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运行十年(京沪高铁十年记)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7月5日消息(记者王晶)“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古人思想,在京沪高铁线路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今整整十年。
十年来,无论是往返千里的“通勤”一族,还是大省下的新城建设,京沪高铁每时每刻都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连续几天,央广网记者乘坐京沪高铁探访沿线多个城市,探寻这条世界最快高铁,为沿线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改变的“密码”。
2019年1月7日傍晚,加长版“复兴号”高铁从上海抵达北京,经过玉泉营桥附近(图片来源:CFP)
缩短生存半径:人员流动带来“红利效应”
京沪高铁联通“京津冀鲁皖苏沪”四省三市,全线设24个车站,所经区域人口占到全国26.7%。要细数其带来的益处,人员之间的密切往来最易见得。
这几年,在北京工作的周先生一直保持一个习惯,每年都要去爬一次泰山,这是他和朋友的约定,而每次选择的出行方式,一定是京沪高铁。“以前上学时要坐绿皮车,很折腾,票也难买,现在一般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周先生说,京沪高铁见证了他这几年出行的足迹和青春。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京沪高铁开通10年,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京沪高铁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邵长虹告诉记者,京沪高铁客流连年大幅增长,尽管不断增开列车,但上座率仍然稳中有升,一些点好、速度快的车“一票难求”、常年爆满。“2014年突破1亿人次,2019年突破2亿人次,今年‘五一’更是创造了日运79.8万人次的新高。”邵长虹透露,即便去年受疫情严重影响,京沪高铁仍运送了1.3亿多人次。
2021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南京南站迎来客流高峰(图片来源:CFP)
交通便利带来的人员流动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一些城市带来了许多“红利效应”。
南京南站是京沪高铁五大客运枢纽站之一。有的创业者把家安在北京、上海,工作地点在南京。对于他们而言,在京沪的日常轨迹就如同家常便饭。南京一家创业公司的副总裁张忠海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了京沪高铁,我有底气将总部设在南京。”张忠海告诉记者,如今自己从公司到南京南站仅需要10分钟车程,加上当地出台的许多创业政策,公司吸引了不少来自京沪的人才。
与南京相似,“泉城”济南借助京沪高铁,客流每天持续不断地导入。“在高铁开通前,曲阜市研学旅游主要是静态观瞻为主;高铁开通后,曲阜涌现出了儒源、儒家、书香曲阜等10多家研学旅游基地,设计研发出近百项研学课程和产品。”山东省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海涛在济南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曲阜市游客接待突破800万人次。其中研学旅游接待超过150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也从10年前的0.5天增加到现在的1.4天,实现了曲阜“半日游”到“过夜游”的转变。
2020年11月3日,京沪高铁线上一辆高铁动车组列车驶进山东枣庄站。京沪高铁线周边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图片来源:CFP)
带“旺”新城:辐射作用连点带面
摊开地图,徐州东站处于京沪高铁中间位置,乘坐高铁列车3小时就能到达北京、上海。2020年徐州东站年旅客发送量1123万人次,是2011年137万人次的8.2倍。
列车一路飞驰抵达江苏徐州,徐州站副站长许宁特意带记者来到东站附近的大龙湖景区。记者看到,即便不是周末,也有不少人来此观景,好不自在。
许宁介绍,这眼前的图景,得益于京沪高铁,徐州的城市建设重心向东移到了高铁站附近。“2011年之前,徐州东站还是荒山,周围没有人烟;高铁开通后,徐州东站周边才逐渐热闹起来。”作为一名京沪高铁建设之时就在徐州东站工作的铁路人,如今回忆起这些,许宁颇为感慨。他一步步见证着徐州这座新城的拔地而起。
而京沪高铁10年,不仅给旅客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也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浩在当地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后,徐州与南京、郑州、济南、合肥4个省会城市构成“1小时城市圈”,3小时可到达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杭州5个大都市,在京沪高铁的带动下,大量周边城市居民来徐旅游、购物、就医、就业、购房,徐州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实际上,不仅徐州,对济南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孙学文告诉记者:“目前,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菏泽至兰考、济南至莱芜、潍坊至烟台等项目加快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项目计划将于今年开工。“京沪高铁让沿线地区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带来的繁荣富足。'京沪高铁公司党委副书记严佐魁在北京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城市版图。
目前,京沪高速铁路网仍在逐步完善,“溢出效应”日益凸显。
国铁集团方面表示,6月25日,伴随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扩大至京沪、京广、京哈、徐兰及成渝高铁开行,覆盖京、津、冀、辽、吉、黑、沪、苏、浙、皖、鲁、豫、鄂、湘、粤、陕、川、渝等18个省级行政区,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
京沪高铁动车组列车运行在阳澄湖(图片来源:CFP)
区域发展“新引擎”: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
十年来,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加速了技术、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京津沪等大城市向沿线地区的转移扩散。严佐魁谈到,在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面,京沪高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引领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走访京沪沿线城市期间,地处南京市雨花台的南京南站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它与京沪高铁开通同一天投入使用,也是京沪高铁促进产业集聚很好的实践。
“南京南站投入使用的十年,也是当地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的十年。”雨花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凌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到目前为止,雨花台区聚集了以华为、中兴、中电十四所等平台型大企业为代表的七百多家高新企业、三千多家软件公司、三十多万软件工程师,被网友称为“码农宇宙中心”。
南京到北京高铁出行现在最快只需要3小时16分钟,南京市雨花台区发改委主任朱天燕表示,如果说高铁南站是南京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雨花台区就是“窗台”。过往乘客在南站站台眺望,看到雨花的发展形象,就是人们对南京发展的“第一印象”。“这都与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便捷交通条件息息相关。”朱天燕说道。
如今10年过去,京沪高铁全线累计开行列车近120万列,行程超过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
记者在多个城市走访中得知,加快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把城市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竞争优势,这也是京沪高铁带给沿线城市最大的推动力之一。“京沪高铁在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架起了一条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快速通道,架起了‘高铁经济走廊’,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