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哪里写的红楼梦(高考又见红楼梦)
《红楼梦》在高考中出现,并不是新鲜事,历代高考有许多涉及《红楼梦》的考题。
今年全国甲卷作文又出现了《红楼梦》的身影,这次考的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 试题内容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大观园全景
这道考题可能会难倒一片考生,它貌似在考《红楼梦》,可写作却无需联系《红楼梦》的具体内容。
这道题考的是方法论。
它要求考生学习《红楼梦》中给匾额题名的方法,用自己领悟到的某种方法,来描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题目出得既灵活又高明,包含广大,考生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越是这样的题目越难写,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高考作文中引用的《红楼梦》这个片段,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只是给考生提供了几种思维方式,并不需要分析原著文本内容。
小编不才,借此之机,分析一下曹公几经讨论后最终确定“沁芳”两个字的用意。
先来完整地看一下这段原著: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笼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贾政等人沁芳亭中题对额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
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
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
况此处虽为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如?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
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贾母宴请刘姥姥至沁芳亭
清客们提出的典故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记中描绘了一个临泉而建的飞亭。欧阳修是怎样描述这个亭子的呢?他写道: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红楼梦》中贾政等人正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讨论,清客们给出了两个名字:翼然和泻玉。
这两个名字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取的呢?下面来看:
一
翼然
翼,就是翅膀。翼然描述的是亭子的形状,亭檐上翘,有飞翔之状。
贾政否定这个名字的理由是,大观园内的水亭是“压水而建”,也就是说这是水上的亭子。
欧阳修描写的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这个亭子是在泉水上游的高处,临泉而建。
观看醉翁亭,由下而上仰望,这样的角度,才能看出亭子四角飞扬的样子。
贾政等人是上了亭子,坐在亭子里,所谓“身在亭中不见亭”。而且,这个亭子的地势并不高,所以他们看不出亭子“翼然”的形态。
这位清客给亭子取名“翼然”,颇有些生搬硬套之嫌。
二
泻玉
贾政坐在亭中,向外观看,映入眼帘的正是亭外的瀑布清溪。他借用欧阳修的“泻出于两峰之间”,取一个“泻”字。
立刻就有清客相公会意,给出了“泻玉”这个名字。
“泻玉”符合贾政的要求,描绘的是水。
其实“泻”这个字已经出现在原文“清溪泻雪”之中,描绘了溪水从高到低一泻而下的气势和晶莹透亮。
对于倾泻而下的清流,这位清客以玉作比,和作者以雪作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泻玉、泻雪都是写水
“泻玉”这个名字立刻得到了附和,贾政也还是比较满意的。
“泻玉”这个名字的意境比“翼然”有了突破,它不再局限于亭子本身,而是延展到亭外的景致。但是,又限定在水上。
欧阳修给酿泉上的亭子命名为“醉翁亭”,并没有着眼亭子本身和周围景色上。
他的立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这个名字突破外物,升华到了心灵层面。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泻玉”虽然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但是却比不上醉翁亭的意境,仍然是流于表面。
“翼然”“泻玉”这两个名字,在贾宝玉看来都不合适。在他看来,这两个名字粗陋不雅,不适合应制诗,要用含蓄新雅的名字才好。
三
沁芳
贾宝玉给出的命名是“沁芳”,这个名字一出口,立刻得到赞同。贾政的表现是“拈髯点头不语”;清客相公们则“赞宝玉才情不凡”。
于是,亭子的名字最终按照宝玉的说法,确定为“沁芳亭”。
“沁芳”这个名字确实更有意境,含而不露。写水不说水,而用“沁”字;赞景而不描,只用一个“芳”字。
细细品味,水正因清,才能把景物映照其中。岸边有景倒映于水,水方能“沁”。
水之清澈透明,景之优美秀丽。有芳必有花香,有红花必有绿树。
“沁芳”二字,囊括了亭下之水、水上之物,水周之景。作者遍览所有景观,融合于心,酝酿而出的“沁芳”这个名字 ,其中情味无限。
以“沁芳”比较前两个名字:
“翼然”“泻玉”两个名字虽然借用典故,但其立意出发点只是一个角度,内容涵盖不完整。
“沁芳”不仅包容了所有景物,而且写出了水中倒映的风景。这使得整个景象丰富完整,而又充满着想象力。
“沁芳”一词,包含着实物和镜像两个世界,也蕴涵了作者真假互照的创作理念。
贾政也认可了“沁芳”这个名字,于是让宝玉做一副对联。
宝玉只站在亭子上,四下看了看,就把对联说出来了。他说的是: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绕堤柳借三篙翠”的意思是:环绕着河堤的柳树,因为有着三篙深的清水映照而显得更加青翠。
这一句正是借水写景、以景写水,幽深清澈的河水和地上的翠柳,相互衬托,水更青、柳更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这一句仍然是水、景并写,两岸的花共借一河之水。
河水滋养了岸上的鲜花,芳香四溢的两岸花共同映衬着河水,形成一幅锦绣图画。
宝玉的这副对联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沁芳”的意义,给人们展现出一幅花柳相衬、碧水照耀的美丽画面。
四
“沁芳”的思想寓意
古人做文章,常常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如果仅仅限于景物的描画,再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语句,呈现的也只是空洞的景物,没有灵魂。
优秀的作品一定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寓情于景,才能使景物增色。
“曹雪芹”在这里也不仅仅为了描绘景致,而是蕴涵着贾宝玉对生活的憧憬。
大观园是贾宝玉的理想国,大观园初建,贾宝玉对这里充满了期待。
宁荣二府虽然分为两府,却是一脉相承,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两家相邻隔墙而居,正如同一溪水分隔两岸花。
“隔岸花分一脉香”,形象地譬喻了宁荣二府的关系。
第十七回这次游览大观园,贾政领队,宝玉、贾琏、贾珍都跟随在列。
这一次是贾府当家男人们唯一的一次集体活动,他们的言谈之中,不仅仅是园子的景物,更包含着对贾府未来的期望。
贾宝玉作为宁荣二祖看好的贾府继承人,他的期望是:
贾府基业如同园中之水能常青,宁荣二府如同两岸之花,共用一个水源,彼此亲近,互相帮扶。
*
“沁芳”寓意的升华
沁芳亭是贾政等人进院后,第一个着重讨论的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对一个亭子花费这么多笔墨?
“亭”字在古代大有讲头:
《周礼》中记载:三十里有宿。郑云: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百官公卿表曰。县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后汉志曰。亭有长以禁盗贼。
《风俗通》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说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谓居民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
在古代秦汉时期,亭是设在城区与交通要道地方的基层行政机构,亭与乡是同一级行政组织,乡为县以下的基层政权,设在农村。
大家熟知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亭长出身。
贾宝玉命名之前,特意强调这是应制而作,这写给朝廷的东西,所以一定会影射国家政治形式。
贾政等绕出大观园
《红楼梦》中以小见大,以家喻国。
沁芳亭处,作者以一亭之微,影射国家政事。
“亭,民所安定也。”亭的设置,是为了人们可以预防盗贼。
贾宝玉之所以不肯走“仕途经济”,因为他痛恨当时官场上的那些“国贼禄蠹”。
贾宝玉并非不读书、也并非无才干。
作者在沁芳亭处运用这诸多笔墨,隐含着贾宝玉的政治理想:
他希望杜绝官场上那些“国贼禄蠹”,呈现一派政治清明气象。
“沁芳”又有“齐芳”之意,是贾宝玉理想愿景的高度凝结:
于家,希望两府共尊荣;于国,希望天下同安宁。
“沁芳亭”命名以欧阳修的醉翁亭作引子,正借用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沁芳亭”的寓意,不在于山水花柳,而在于政清人和。
读懂了“沁芳亭”,就读懂了贾宝玉,然后才能读懂“曹雪芹”。
高考是国家大规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用《红楼梦》“沁芳亭”一段出题,真是恰当之极。
《红楼梦》是传世经典之作,值得后世认真研读,不仅仅是其中的方法论,也包括其中深刻的思想理念。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