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张云在重大危机转折关头(思想者张云在重大危机转折关头)

【编者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历史的转折和抉择中奋进,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篇章。我们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是怎样善于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地正确把握历史主动、抉择前行方向、引领时代发展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规律和取胜之道?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教授归纳了四条根本经验。以下是他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的演讲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和失败中走过,在转折和抉择中奋进,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百年征程中,在重大的危机转折关头,我们党是如何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而力挽狂澜,又是怎样把握历史主动而奋勇前进的?今天的演讲,我就此和大家交流一下个人的一些思考。

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创新理论指引下奋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而力挽狂澜,为什么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而奋勇前进?首先一条根本经验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思想就是力量,就是希望,就是胜利。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世纪20年代初,世界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在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下顺势而为在上海创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而开启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伟大征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最合适的理论指导,由此,中国站在历史潮流的正确一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是在国共分裂、大革命惨遭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在坚持探索和浴血奋战中实现的,也是在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中创立的。但是,这条道路的开辟并不容易。要知道,毛泽东当年引兵井冈、直下赣南闽西,另辟蹊径,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共产国际的压力,当时斯大林要求中共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可能夺取城市的问题上”。另一方面是党内的压力,即李立三“左”倾错误的打压,在他看来,不特别重视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极端错误的。但毛泽东毫无畏惧,继续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个决断既是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体现,又是无产阶级敢闯新路的大无畏精神的体现。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次伟大尝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创新理论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时代的产物;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职责。正如指出的那样,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英勇斗争顽强拼搏中奋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而力挽狂澜,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而奋勇前进,第二条根本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养成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伟大品格,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长征的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鼓舞着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长征一开始,很多人并不清楚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今天,讲起长征,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同志都曾讲过: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战士从政治上、情感上、行为上对中央决策的高度认同,其背后体现的就是信仰的力量。理想信念犹如灯塔,让人们始终保持“最大的坚定性,胜利的信心,铁一般的团结”。正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坚信“党的事业必胜”,红军才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散、难不倒的钢铁劲旅。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伟大的精神,铸造了我们的军魂、我们的党魂,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还体现在我们党善于在危急关头果断决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威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在纠集“联合国军”发动侵朝战争的同时,又公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地区。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的愿望受到了粗暴挑战。敢不敢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重重困难,面对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敢打必胜的勇气,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牢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奋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而力挽狂澜,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而奋勇前进,第三条根本经验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战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百年沧桑,旨在为民。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我们党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交融,共同奋斗牺牲、共同发展壮大、共同赢得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抗战救国的立场上,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开始了由反蒋抗日到迫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战略转变,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民族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党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人类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荣的特殊的一页”。连当年华北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长官梅津美次郎也不得不承认:“共军”是他们的“致命之敌”,使他们“陷入完全被动局面”。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平反对内战,坚持民主反对独裁,并积极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革命运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解放战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推进。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是民心的向背,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同样是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角: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前不久,有家外媒说“中国共产党只惧怕中国人民”,其原意是想离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但没想到网友却说“这是对一个政权的最大赞美”。所谓“怕”人民,背后恰恰体现了“爱人民”“重人民”“护人民”,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归根结底,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冲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奋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而力挽狂澜,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而奋勇前进,第四条根本经验就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党的历史上,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古田会议、延安整风和七届二中全会的谆谆告诫,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思想教育、理论武装都贯穿其中,都带来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大提升,都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

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党中央和红军才能在极端艰险困苦的情况下,粉碎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阴谋,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胜利到达陕北,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朱德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可以说是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作了形象的评价。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为了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又提了出来:共产党人会不会变成李自成?能不能经受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这是关系到革命的成果能否巩固,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能否走下去的头等大事。对此,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经得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决不做李自成!我们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在延安整风运动时,中共中央编了12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毛泽东认为:“如果在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全党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兴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潮,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伟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答案就藏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泪水写就的,是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结晶,是我们党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党史,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曾经遭受的挫折磨难,从而不断砥砺奋进、创造新的辉煌。

【思想者小传】

思想者张云在重大危机转折关头(思想者张云在重大危机转折关头)(1)

张云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著有《潘汉年传》《张承宗传》《陈丕显传》《兵苑学思》《中国特色国防研究30年》《中共党史十讲》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来源:作者:张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