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为以后学生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间与分的关系;

第二层是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

第三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1)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2)

课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内容要求: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

学业要求:认识时、分,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形成对时间长短的量感,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学习目标

01

低阶目标

1.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能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02

高阶目标

3. 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懂得珍惜时间。

达标评价

1.1能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60个小格;

1.2能知道并理解1时=60分;

1.3能知道半小时=30分针;

2.1能知道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

2.2能正确数出分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分钟;

3.1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能知道时间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学习过程

谈话导入:同学们几点起床上学啊?是什么叫醒大家的?

小明和大家一样,请看小明是几时被闹钟叫醒的?

你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所以是7时。

师总结:判断几时既要看时针也要看分针。

一转眼小明来到课堂上,请问钟面上的时间是?

一、新知建构

任务一:钟面上的秘密

活动1:观察钟面,回答钟面上有什么?

1. 你发现了什么?

2. 找生谈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1:时针、分针、12个数

预设生2:刻度(或者长短小杠)

3. 认识大格:

(1)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像12到1之间就是一个大格(两根长的小杠之间是一个大格)。

(2)请找出其他的大格

(3)请数一数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

12个大格(板书)

4. 认识小格:

(1)大格里还有小格,像两根小杠之间就是一个小格,从12到1这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5个小格

(2)请你任选一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

预设生1:3到4这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预设生2:5到6这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预设生3:7到8这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预设生4:10到11这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

(3)小结: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板书)

(4)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60个,找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板书)

预设生1:5个5个数的......

预设生2:用乘法数......

任务二:理解1分

1.活动2: 数一数

(1)动画演示时针走一圈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2小格呢?3小格?4小格?5小格?

(2)小结:分针走5个小格是5分钟,5个小格就是1大格,所以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板书)

(3)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板书)

2.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一分钟能跳绳120下;

(2)一分钟能读文章150个字;

(3)一分钟我们的脉搏跳动80下。

3.体验一分钟小游戏

(1)123木头人

(2)看一分钟动画片

(3)谈谈感受,同样一分钟,怎么第一个游戏感觉很漫长,第二个游戏就感觉很短暂呢?

(4)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任务三:时分关系

活动3:转动分针,探究时与分有什么关系?

1. 拨一拨:

转动分针,分针从12起走一整圈,观察时针走了多少?

2.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

3. 小组代表汇报,播放动画,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4. 小结:

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分析: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结论:1时=60分(板书)

活动4:转动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6,观察时针走了多少?

1. 小组合作操作;

2. 小组代表汇报

3. 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发言

4. 小结:半小时=30分钟(板书)

二、迁移运用

1.生活中的数学:2022年10月一日升旗上午:6:10,降旗下午:5:58。

2.我会填:

(1)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 )圈,是( )分。

3.小明教室钟面上的时间是?(动画展示:分针从12走向1,即九时五分)

具体的认读时间作为第二课时进行。

三、课堂小结

你收获了什么?

四、当堂检测

完成作业单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3)

附教学设计、作业单设计: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4)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5)

【课例评析】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第一,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和灵魂。

目标要明确,目标可操作可测评,注重成果性。

如何撰写学习目标?

素养导向

素养有两个要素必不可缺:第一,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第二,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

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宗旨,有两个目标不容忽视:

1.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迁移应用目标。

2.通过基础性知识技能进行意义建构的目标。(刘术红)

低阶目标

1.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能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02

高阶目标

3. 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懂得珍惜时间。

第二,逆向设计,也就是制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接着就要考虑目标达成的标准是什么,证明目标已经达成的证据是什么。也就是目标的达成评估设计。

达标评价

1.1能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60个小格;

1.2能知道并理解1时=60分;

1.3能知道半小时=30分针;

2.1能知道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

2.2能正确数出分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分钟;

3.1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能知道时间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第三,问题设计要有结构性。一般用一个大问题或任务统领整个课堂,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设计学习活动解决问题。结构化的问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具有结构性,教学时间具有结构性,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结构性。

第四,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嵌入评价。也就是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6)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7)

第五,注重成果收获,注重思维可视化。通过课堂小结等梳理课堂学习的收获,通过思维导图等使思维可视。

有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案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