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被俘(代天子以小监大)

向敬之

1

魏忠贤在天启朝权欲熏天,以九千九百岁自居,除了交通熹宗乳母兼性教官客氏成挂名夫妻(对食关系),将木匠皇帝玩弄鼓掌外,还在朝野收了一帮干崽养子,如声名狼藉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为虎作伥。

魏忠贤被俘(代天子以小监大)(1)

《三揭皇榜》王刚版魏忠贤与李颖版客氏

“五虎”皆为文职,包括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一年内由太仆少卿六迁至工部尚书的吴淳夫、一年内由大常少卿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

崔呈秀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予行人官。天启初年,升任御史,巡按淮安、扬州两府。御史只是七品官,但加上了巡按,就是代表皇帝出巡。《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大明天下》代魏忠贤传旨熊廷弼的崔呈秀

东林党遭受致命一击,成为了魏忠贤彻底翻身坐大的跳板。干爹掌权擅政,养子出力献计,崔呈秀借势于魏忠贤,成为了阉党中坚。

崔氏是有罪之身,想翻身就必须先洗白。天启五年正月,给事中李恒茂为崔呈秀诉冤。诉状一报,圣旨即下,说崔被诬陷,恢复其官衔,不久以巡视殿门,任太仆寺卿。这平反的圣旨,是熹宗在御书房清醒时下的,还是魏忠贤在木匠房里称熹宗郁闷时骗来的,都不好说。当时,人们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咸鱼翻身还是咸鱼,其族类也不乏臭味。崔呈秀一旦成为朝廷大佬,便上疏推荐张鹤鸣、申时懋、王永光、商周祚、许弘纲等人,又上疏请令京官自己述职,由此清流之士多被斥退。

他监督三殿工程,魏忠贤以检查工程为名,每天到外朝。崔呈秀屏退他人,借机献上东林党人名单《同志录》,又献列有非东林党人的《天鉴录》,让魏忠贤凭此定升降,结果朝中好人为之一空。晚上来乞怜的人,无不通过崔呈秀来引进,蝇集蚁附,门庭若市。

他累升为工部右侍郎兼御史,仍监督工程。御史田景新说,侍郎兼御史不便,天启帝于是改封为佥都御史,仅次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不让他兼七品御史,魏忠贤索性给他一个更高级别的御史长官。

品级还是正四品,但崔呈秀仰仗其宦官干爹的权势,权倾朝野。他的宝贝干爹魏忠贤,也被趋炎附势者跪拜山呼为九千九百岁甚至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但还不到正四品。魏忠贤只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没做过掌印太监。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明朝自太祖开国,敕令禁止宦官识字、干政,给太监的品级最高不过正四品。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受到限制。朱元璋曾说:“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还说:“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洪武十七年铸造铁牌,悬置宫门,明令“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犯者斩”,并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明中后期,皇帝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太监品级不高,而受宠的太监职权越来越大,超越相权,替代帝权,嘉靖之后,皇帝大多沦为当权太监的傀儡。

魏忠贤被俘(代天子以小监大)(2)

太监只是皇帝名义上的奴才了!天启帝后期,魏忠贤权逼熹宗,就连辅臣王公也得对其呼尊号、行大礼。这样的顶级崇拜形成,打手兼鼓吹手崔呈秀,无疑居功厥伟。崔呈秀几次上疏,歌颂魏忠贤修建家乡肃宁县城,监督工程再造巨功,请求赐给敕令褒奖,说:臣并非向宦官献媚,就有千讥万咒,臣也甘愿承受。奏疏传出,朝野大笑。

朝廷修《三朝令典》,崔呈秀上疏陈述本书的起源,追论“三王并封”“妖书案”和“就藩”三件事,凡拥护光宗的,都加以诋毁,归功于魏忠贤,褒扬不已。魏忠贤很高兴,吩咐交给史馆,升崔呈秀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左都御史,仍监督大工程。其母去世,他不辞官守制,而引夺情留任。后来,袁崇焕在宁远、锦州先后击溃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崔呈秀虚功冒功,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加封少傅,庇荫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不久升为兵部尚书,仍兼左都御史,并挂两枚印章,抓住了大明王朝的兵权和监察权。《明史》记载,天启六年十一月,崔呈秀唆使同党刘廷元顶替清流代表人物袁可立的南都兵部尚书之任,而崔呈秀为中央兵部尚书,阉党一手握定天下兵马大权。

3

天启七年八月,熹宗去世,廷臣入宫告别遗体。十几个宦官使者传呼崔呈秀很急,廷臣们相顾愕然。崔呈秀进去见魏忠贤,密谋了很久,但他们太隐秘,所谈的内容不得而知。

有人说魏忠贤想篡位,崔呈秀认为时机不合,阻止了他。若真是小崔劝止的魏忠贤自立阴谋,他对朱由检继位还算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忠臣本分。

魏忠贤被俘(代天子以小监大)(3)

《江山风雨情》陈道明版明熹宗与李丁版魏忠贤

但,崔呈秀真的是忠臣吗?朱由检成了崇祯帝,先将魏忠贤处死,再将阉党定为逆案。朝廷下诏捉拿处治,崔呈秀自缢而死,但仍被追戮尸体,陈尸于集市,将他的财产抄没入官。

对于崔呈秀的死,《明史》本传说:“时忠贤已死,呈秀知不免,列姬妾,罗诸奇异珍宝,呼酒痛饮,尽一卮即掷坏之,饮已自缢。”崔呈秀当初投东林遭拒,转而对魏忠贤投桃报李,为魏扳倒政敌韩爌、孙承宗等,献计献策,诬陷诽谤,利用职权判韩爌窝藏脏银二千两,逼得孙承宗辞官归乡。就连熊廷弼兵败广宁,遭魏忠贤一党大肆讨伐,崔呈秀为出力最多者。好在历史有双慧眼,能辨识孰忠孰奸。蔡东藩在《清朝通俗演义》说:“熊廷弼、孙承宗二人,为明季良将,令久于其位,何患乎满洲?廷弼可杀,承宗可罢,镇辽无人,满军自乘间而入。明之祸,满洲之福也。虽曰天命,宁非人事?”崔呈秀死后被戮尸,还是被列为阉党逆案首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