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需要放下什么(不应以学佛为借口)

佛弟子需要放下什么(不应以学佛为借口)(1)

有些人初入佛门,非常迷恋学佛,将全部精力用来学佛,对家人不关心、工作不上心。渐渐地,见地出现了偏差,烦躁易怒,与家人、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和产生隔阂了。

“我让家人跟我吃素,他们就是不听!”

“不要跟我讲道理,苦空无常你懂吗?”

“这么努力工作做什么?随缘一点吧!”

这样的修行,显然没有慧解佛法的真谛。

因为学佛修行不仅要让家庭愈来愈和谐,也要让周边的人越来越欢喜。

在学修路上,找准定位,维护家庭和谐、善尽社会责任很重要。

维护家庭和谐

学佛者在学修路上,虽然有因缘、有福报能够听闻佛法、皈依三宝,但仍是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既是家庭的组成部分,就该与家人和睦相处。

佛法是智慧的信仰,学佛人要以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个当下,要比没有信佛学佛的人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

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责任呢?简言之,就是为建设和乐的家庭做贡献。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责任。而夫妻彼此之间,则要坚守贞操、敬爱对方、互相体贴、光明磊落。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此外,学佛人还应当从事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职业,特别是要从事无害的事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

三宝的福田超过世间善法的福田,学佛人应该时常亲近三宝,无条件地护持三宝。

但如果是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对父母、子女、夫妻的责任,克扣了父母生活所需,专来亲近三宝、护持道场,这必然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经尽好了家庭的责任。

学佛人不能由于信佛学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应该由信佛学佛的缘故,使家庭更加和乐起来。否则,家人不仅会对我们产生不满,乃至于还会因此而诽谤佛法。

学佛人是菩萨道的践行者。菩萨以救度众生为己任,如今,若因为学佛而将家人拒之于三宝的千里以外,又如何救度众生呢?

善尽社会责任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惠能大师

人的生活,是不能脱离社会的。学佛也是如此,应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生活中实践,体验佛法的真谛。

佛教的本质是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然而,初学佛法的路上,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慕道心切,一心向往解脱之道的出世生活,进而跟社会关系渐渐地脱节。

真正的出离,不是脱离社会,而是当下已经看破放下。那么,学佛人该有的态度应是怎样的呢?

简言之,就是善尽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成为社会所欢迎的人。对社会、对众生,“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菩提心的流露。

古德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播种。”若欲成就佛道,则必须虔诚恳切的发广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成佛的原动力,发菩提心是学佛人必修的课程,学佛修行也是要利益众生、多尽义务的。如果不愿尽社会责任、放下菩提心,这显然与自己的初发心背道而驰。

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是学佛人应有的态度。

学佛修行不仅要成就自己,身为大乘佛子,更要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广发菩提心,以积极的态度利益众生。

图文 | 珠海普陀寺

佛弟子需要放下什么(不应以学佛为借口)(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