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1)

无论是电视剧《少年天子》,还是《孝庄秘史》,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的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选择剃度出家,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不过,仔细翻看史书,会发现,顺治皇帝对董鄂氏,并没有喜欢到独宠的地步,这只是大家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2)

01

董鄂氏,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满洲正白旗人,和野史中所说的那个名妓董小宛,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

《清史稿》中记载,董鄂氏是18岁才入的宫。这似乎在暗示,董鄂氏并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进入皇宫的,因为她进宫的年龄有些偏大。

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

就是因为董鄂氏进宫的年龄偏大,才会有人猜测,她原先是顺治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顺治是抢了自己的弟媳妇。

博穆博果尔,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被册封为和硕襄亲王,但是,却在第二年,即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就薨逝了,年仅16虚岁。

己酉。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薨。年十六。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不过,根据《爱新觉罗宗谱·甲册》中记载,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另有其人,也是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所以,董鄂氏应该不是博穆博果尔的妻子。

或许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而导致董鄂氏入宫的时间较其他人要晚。

顺治皇帝亲政的时候,大清的礼仪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不能按照清朝中后期的规矩要求他们。例如,当时有一件很狗血的事情:在册封董鄂氏为妃之前的2个月,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顺治就通知礼部,诏封孔四贞为东宫皇妃,就等着正式行册封礼了。

癸卯。谕礼部。奉圣母皇太后谕,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堪翊壸范,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上旨行册封礼。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可是,后来这事就没有然后了,孔四贞最后被嫁给了孙延龄。已经诏封的东宫皇妃还能改嫁,那董鄂氏18岁才进宫,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四贞尚幼,还京师,孝庄皇后育之宫中,赐白金万,岁俸视郡主。长,命仍適延龄。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董鄂氏被封为贤妃。一个月以后,顺治又晋封董鄂氏为皇贵妃。一句“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就足以证明顺治皇帝对董鄂氏非常满意。这次封皇贵妃,顺治还破例,大赦天下。

董鄂妃被封为皇贵妃的时候,还没有生孩子,也没有怀孕,可见,顺治皇帝不在意她是不是能够生下皇子。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董鄂妃为顺治皇帝生下了皇四子。顺治皇帝自然是高兴坏了,恨不得再给她晋封。不过,这要再往上加封,就只能是当皇后了。可是,当时的顺治皇帝是有皇后的,而且,这位皇后已经是第二任了。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3)

有人说,顺治皇帝不喜欢他的两任皇后,都和董鄂妃有关。这可就有点冤枉董鄂妃了。

先来说说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

顺治的元配皇后,是孝庄太后的哥哥吴克善的女儿,在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就被顺治皇帝降为静妃,这比董鄂氏进宫,早了3年。那时候的顺治皇帝,估计还不知道董鄂氏是谁呢。

顺治这次废后,没有经过大臣们的讨论,废后诏书就下达了,搞得大臣们措手不及。诏书中给出的废后原因,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三观不合”。而且,据顺治自己说,他和皇后都分居三年了,也符合离婚的条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皇后,是摄政王多尔衮给选的。

己丑。谕礼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资内助。然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自册立之始,即与朕志意不协。宫阃(kǔn)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当初选吴克善的女儿当皇后,肯定是经过孝庄太后同意的,不然,多尔衮也不会选择孝庄太后哥哥的女儿为皇后。但是,顺治皇帝本来就不喜欢多尔衮,这从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的清算就可见一斑。所以,连带的,顺治也会讨厌这个多尔衮给他指定的皇后人选。

再加上,这个皇后虽然相貌好看,却非常善妒。有宫女稍微长得好看点,她就恨不得将她们弄死,害得年轻的顺治皇帝都不敢在皇后宫里待着。此外,这位皇后还非常奢靡,吃饭的用具,但凡有一样不是金器,就会大发雷霆。而顺治皇帝崇尚的是极简主义,特别看不惯皇后这种暴发户似的嘴脸。

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甚,见容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且朕素慕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绮秀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孝献皇后行状》

不管大臣们同不同意,反正顺治是铁了心要废后,没得商量。皇帝刚亲政,大臣们也不好太不给皇帝面子。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4)

02

废完了前皇后,顺治皇帝想当回家、做回主,要自己开始选老婆了。

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顺治下令,从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王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家的女子中,公开挑选皇后。这算是顺治第一次自己正经选秀女。

戊辰。诸王贝勒大臣、内院九卿、詹事、科道遵旨会议,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在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王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从之。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经过一番选择,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被册为新的皇后。可惜啊,这位新皇后肯定也不是顺治皇帝自己喜欢的,而是他的母亲,孝庄太后选的,因为这个皇后,也是出自孝庄太后的娘家。

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

孝庄太后一味地想要挽回娘家人的面子,可惜,当儿子的,对这个新皇后,也不喜欢,认为她虽然脾气比前一位好了点,但是,没什么擅长的技能,太过乏味。

今后秉心淳朴,顾又不乏长才。

——《孝献皇后行状》

就这样过了2年,顺治皇帝才遇到了董鄂妃,对她极尽宠爱。所以说,这第二任皇后不讨顺治皇帝的喜欢,也不是董鄂妃的错。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5)

董鄂妃虽然很受顺治皇帝的喜欢,但是,并没有恃宠而骄,反倒是更加小心翼翼,更不敢有想取代新皇后的心思。可是,顺治皇帝却是一个思想比较执拗的人:皇后,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才行。

当初他第一次执意要废后时,朝中大臣们就提议,不喜欢大老婆,晾着就是了,大不了另外再娶几个小老婆,没必要闹到废后这么严重。可是,顺治却死活不肯将就。

伏乞皇上仍以皇后正位中宫,即命礼臣考据典礼,选立东西两宫,则本支日茂,圣德益光,可为万世法矣。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不过现在这个新皇后,似乎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过错,顺治皇帝也一直找不到废后的理由。到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终于让顺治皇帝逮着了机会。

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顺治皇帝未经孝庄太后同意,就给礼部下了一道谕旨,说是之前皇太后生病,连他这个皇帝,都天天在太后身边服侍,而受太后特别关爱的皇后,不但不来照料太后,连问都不问候一声,实在是大不孝,为此,给予皇后“停职查看”的处罚,也就是除了保留皇后的位号和册宝以外,暂停皇后的一切实权。估计接下来,就离废后不远了。

兹将皇后位号及册宝照旧外,其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著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议奏。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 

到了三月,孝庄太后听说了顺治已经暂停了皇后手中的大权,这下可急坏了。顺治皇帝第一次废后时,孝庄太后没有反对,也是考虑到,这位皇后确实是多尔衮摄政时指定的。顺治亲政之后,想借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拿自己的媳妇开刀,也无可厚非。虽然第一任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可是和自己儿子的皇权比起来,这点亲情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大不了再从娘家选一个姑娘来就是了。所以,她也就由着顺治去了。

可是,第二次要是再废后,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会让人觉得,他们娘俩是想和蒙古科尔沁部落撇清关系,她也不好向娘家人交代,毕竟她和儿子,还需要蒙古部落的支持。于是,孝庄太后以新皇后年纪还小、不懂事为由,恢复了皇后的实权。

壬戌,谕礼部。前因皇太后圣体违和,皇后问安礼节稍疎,曾降谕旨,将应进中宫笺表等项,概行停止。当时皇太后圣体甫豫,未及奏闻,今始奏知。朕面奏皇太后慈谕,谓朕前日之旨,笃于事亲,道理宜然,但念皇后方在冲龄,未娴礼节,且素切眷爱。慈谕宽仁,敬当遵奉嗣后中宫笺奏等项,著照旧封进。尔部即行传知。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

这下,顺治皇帝第二次废后的打算,落空了。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6)

03

影视剧中的顺治皇帝,自从有了董鄂妃后,都不愿看别的妃嫔一眼,所以,搞得后宫上下是怨声载道。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相信帝王有情,还不如相信中来得靠谱。

顺治皇帝去世的时候,只有23周岁,可是,他一生共有8子6女

前面提到过,董鄂妃生的儿子在顺治的儿子中排行第4,也就是说,顺治有另外4个儿子,是在荣亲王之后出生的。

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顺治皇帝这些子女的出生日期。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7)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8)

值得注意的是,顺治皇帝的第6个女儿,只比董鄂妃的儿子早出生一天

第5个儿子常宁,比董鄂妃的儿子晚出生不到一个月而已。

这些资料都说明,顺治皇帝虽然很喜欢董鄂氏,但是,还没有喜欢到像大家所认为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地步。而且,从这些子女的生母各异情况来看,顺治算是玉露均沾,没有说单独特别宠幸哪个女人。只是因为,和其他的妃嫔比起来,董鄂妃比较会讨顺治皇帝的欢心,所以,顺治才觉得整个皇宫中,只有董鄂妃最懂他。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9)

如果董鄂妃生的儿子能够平安长大,顺治皇帝肯定会将皇位传给他,那董鄂妃也可以当上皇太后。可是,很不幸,这个孩子,才出生四个月,就夭折了。顺治皇帝打破惯例,将这个没有任何功劳、并且还没有命名的婴儿,封为“荣亲王”,还为其大肆建造坟园

甲子。上以皇子生甫四月而薨。悼之。追封为和硕荣亲王。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

而明明这个孩子是顺治皇帝的第4个儿子,可是,顺治偏说这是他的“第一子”

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御天于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

——《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

顺治皇帝这样做,在别人看来,无疑是太偏心了点:在顺治皇帝眼中,他之前生的那些儿子,感情都不是他亲生的,是吧?

可是,伤心归伤心,顺治皇帝也并没有闲着。从顺治十六年(1659年)开始,顺治皇帝就开始频繁宠幸其他妃子。证据就是,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二月期间,接连有第6子奇授、第7子隆禧、第8子永干这三个儿子降生。

董鄂妃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去世,都说,她是因为太过思念早夭的爱子。

董鄂妃去世,顺治皇帝的确是很伤心。董鄂妃去世的当天,他就下令,让亲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员,公主、王妃以下命妇,全都去哭丧。

壬寅。皇贵妃董鄂氏薨。是日,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并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俱于景运门内外齐集哭临。辍朝五日。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

顺治皇帝还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陪着他一块儿伤心。顺治十七年(1660年),从8月董鄂妃去世,到12月,全国上下,所有的郊、庙、视朝、庆贺、诸大典礼、庆贺活动一律被停止,大家还要跟着一起穿丧服。并且,顺治皇帝自己还要给董鄂妃守“期年之礼”,也就是要为其守丧一年。

数月以来、办理丧仪,诸凡吉典,皆暂停止。朕念诸王臣民哀思未已,是以驻跸南苑,间幸郊原,聊自宽解,以慰臣民。今已数月,尚守服制,吉事概未举行,臣民咸有惨然未舒之色,朕心反未慊然。今朕在宫中,仍行期年之礼外,其郊、庙、视朝、庆贺、诸大典礼,俱著照旧举行。诸王以下、至军民人等,凡吉庆等事,亦照常行。尔部即行传谕。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

无论顺治皇帝怎么喜欢董鄂妃,都让人觉得,他这样做,有点过了。这样逼着大家一起伤心,换来的,不是别人的感同身受,而是厌烦。

顺治皇帝虽然追封了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可是,等到顺治死后,董鄂氏的谥号并没有系上他的帝谥“”,并且“主不祔庙”。不仅如此,之后,没有一位大清皇帝给这位“孝献皇后”的谥号进行加字。董鄂氏,成了大清历史上,最不受待见,也是最名不正、言不顺的一位皇后。

估计董鄂妃刚去世的那几个月,顺治皇帝真把满朝上下,以及那些内命妇们折腾得够呛,以致于大家一想起来就生气。

董鄂妃对顺治说了什么(与其说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痴情)(10)

结束语

顺治皇帝到底还是不能免俗,在喜欢董鄂妃的同时,也在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或许要求一个封建帝王身心合一地去喜欢一个女人,有点强人所难,但是,比起真的只有一个妻子的皇帝来说,例如,明孝宗朱祐樘(chēng),顺治皇帝还真算不上痴情。

他对董鄂妃、对荣亲王那些逾越礼制的身后荣宠,更像是在发泄不能自主立后的不满,又或者是在后悔当初没能多陪在董鄂妃身边。

(注: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