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生动细致的人物描写(七个老师陈沛中考记叙文细致描写)

中考满分作文生动细致的人物描写(七个老师陈沛中考记叙文细致描写)(1)

陈 沛

现执教于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朝阳区教育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质量监测评价,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曾出版《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给记叙文写作一把量尺》《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中考语文北京专用》《时代语文三维阅读互动课堂 》等论著数部,数十万字。

【编者按】陈沛老师在上一期当中,教会我们巧用抒情议论句,来提升记叙文的质量。回顾文章:七个老师 | 陈沛:慧眼识真情——巧用抒情议论句这一期当中,陈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细致描写的好处!仔细读来,受益匪浅。

当我们上交作文拿到老师批阅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句话:缺少具体(细致)的描写!(躺枪的请举手)可是,此时的我们却一脸懵状:具体(细致)?描写?咋具体?咋细致?咋描写?别着急,细细读完此文,你一定会明白的。百度解释“描写”一词: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当然了,这些都是理论,我们需要具体的解说。请看下面一段习作: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你别碰我!“我望去,一个中学生,在冲着一位中年妇女大喊。那妇女解释着:“公司有点事,晚了一点。”她很小心地望望四周,生怕被路人看去。

这段文字是在描写一对母女之间的小小摩擦,母亲没有按时接孩子,孩子心生埋怨。那么,是母亲故意不接孩子?这个孩子没有能力自己回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女儿蛮横不讲理,不理解妈妈;妈妈心疼孩子,怕孩子生气,小心翼翼陪不是。这样定位之后,两个人物的细致描写就必不可少了。她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就是刻画她们性格的最好办法。当时,中学生的表情如何?这个母亲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如果,我们能在这段文字中加入表情的描写,那么这两个人物就写活了。既然这个女孩那么气愤,可以想见她的声音一定会有些高,表情一定是不那么好看的,于是,按照这个思路,加入两个词:尖利、气急败坏。句子就会变成了“突然,一个尖利的声音传来。”“在冲着一位中年妇女气急败坏地大喊。”是不是瞬间两个表情包就出现了呢?

顺着这个思路,再加入必要的语言描写,使这对母女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个女孩在极度气愤之时说出的话也一定不好听,“20分钟!还好意思说晚一点!”这样的语言,就活化了女孩的任性、愤怒、蛮横不讲理。

那么,这位母亲的表现呢?一定是极其尴尬,却又不愿声张。因为她爱孩子,怕别人批评孩子不懂事,怕被别人嘲笑。当我们把这些想法一一呈现在文章中的时候,表现细节的词出现了,细致的描写也就实现了。老师的批注“缺少细致的描写”是不是也就解决了呢?我们来看看改后的文章:

突然,一个尖利的声音传来。“你别碰我!“我循声望去,一个高中模样的中学生,在冲着一位中年妇女气急败坏地大喊。那妇女不安地解释着:“公司有点事,妈妈晚了一点。”“哼!”那女孩把头转向另一边。“20分钟!还好意思说晚一点!”那妈妈陪着小心,仍满脸笑容,但已是有些僵硬的了,很小心地望望四周,生怕这尴尬的一幕被路人看去。我慌忙把头转向别处,但心里却突然很同情这个妈妈,我第一次这么深刻的体会到何谓“包容”。女儿这么出言不逊,肆意无理,但妈妈还是在极力地讨好着陪着小心。

所以说,想让文章灵动起来,让你的文章也能神采飞扬,加入细致的描写吧,因为,它,能让你的文采飞一会儿。

中考满分作文生动细致的人物描写(七个老师陈沛中考记叙文细致描写)(2)

了解七个老师的情况,看这里:七个老师首次集体亮相!快看有你认识的没有?写什么你来定!还可参加小调查,选出你最想看到的七个老师的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