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

给大家聊聊本人学缠论以来,在学习、运用缠论的过程走过的一些弯路和遇到的一些困难。或者说因为自己当时的认知水平比较低,综合能力还驾驭不了所学的方法导致吃的亏。

这里注意,本文内容会讲一些看似不符合理论的运用视角,甚至讲一些很直接的话,我并不是要批判缠论,也不是不尊重缠师,我只是用现在对缠论的理解来回顾一下曾经在学习运用缠论过程走过的一些弯路,讲一些我认为学习运用缠论的重点及不重要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或许大家看了以后就能知道为什么本人平时会使用一些很多人不能理解的视角来看待运用缠论了。)

本人学习、运用缠论遇到过的困难。

1,陷在定义里出不来,不敢逾越缠论所定义的表面上的规则。

2,不敢怀疑缠论。

3,钟情于画图、分解、递归等程序化的流程,认为把图画好了就能把缠论用好。

4,只会看固定级别找买卖点。

5,追求精确,深陷1类买卖点。

6,只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分析上。

1,陷在定义里出不来,不敢逾越缠论所定义的表面上的规则。

这点我认为是走的弯路最长,花的精力和代价最大的,因为由这个问题会延伸出非常多的问题。当然,成长和收获也最大。

这里的定义说的是笔、线段、中枢、走势类型、同级别分解、走势生长、中枢升级等缠论中涉及到的定义。

因为大部分时候,这些定义是一环接一环的,只要中间一个环节搞错了,那就是一步错步步错,而缠论的定义实在太多,逻辑一环扣一环,所以常常会陷在里面出不来。

对于这些定义,只要理解出现差异,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某段中的一笔,你把它当作一笔,可能就是一个买点,而你不把它当作一笔,那你就可能找不到买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经常会去纠结这里到底能不能算一笔,那里到底能不能终结等等问题,实际中会经常因为走势不符合定义,导致不能判断出来买卖点而措施操作机会的情况。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

比如上图走势,按照定义来说,前面两个箭头不符合笔的要求,后面的缺口是不能终结前面的上涨的,这样的话走势就会变得复杂许多,因为缺口不够一笔的原因,会导致不知道怎么样去修正。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

这个图现在看来,要处理当然是很简单的,现在我的处理是直接让它缺口成笔,那就是中枢扩张,后面还有一个3买;甚至我直接缺口成段,把缺口当做一个下跌线段,让它终结前面的上涨线段,那现在就变成了2买后的上涨,后面就是找类2买或者线段3买,如下图。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3)

缺口成笔中枢扩张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4)

缺口成段,终结上涨

前面这种处理就是跳出了定义,后面不管分析还是操作,都很简单,这里就不再被一段的终结需要另一个反向线段这个定义所束缚了,走势就变得简单化了。

再举个例子。

比如中枢,因为中枢的定义是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的区间,粗糙一点可以是连续3笔重合的区间。学了这个定义以后,有的走势本来就是中枢的,但因为画不出来笔或者画不出来次级别走势类型,经常会忽略掉这个中枢,导致分析出现错误,错失机会甚至造成亏损。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5)

前面这种走势就很容易因为画不出来中枢导致不敢买,从而错过机会。当然,这是开始学的时候严格按照定义去看遇到的情况。

后来我就直接放弃这个中枢定义,我直接用价格重叠来找中枢,用视觉效果来判断两个中枢是否是同级别,然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6)

这样找中枢,就不用再被中枢定义所束缚,就不用再纠结是不是中枢,而且并不违背缠论,因为中枢就是多空反复较量的过程,形态上就是震荡,就不用再去看有没有重合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再举个例子。

以笔中枢为例子,学了笔构筑中枢,然后就去画,经常会把不是同级别的中枢当做同级别,然后当做买卖点操作,比如下图这种走势。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7)

上图走势我在以前经常会当做趋势背驰,因为都是同一个级别画出来的3笔重叠中枢,所以我就把它们当做同级别中枢,然后就当做趋势背驰。

实际上呢,我后来发现两个中枢根本不是同级别的,第二个中枢级别小于第一个中枢,甚至是第一个中枢的次级别中枢,所以这个走势只是次级别盘整背驰,随后很容易变成更大的中枢继续趋势延续,然后才会产生真正的趋势背驰,如下图所示。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8)

这个图也是有的人被背了又背烦恼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中枢级别没有弄对,因为这点没搞清楚,我也是吃了很多亏。

这种走势对操作的影响是级别没有搞对,本来是次级别背驰,自己买的也是次级别买点,但自己却当做了本级别背驰,等着本级别反转。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9)

所以最后,我在看两个中枢是不是同级别的时候,直接就视觉效果为主,肉眼看差不多大就是同级别,肉眼看,相差很大,就不是同级别,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可比用走势类型去数段好用多了。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0)

为什么我要跳出来这些定义的规则?

比如我为什么要用缺口来终结一段?为什么要用价格重叠看中枢?为什么要用一笔来终结一段?为什么缺口可以成笔···············?

难道是因为原文定义出来的规则用不了吗?当然不是!

主要原因在于按照定义,我自己使用下来效果不行,不好用!这些定义用于符合规则的走势,当然是可以的,也是比较好用的,但遇到不规则的走势、遇到定义难以标准处理的行情,就很难用。

实际上,在我看来,大部分行情都是不标准的,例如期货中大缺口很常见,股票中大部分都是盘整和小转大走势,极端反向一笔也不少。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特事特办,根据行情灵活处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1)

有人会说任何行情都符合理论,除非你画错了!

这个点我不否认,任何走势按照现有的缠论定义都可以处理,但问题有二:

a,按照定义划分效果是否好?是否方便操作?

这点是很重要的,一切的画图划分都要服务于操作,如果你划分的很复杂,对操作来讲帮助不大,那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没有意义的。

b,在没有缠师指导的情况下你如何判断自己的划分就是正确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用笔看和用走势类型都是原文讲的,甚至均线也可以看,那这些视角看同一个走势,有时候就是有差异的,出现差异,结果也会不同,那你说一定是用走势类型看才正确吗?其他的就是错误的话原文何必去讲?

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我的处理并不是胡乱处理,我是有我的逻辑的,在灵活处理的时候,我认为一定要有逻辑,更重要的是要能逻辑自洽。

举个例子。

比如本人讲的为什么可以按照缺口成笔甚至成段去终结一段呢?

因为我是从买点的角度出发的,比如下图这个走势。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2)

上图走势本人已经处理好了,但如果你学了上涨线段终结需要下跌线段,你可能就很难处理了,对于新手来说,那直接就是无从下手。但是按照我的方法,直接一笔下跌终结前面的上涨线段,也可以说是缺口终结了前面的上涨线段。当然,这种终结最低点是抓不到的,但是后面的2买我们就可以用macd回抽零轴来辅助去抓。

为什么我可以这样处理?因为:

a、这样处理简单啊,很容易就判断买卖点了。

b,从力度的角度看,缺口的那笔下跌力度大于前面的上涨线段,那从力度的角度看,这笔下跌力度的级别就大于等于前面的上涨线段,两者可以当做同级别,既然是同级别,就可以终结前面的上涨线段。

c,我是用2买来确定前面的上涨线段被缺口那笔下跌终结的,这个2买首先是一个买点,是一个防狼术的买点,其次还是本级别的买点,既然本级别的买点都出来了,那缺口那波下跌就已经结束了,而那波下跌只有一笔,最低点不是1买,那就是属于本人所讲的另类小转大,也就是本级别等于更大级别一笔的情况下反转,那我们就当做更大级别的一笔。而大级别一笔等于本级别一段,那我们就可以把这笔下跌当做本级别一段下跌,这样逻辑就通了。

所以,我认为实际操作中,根据自己所遇到的行情去灵活处理是最好的。

但是关于定义的问题,有一点实在是避不开。

虽然实际运用中,很多行情用定义很难处理,但你又不得不去学这些定义,因为:

a,这些本来就是缠论里的东西,你总不能不看吧?

b,按照最简单的学习顺序,就是从定义开始学,从分型、笔、线段··········开始学,这点原文也讲过。

c,这些东西是基础,可以让自己循序渐进的了解缠论,如果没有这些定义,自己的学习就无从下手,那学习缠论会更加困难。

所以,尽管实际操作中,很多定义会束缚自己,但我们又不得不去学它,这是我认为学习运用缠论过程中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当然,如果你不学缠论,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学缠论,我认为对于缠论的各种定义,要有如下认识。

a,定义必须要学,还要去用,因为这是学习了解缠论最快的捷径。

b,这些定义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偏向于分析、模拟练习,而不要实盘,要实盘也尽量小资金试试。

c,定义并非不可更改,你完全可以根据你所遇到的行情在能力范围内进行调整运用。

d,不要一切以定义为核心,不要认为定义必须要严格去执行操作。

2,不敢怀疑、质疑缠论。

说质疑可能有点不恰当,换个说法,可以说不会去思考缠师所讲的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是不是随口一说,是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我曾经和一些人一样,对缠师所讲的话的态度就是,只要是缠师讲的话,句句经典,都值得研究和学习。

这是我认为以前影响我缠论运用水平提高的最大阻碍,这点现在看来同样是影响其他缠友进步的最大阻碍!

本人曾经不敢怀疑、调整缠论运用的原因如下:

a,缠师的标签有:亿安科技操盘手、庄家、猎庄、跌停板洗盘法发明人、成功预言金融危机、成功预言05年大底、成功预言07年大顶、李彪,甚至有人说是缠师是《遥远救世主》中丁元英的原型。

b,缠论的标签有:数学、几何、自同构性、不测而测、完全分类、对标股市三大理论等等。

c,缠师的语言习惯:骨子里的自信,逻辑清晰的表达,喜欢讲必然、一定、安全、绝对之类的词。(我见到有人学着缠师的口气讲话,但缺少了缠师那种骨子里的自信,同样的话在缠师嘴里说出来容易让人相信,而换一个人说出来让人感觉他在装)

这些标签,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以让普通人仰望,更何况还是对赚钱、回本有极度渴望的股民,股民本身就很渴望得到一个“炒股秘籍”,缠论贴上这些标签以后,自然就很吸引股民。

(也正因为标签太高,导致很多人学习缠论的时候抱有的期待太高,但缠论的学习门槛也高,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学不好,那开始抱有过高期待的人心理落差太大一时接受不了,最后只要听到缠论就忍不住要喷上几句。)

大部分人看到这些标签,心中只有崇拜,或者潜意识的已经开始佩服缠师,对缠论抱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了,这种情况下,对于缠论原文,基本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无条件信任。

无条件信任是有好处的,这样自己才能学得进去,如果不相信是不愿去学,也学不好的。

但无条件信任的去学,肯定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唯命是从、失去自我,最后陷入本本主义,亏得一塌糊涂。

比如缠师用macd举例背驰,就只会用macd去看背驰,整天就在那里研究面积、调整参数。还有人看缠论原文那是一字不差的去看,甚至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因为在他们看来,缠师讲的话句句经典(曾经本人也是)。(其实如果客观一点看,缠师讲的很多话都是随口一提而已。)

这种学习精神是好的,但是脑子不会转弯,没有主见,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更多的人则是不敢多角度去看缠论,也没能力多角度去看,所以缠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缠师说的都是对的。丝毫不敢去思考缠师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这句话,不敢思考缠论原文的哪句话是重点,哪句话可以不用关注,更不要说实际使用中去做调整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按照缠师讲的去做会亏钱,而是说我们无法站在缠师的高度去理解缠师所讲的意思,我们无法完全判断缠师说的话哪句是随口一说,哪句是重点,也没办法判断这句话当时的语境,也就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真正的意思,那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以为我们原模原样的按照缠师讲的去做了,其实根本没有正确理解他的意思,这种情况下我们做的和缠师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用不好缠论就很正常了。

所以,在缠论和缠师标签太高大上的情况下我们本来就不敢去质疑,然后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缠师的意思就去操作,一定是要吃亏的。

我吃过哪些亏呢?

比如最典型的第一点,陷在定义里出不来,然后像蝴蝶效应一样,以现在陷在定义里出不来为中心引发出更多的问题。

本人陷在定义里出不来,很大的原因就是完全相信缠师,不敢跳出规则,更不敢调整缠论的用法,导致本人在很长时间内陷入本本主义,无法自拔,吃了很多亏。

后面把问题想明白了,我学缠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找一个崇拜者,更不是为了去毫无原则的去相信这个方法,我的目的是要找一个我用的顺手,能帮助我赚钱的技术,至于符不符合定义重要吗?不重要的!

所以我后来才不断的根据我所遇到的行情针对性的去做调整。

3,深陷画图、分解、递归等程序化的流程。

给大家示范一下。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3)

上图就是本人以前最喜欢做的事情,画图。

把每个级别都画的清清楚楚,然后按照画线去操作,这同样让我吃了很多亏。

后来我发现,需要画图才能分析和操作的,都是不熟练的表现,如果熟练了,看一眼走势,立马就知道最少各个级别的走势情况。

大家也可以用这点来判断一个人对缠论运用的熟练程度,也可以用来判断自己对缠论使用的熟练程度,如果一个“大师”需要靠画图才能分析操作,那这个大师肯定是假的。

我为什么会喜欢画图呢?因为

a,画图有成就感,可以用来装一下,嘚瑟一下,一来是自我感觉高大上,二来是可以显得自己很专业。

b,认为画对了就能正确操作,就能赚钱。

喜欢画图,其实也是由第一点的问题引发出来的问题,也就是因为无法跳出定义而引发出来的问题。

因为自己相信只要分解正确,就能赚钱。

所以每天都乐此不疲的去画图,去分解。

最后发现三个问题。

a,每天画图很累。

b,画图形成依赖,导致不画图就不会分析操作了。

c,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复杂的走势,自己容易画错,也容易做错。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4)

上图这个走势画出来的图可以操作,但大概率亏钱。原因不是画错了,而是级别选错了,这个后面在讲。

就前面这个走势图,多做几次亏钱以后就会怀疑人生了。

当然,画图这个事情,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应该就会不画了。

4,只会看固定级别找买卖点。

接着前面的图讲,下图是原图5分钟走势。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5)

5分钟

这个走势如果去画图,会得到下面的图。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6)

我们会得到趋势下跌。

很明显,这个走势图画出来很不规则不对称,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好操作的。

我以前学缠论画图的时候,就是只会看一个图去画,然后就经常画出来这种走势,甚至比这个还复杂,我完全不怎么要怎么操作,比如下面这种。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7)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8)

上面这种走势就是我以前最头疼的走势,一旦遇到这种走势,分析起来没有思路,操作起来没有底气。

这个问题真的能困扰很久都得不到解决的。

后来我就发现了,同一个方法是不能通吃所有品种和级别的,所以我就直接找最适合操作的级别。

比如第一个图,5分钟不合适,直接放大到15分钟。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19)

15分钟

走势一放大,又对称又标准,那15分钟就是最适合的级别,直接看15分钟操作就可以了。

5,追去精确交易,深陷1买卖点。

缠论3类买卖点,本人以前最喜欢的是1买卖点,后来是2买卖点,然后是3买卖点,现在又喜欢1买卖点。

以前喜欢1买卖点的原因是:

a,1买价格低,符合人性喜欢便宜的特点;而1卖则是最高点,符合人性贪婪的特点。

b,1买位置低,符合人性恐高的特点。

就是两个最简单的原因,迎合了人性,所以我当时很喜欢1买卖点,同时,很多人也喜欢1买卖点,只有在遭受教训以后,才会逐步放弃1买卖点。

1买卖点在实际运用中,吃亏的点主要来源于如下。

a,股票中操作1买卖点,容易买到基本面差的,容易变成st股。

b,股票中操作1买卖点,容易买到弱势股,涨的时候不涨,跌的时候跌的最多。

c,期货中操作1买点,容易趋势延续,变成中枢延续继续下跌,因为期货一般是做小级别,期货的趋势延续性更强。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0)

而且当时对1买的认识就是,趋势背驰以后行情一定转折。(当然,缠论原文没讲过,但潜意识中,就是这样认为的)

以前喜欢1买卖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追求精确交易的结果。

因为缠论讲区间套,无限套下去,理论上可以买在最低点附近。

这区间套也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方法,因为它对新手的诱惑力实在是很大。

比如你要买一个日线的低点,理论上你可以在日线背驰段去30分钟等着背驰,在30分钟背驰段找5分钟买点,在5分钟背驰段找1分钟买点。最后你可以通过区间套层层剖开小级别走势,通过小级别买在最低点。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1)

因为人性贪婪,我也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结果就是2个。

a,把自己绕晕了。

b,频繁止损。

所以后来,我就放弃了无限缩小追求精确,反而以比较粗糙的方法为主了,我就直接看着一笔,在次级别背驰且次级别买点成立以后才买。比如日线买点,我在30分钟1买确定成立了,30分钟已经上涨一笔了,我才买。

用笔看,就是底分型买入。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2)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理论上,缠论做的是比本级别走势小一个级别的行情,举2个例子。

a,以走势类型为主,比如30分钟趋势背驰,做的只是一个30分钟的线段反弹而已,如下图所示。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3)

b,以笔为主,比如30分钟趋势背驰,做的只是30分钟反弹一笔。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4)

这也是区间套操作意义,还是缠师为什么说买点入场一定赚钱的原因。

而实际操作中,本人是不是按照这个逻辑操作的,我直接是操作同级别的,比如笔为主,30分钟趋势背驰,那我做的是30分钟上涨线段,比如30分钟一笔下跌内部背驰,我做的是30分钟一笔反弹。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5)

学习缠论后的一点交易感悟(学习运用缠论走过的弯路---交易那些事儿)(26)

6,只关注技术分析。

这点也是比较关键的,我学过很多方法,有几个老师给我讲的就是,什么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都不如分析庄家分析k线。

包括缠论原文,缠师重点讲的也是技术分析,所以我也就着重于关注技术分析。

但交易做久了就发现,同样的技术用在不同的级别和品种上,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成功率高盈利空间大,而有时候就是不断亏损。

究其原因发现,同样的技术,如果大环境不一样,政策不一样,背后推动资金的因素不一样,成功率就不一样,一句话总结就是基本面原因。

当然,基本面缠论原文是提过一下的,但没有详细讲过。

细细去看,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缠师的交易技术分析用的不多,反而宏观的东西非常多。

在缠论原文中,缠师运用的视角是综合的,是宏观的基本面、技术分析、人性的理解、资金的优势、甚至内幕等综合的因素加在一起的,偏偏这些因素以前被我忽略掉,其实不止是我忽略掉,学缠论的大部分人都关注不到这点。

大部分人认为学好技术就够了,认为学了缠论就能赚钱了,殊不知缠师用的可不止技术分析。

所以后来我才讲,对于交易来说,技术分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基本面分析、对人性的理解、风控、资金管理甚至运气都很重要。

我也才不断的建议大家学基本面。

学缠论,缠师说要洗心革面,我反倒觉得能以缠论以外的视角去看待缠论学习缠论要更好。

周末了,祝大家周末愉快,国庆快乐,好好放松,尽情腐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