之下,欧洲还是选择了在拿了中国的20亿资金后,用了各种理由把中国排除在了伽利略系统的门外。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5)

四、吞下恶果

然而,在排除中国之后,“伽利略”计划就立即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仅仅在进入上线前,“伽利略”系统就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几次波折。

首先是出问题的是进入轨道的卫星天线出现问题,随后是发射后的第5和第6颗卫星出现了轨道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其根本无法实现导航,要知道这第5和第6颗卫星,已经经历了将近一年的延期,而接下来的卫星发射也因为同样的技术难题而被迫延期。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6)

2016年12月,在历经了多次磨难之后“伽利略”系统终于获得了上线。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伽利略”系统又出现了问题。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有关报道,该系统组网卫星上的原子钟出现了大规模故障,而这些故障已经严重危及了系统的安全运行,这9台原子钟原本是超越“GPS”的关键技术,但是就在实际运行中,原子钟的故障却成为了整个组网的定时炸弹。

然而,这些事情并未结束。

系统的运行问题依旧是“伽利略”的病症之一,2019年7月14日,伽利略系统技术故障导致部分导航服务中断。直到一个月之后,“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才恢复正常。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7)

脱离中国后的“伽利略”就像受到了诅咒一样,接连遇到问题。

相比之下,“北斗系统”的进展则颇为顺利。

就在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020年10月,北斗系统已经可以成功服务于电力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8)

目前,全球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署了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大,在去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北斗卫星的主管部门透露,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

截至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已突破4000亿元。到2025年,中国北斗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该来的报应还是来了。

“伽利略”项目原本可以成为中欧合作的一个经典的典范,也可以称之为人类社会在科技层面共同进步的典范,然而在政治的驱使下,欧洲人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私利的一方,最终还是屈服了来自美国的威胁。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19)

试想一下,如果“伽利略”系统还在和中国合作,那么“伽利略”必然会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中,占据到无法想象的市场份额,也会获取更多的利润,会推动整个卫星导航行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过,也正是因为欧洲人的这一次行为,让中国人在独立开发上取得了成功,从此,中国在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上,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伽利略计划真实现状(欧洲为何拒绝加入伽利略计划)(20)

参考文献:

1.《历经多次挫折 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上线》腾讯网.2016-12-17

2.《欧洲“伽利略”导航终于启用 定位误差小于1米》环球网.2016-12-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