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坞钓鱼点(水口钓鱼矶)

朱庆平/文

义乌江就像那古化石层,一段流域有一段流域的特征。最上游一段有恐龙化石和人类生产的最早的石器;月岩代表的是宋代“化石层”;钓鱼矶公园,是特征明显的明代文化层。

钓鱼矶公园的“一峰塔”,是明代重修并加高的;古西江桥,原来在钓鱼矶旁边,最早是明代知县熊人霖倡导捐建的;摩崖石刻“春潭瑞石”是熊人霖题刻的;钓鱼岩的江对岸,古有文昌阁、普渡禅林,是明时的建筑……可以说,这里曾经是明代义乌的一个文化“副中心”。

先来说说塔。

官坞钓鱼点(水口钓鱼矶)(1)

明代进士、华溪人虞德烨,也就是虞守愚的孙子,他曾担任过副省长(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1603年,他写了一篇《重创钓鱼岩一峰塔记》,收在《华溪虞氏宗谱》卷三十七中:“去邑治五里许,隔水东南,群峰迤逦,临江而抱邑,峰绝突兀,巨石锁之,是谓钓鱼岩。峭壁急湍,林木蓊郁,亦通邑奇观也。岩故有塔,与绣湖远近映带,上应文昌之宿。塔创于汉,仍于唐宋,圮于胜国。”

1604年,继任义乌知县周廷侍(号广裕,北京人),他命令邑人陈思善捐资(用命令这个词,不知平时给了陈思善什么好处),在原塔上再加高二层,共为七级浮屠。“修钓鱼之塔,加高二级,地增其胜。”崇祯庚辰年,知县熊人霖改名叫“龙光塔”。“以鱼之为龙,祈多士也”。

再来说说桥。

义乌江由东北到西南,像一条飘带绕县治南部而过。在此地段,因有钓鱼岩的一挡,水口变窄,水流一下子湍急起来,百姓在这里摆渡过江,危险系数增加,“数漂民田庐”,成为危害邑民的天堑;上游几百米,有“秀水”(即绣湖水,现在的城南河)注入义乌江,加大了这里的水流量;这里,有漂亮的钓鱼矶风景。这三个因素叠加起来,1638年到义乌任知县的熊人霖认为,在此造一座桥,“邑之下游,盖钟(集聚)美利(好处)、毓风气。”就能起到“稳住水口”、方便交通、建设美丽家园的作用。熊人霖在《西江桥记》中说:“绸水东,绣水西,左之右之,云气沃荡,泉流既清,风行水上。旨在传之秀气,为人知者乐水。”“三才(指义乌江、秀水、西江桥)敛祥,荡荡周行,思乐西江,保我绸邦。”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来,他造西江桥的目的非常明确,保我义乌风调雨顺,家园美丽如画。

官坞钓鱼点(水口钓鱼矶)(2)

于是,1639年,他捐出自己全部的俸禄,再集资了一部分,造了西江桥。(惭愧啊,古人的思想境界比今人高啊,这才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桥建成后,又把“一峰塔”边上的文昌庙迁建到江北的西江桥头,命名为“文昌阁”以“镇住水口”,营建普度禅林寺庙守护西江桥。修桥又护桥,可谓考虑深远。

在古人看来,一邑之文运,关乎兴衰。文运之昌盛,须由天上文昌宫的魁星主宰,故古人常建文昌阁以昌文运。

上天被熊人霖的精神感动了,或者是刚凑巧,“是年秋魁,乡榜者三人”!

笔者查了下,这些人杰是:

张嶙然,号崧胆,义乌县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第二甲第十一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处长)。历官广西司郎中,平阳府知府。官至江西提学道(教育厅厅长)。

丁茂学,义乌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武进士。官南直芜湖采石矶参将(次于总兵、副总兵)。

沈迪吉,义乌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恩贡。历太平府同知(地级市副市长)。

熊人霖高兴了,心里想,不简单啊,还真的应验了。于是又临摹董其昌的书法,题了“春潭瑞石”四字,刻在面向义乌江的岩壁上,高兴之余,又写了一首诗:大石岩岩气象尊,嵌空壁立捍津门。苔痕积铁平如掌,松低垂萝翠可扪。徙宅鱼龙沉不吼,翻枝猿鸟舞还蹲。春潮进艇时舒啸,渭水桐江共讨论。

只可惜,临水的峭壁上,如今只能看清摩崖石刻之“潭、石、题”三字,其余字迹已不辨矣。

官坞钓鱼点(水口钓鱼矶)(3)

在当时的西江桥下游,如今修建了一座塔下洲水轮泵站,并在泵站的工作桥上修建了一座廊桥。该廊桥仿宋代风格,雕梁画栋,琉璃瓦屋顶,廊檐突兀,与山上的一峰塔遥相呼应,构成了新钓鱼矶公园新的景致。

钓鱼矶岩的山脚,也修建了一个滨江公园,石凳长椅,花木森森;仿古建筑,白墙黑瓦。公园入口高约8米的“天马腾空”铸铜雕塑,以及公园门口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五个大字“钓鱼矶公园”,吸引着来这里探古踏青休闲游憩的人们,更有公园门口的300年古樟树,以“水口樟”的形象,与一峰塔、廊桥一起,镇守着这一方古老而又年轻的“水口”,护佑着这一方土地永永远远的繁荣、富裕、和平。

官坞钓鱼点(水口钓鱼矶)(4)

效果图

编辑:徐庆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