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提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城乡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理念已越来越凝聚成为从高层到民众的共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城乡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理念已越来越凝聚成为从高层到民众的共识。
在人们的固有概念中,社区往往指的是城市社区,但事实上,这个词从诞生之初起,就并无城乡分野。
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而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社区不仅仅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
根据这些定义,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一个县、一个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就是具体的小社会,是大社会不同程度的缩影,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社会。
而且不难看出,社区的概念中最为核心的不是区域范畴,而是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多项研究也证明,柔性的文化凝心聚力的作用要远胜于硬性的行政规划。所以,对于居民而言,社区不仅仅是一个门牌号、一个居住地,还是一个提供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感的精神家园。这意味着,每个生活于斯的人,在享受到安全稳定的环境、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及时的救助保护、便捷的生活条件的基础之上,能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亲密情感联系,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系在社会原子化危机被屡屡提及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正是对抗这一危机的一剂“良药”。
在剧烈的社会转型变迁时期,社会纽带松弛,人群不再“抱团”,开始从各种共同体中被“解放”出来,成为游离的单个原子,社会整体呈现“碎片化”状态,带来的是人际关系疏离、个人与公共世界疏离、规范失灵及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最明显的表现是,由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构成的熟人社会,已逐渐被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对陌生人心存恐惧的陌生人社会所取代。许多人都感慨,曾几何时,“一家煮肉十家香,一盘饺子整院尝”的人情温暖朴实年代已然消逝,取而代之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警惕冷漠。
要结束原子化、边缘化、碎片化状态,重构社会信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有效组织,增强有效联结。同整个大社会相比,社区则具体可感,易于把握,也因此最适宜承担起这一责任。
而随着城乡管理的日益现代化、规范化、细致化,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提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发展迅速。民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40.7万个,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25.5%,分别比2016年增加了2.1万个和1.1%。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组数据均涵盖城镇与农村,体现了我国城乡社区协同发展的思路。
可以说,正是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的模式,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延展了管理治理手臂,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了一体。社区建设的成果直接反映在民众个体的感受上,就是人情浓了,邻里亲了,心灵近了,住得踏实了,生活有味儿了,日子更有奔头了。而这些,就是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随着社区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或许有一天,人们更乐于称自己是“社区人”,而不是哪里人。因为一个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社区,既是闪亮的名片,更是美好的精神家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